马车上,贾毅闭眼沉思许久,突然开口问道。
崔与他共乘一车,对案而坐,闻言放下手中书简,神色古怪地看著他。
“怎么?”
贾毅满脸不解,“老夫所言有何不妥?”
崔捻须,贾毅方才所言,让他觉得有些想笑。
不知是什么误会,让这位贾氏老宗长,竟然得出“邓氏兵锋之盛不可小”
的结论?
崔轻咳一声,清河崔的教养让他不能当面嘲笑长者。
“贾公。。。”
崔斟酌话语,“实不相瞒,在梁使君及其魔下部將、僚属看来,邓氏私兵不过是乌合之眾,根本不足惧!”
贾毅一愣,讶然道:“此话是否托大?”
“不然!”
崔摇摇头,“在晚辈看来,也是如此!或许邓氏私兵在平阳有些能耐,可相比起梁广和其魔下部曲,实在不值一提!”
贾毅授著须,沉吟不语,似乎对此话有所怀疑。
“敢问贾公,可还记得平阳郡上一次发生大战,是什么时候?”崔问道。
贾毅想了想,“先帝皇灭燕国时,前將军杨安,统兵三万入河东攻平阳。
当时的平阳太守张平不敌,弃城东逃上党。
当年也是老夫牵头,联合各家出面搞劳秦军。。。。。
贾毅陷入了回忆。
当年秦军之鼎盛,自入河东以来,郡县无不望风而降。
唯独听说在薛氏堡吃了暗亏,也不知真假。
薛强不愿彻底归附秦国,可也不敢阻拦秦军吞下并州。
平阳太守张平是个反覆小人,原本承诺献城纳降,后来又反悔。
秦军大將杨安,仇池杨氏郎君,杨定族叔,也是一位能征惯战之將。
当年秦国强盛,平阳太守张平一跑路,本郡豪强哪还有能力对抗,自然是乖乖归降。
崔笑道:“算来,那已是十五六年前之事。
往后,并州、平阳承平多年,再无大的战事。”
贾毅眼露疑惑,不是很明白,崔为何要说这些。
崔不急不慢地道:“最近五年,天下最大的两场战事,一是荷皇南征,二是关中鲜卑之乱。
梁使君正是从这两场大战中发跡起家,且都在其中立下主要战功。
梁使君魔下部曲,也大多是从这两场大战里成长起来。
不知贾公有无听说过,梁使君魔下虎賁军,两千军民死守井氏堡,面对十倍於己的鲜卑叛军,坚守近两个月不败!
这些虎賁之士,也隨之来到平阳,成为军府第一批府兵!”
崔显捻须笑道:“贾公现在知道,邓氏面对的是怎样一群骄兵悍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