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书网

奇书网>是否会再度重演 > 第八十八章 笔尖上的战爭(第1页)

第八十八章 笔尖上的战爭(第1页)

“刮骨”的到来,像一块巨大的冰坨,瞬间凝固了物资委员会原本就已紧张的空气。他没有大张旗鼓地进行人事调动,也没有雷厉风行地展开公开审查,他甚至很少出现在眾人的视线中。然而,他无处不在。

他的办公室,设在苏明远隔壁,一扇厚重的木门,將他与外界隔绝。但所有人都知道,那扇门后的眼睛,正无时无刻地扫描著委员会的每一个角落,每一张面孔。他的下属,那些被称为“剔骨刀”的特务,则像影子般,融入了委员会的各个部门,他们不言不语,只是观察、记录、分析。他们不信任任何人,包括彼此。

很快,人们就发现了一种新的“工作模式”。每一份重要的文件,从审批到存档,都必须经过“刮骨”或其“剔骨刀”团队的二次覆核。看似合理的流程,实则將所有人的行动轨跡和文件细节,都暴露在了这双无形的“手术刀”之下。

苏明远的生活,更是被这把“手术刀”细致入微地解剖著。他的一举一动,他接触的每一个人,他批阅的每一份文件,都被严密监控。他甚至能感受到,那些“剔骨刀”们,以各种冠冕堂皇的理由,频繁出入他的办公室,假意送文件,实则用余光扫描著他桌上的一切。

在这样令人窒息的监视下,苏明远与沈砚之的沟通,变得如同在刀尖上舞蹈。

他们的“战场”,就是那些堆积如山的公务文件。

“沈先生,关於『磐石项目第五批次真空管的採购报告,我已经批覆了。你看一下,规格型號是否符合德国莱茵公司的最新要求?”

苏明远的声音平静而专业,一如往常。他將一份厚厚的採购报告递给了坐在办公桌对面的沈砚之。

沈砚之推了推眼镜,接过报告,姿態严谨。他现在明面上的身份,是苏明远聘请的“磐石”项目高级技术顾问,负责所有相关设备的性能评估和技术支持。这层身份,是孔令杰默许的,因为沈砚之在母版雕刻以及无线电技术领域的权威性,对“磐石”项目至关重要,哪怕戴笠的人也无法隨意动他。这反而成了苏明远利用的“保护伞”。

然而,这仅仅是他们沟通的表象。

在报告的扉页上,苏明远用红铅笔,在一个不起眼的空白角落,画了一个微不可察的、只有他们二人心领神会的“错位五角星”。这不是一个標记,而是一个信號:“有重要信息,仔细查阅。”

沈砚之的目光掠过那个五角星,不动声色。他打开报告,开始逐页翻阅,眉头微蹙,仿佛真的在认真检查採购细节。

在报告的第十七页,关於“真空管参数与供应商选择”的表格中,苏明远在列出两家供应商的“交货日期”一栏,故意將其中一个看似合理的日期写成了“三月三十一日”。这本是一个小小的笔误,却是一个指向:“目標,法幣(孙中山先生头像)。三十一日,另有深意。”苏明远並没有再解释这个日期的具体含义,因为他清楚,在1942年,这个日期不可能与法幣的发行或某个重大事件直接关联。它只是一个纯粹的、约定好的编码。

“这个日期……似乎有些仓促。”沈砚之沉吟道,他用手指轻敲了一下那个日期。他明白苏明远的意思,这次的偽造目標,是国民政府发行的法幣,特別是券面上庄严的孙中山先生头像,以及他背后复杂的防偽底纹。

他翻到报告的附录,那是一张简略的线路示意图,用於说明真空管的安装位置。在图纸的右上角,本该是图例的位置,苏明远却用铅笔画了一个模糊的、像是被擦掉的“断裂的丝线”草图,並用更小的字在旁边批註:“衣领。”

沈砚之的心臟猛地一跳。这是关於“瑕疵母版”的具体提示:“孙中山先生头像衣领处,一根细如髮丝的暗纹,需要有一个微不可见的断裂。”他立刻明白了苏明远的要求,这是一个极度隱蔽的瑕疵,既能保证偽钞的“真实性”,又能在关键时刻成为辨偽的“铁证”。

“这份图纸,有些过於简化了,沈先生。”苏明远的声音再次传来,打破了办公室的寂静,“我想,你应该需要更详细的设计图,来確认这些真空管的兼容性吧?”

他说著,从一旁的档案柜里,取出一份標有“绝密:磐石项目设备核心结构”字样的厚重卷宗,递给了沈砚之。

“这……恐怕得费一番功夫。”沈砚之接过卷宗,语气中带著一丝惯有的“学究气”,他知道,真正的“战书”,在这份卷宗里。

卷宗內,全是沈砚之曾经亲手绘製的复杂电路图和设备结构图,那是他为戴笠改造“刀锋”计划留下的手稿。而苏明远,在这些图纸的空白处,用一种只有他们两人才能破解的“密码”,传递著他的指令。

那些看似隨意的圈点、划线,那些看似不经意的“批註”,甚至是一些故意写错的英文字母,都成为了他们的秘密电码。

例如,在某处电路图的接地符號旁,苏明远用极细的铅笔,勾勒出了一朵模糊的“水仙”。这朵,在他们的私下约定中,代表著“注意:法幣的防偽底纹需要达到最高精度。”

而在一个关於“能量传输效率”的计算公式中,苏明远在一个原本正確的数值旁,额外加了一个“+3”的批註。这代表著“偽钞需要考虑三个层次的防偽:纸张、油墨、凹版印刷。细节在第三层。”

沈砚之坐在那里,表面上凝神审阅著技术资料,实则正在用他那超凡的逻辑分析能力,一点一点地“解读”著苏明远传递来的每一个信息。他的眉头紧锁,不是因为技术上的难题,而是因为这种在敌人的眼皮子底下,进行无声搏杀的压抑感。

他知道,“刮骨”的“剔骨刀”们,隨时可能衝进来,將他们所有的“罪证”公之於眾。甚至,就在此刻,隔壁办公室的“刮骨”,可能正通过某种隱蔽的监听设备,捕捉著他们的每一个细微的声响,分析著他们的语气。

所以,他们的对话必须滴水不漏,他们的动作必须毫无破绽。

苏明远拿起一份关於“军用物资损耗报告”的文件,递给沈砚之。

“沈先生,这份报告,我想听听你的看法。最近的损耗率,似乎有些异常。”

沈砚之接过报告,在“损耗原因分析”一栏,他看到了一串被苏明远用钢笔画出的、歪歪扭扭的“波浪线”。波浪线的末端,用极小的字写著一个数字:“0。001毫米”。

这串波浪线,是对“瑕疵母版”细节的追问:“瑕疵的幅度,是否需要极其微小,达到肉眼难以察觉的程度?”而“0。001毫米”,则是沈砚之心中,他所能做到的极限精细度,远超肉眼极限。

沈砚之看完,用同样平静的语气回答:“报告上写明的理由,大多是『运输顛簸或『保管不善。这些解释,在技术层面,都是可以被接受的。但如果损耗率长期居高不下,就需要从管理层面进行『审计了。”

他將报告还给苏明远,在纸张交接的瞬间,他用自己的指尖,在报告背面一个不显眼的墨点旁,轻微地、快速地触碰了一下。这个动作,看似不经意,却是沈砚之在回覆:“我知道了。瑕疵的微小程度,我会做到极致。”

两人的交谈,平淡无奇,没有任何异常。然而,在那些繁杂的公务文件和看似正常的对话背后,一场惊心动魄的“笔尖上的战爭”,正在无声无息地进行著。

他们是棋手,也是工匠。他们正在用最隱蔽的方式,共同铸造著一把足以顛覆重庆权力格局的“潘多拉之剑”——那块带有致命“衣领断纹”的瑕疵法幣母版。而每一次笔尖的触碰,每一次眼神的交错,都承载著暴露的风险,也蕴含著復仇的希望。

在他们看不到的隔壁房间,“刮骨”正对著一个改装过的听筒,眉头微蹙。他能听到苏明远和沈砚之清晰的对话,每一个字,每一句话,都听不出任何破绽。

“这两人……当真只是在討论公务吗?”“刮骨”低声自语,眼中闪烁著怀疑的光芒。他拿起一个放大镜,再次审视著手下呈报上来的,那份刚刚被“剔骨刀”们秘密调换並复印下来的“磐石项目第五批次採购报告”。

他的目光,停在了报告扉页那个微不可察的“错位五角星”上。

“只是一个不经意的笔误吗?”他喃喃道,但本能却告诉他,事情绝不会如此简单。

他的嘴角,勾起一抹冷酷的弧度。

“很好……我喜欢这种捉迷藏的游戏。”

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