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尊素吃完莲子羹,把空碗递给一旁的內侍。
“皇上,世人总是以为收上来的权財会留在中枢,由制置司掌控。”
“朕不是三头六臂,制置司的人也不是。那么多军国事,怎么可能忙得过来。
该地方管的,还得还给地方管,而且新政分发给各布政司和按察司的財权、
人事权、监察权、司法权和其它权柄,会比以前更多,自主权也更大。”
朱由校也吃完了莲子羹,漱了漱口,擦拭了嘴巴,继续说道。
“权要分发下去,钱也要分发下去。真长先生,要是世人看到朕这几年的收上去又分发下去,会不会说朕多此一举。”
黄尊素连忙答:“皇上不必被这些庸人之言苦恼。
再造新明,不是说说而已。
太祖皇帝建立的旧制,不能全盘推翻,但又要上下革新,除弊去疴。歷代名臣都有尝试过,张太岳走得最远,但是都没有获得成功。”
黄尊素的话说得很含蓄,朱由校的新政新制可以说是对太祖皇帝制定的一系列国制国政进行了全盘否定,几乎是重新建设了一套新的。
但你不能明著说全盘推翻太祖皇帝的旧制,必须换个说法,对他的旧制进行发展和革新。。。
黄尊素继续说。
“也只有皇上以大魄力,把大明所有的权財全部收上去,一一理顺厘定,再根据新政新法,做出调整改变,然后一一分发下去。
只有如此大动干戈的腾笼换鸟,才能彻底解决张太岳等人不能解决的大问题“”
。
朱由校笑了笑。
黄尊素说得也没错。
全盘换新,一般都是暴力革命,砸烂一切旧的,重新建立一套新的。
可自己是皇帝,总不能自己革自己的命吧。
那我就革別人的命,革大明所有掌握权钱资源,但是又不肯交出来的人的命。
收揽他们手里的权钱资源,同时分发一部分给跟隨自己的“忠实部眾”,大部分留著,进行新制新政改革,一顿搅合,换成新的才分发下去。
只就是自己冥思苦想,想出来的腾笼换鸟的乾坤大挪移神功!
目前来看,效果不错。
至少权钱慢慢地收得差不多了,虽然杀得人有些多,但革命嘛,它又不是请客吃饭。
被杀的那些人,只能是被歷史车轮碾过的草草,是时代进步必须付出的痛苦代价。
朱由校对黄尊素和曹化淳说:“苏州丝绸工业发达,而丝绸是大明进行海外贸易,获取大量白银和其它货物的重要来源,必须重视起来。
不过朕看过有司对苏州丝绸行业的调查,说苏州丝绸工业发达,但敝帚自珍,顽固守旧的风气十分浓厚。
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
好好安排一下,朕要实地多看几家苏州的丝绸厂,大厂小厂都要看,看个通透仔细。”
“遵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