井口上方搭起了透明防护罩,内部装满传感器。可即便如此,仍能听见微弱的电流声,像有人在低声哼歌。
我蹲下身,贴着栏杆说:“妈,我来了。”
没有回应。
但地面突然微微震动,一圈细小的裂纹从井边蔓延开来,形状竟是一朵盛开的芍药。
我愣住。
这时,身后传来脚步声。是村里一位八十多岁的老太太,拄着拐杖,慢慢走来。
“你是老张家的孩子吧?”她眯眼看我。
我点头。
“你妈走那年,我才三十多。”她喃喃道,“她临走前还在灶上熬汤,说要等你放学回来喝。结果……汤好了,人倒下了。”
我喉咙发紧。
“我们都以为她是累的。”老人抬起手,指向广播站旧址,“可后来才发现,她是心碎的。你爸走后,她每天晚上都要打开收音机,听一遍《少年文艺》。她说,那声音像你还小的时候,在院子里跑着喊‘妈??’。”
我低下头,泪水砸进泥土。
老人拍拍我肩膀:“现在她回来了,对不对?”
我没说话,只是轻轻点头。
她笑了:“那就够了。活着的人能听见,死的人就不算真走了。”
---
“万声归流”定在清明节零点。
消息通过回声网络自发传播,没有任何官方宣传,却有超过两亿人报名参与。
北京胡同里,一对老夫妻站在阳台上,对着空椅子说:“爹,娘,我们给您安好墓碑了。”
上海弄堂中,一个男孩把耳朵贴在老墙砖上:“奶奶,我学会弹琴了。”
广州骑楼底下,环卫工大叔对着路灯柱喃喃:“兄弟,今年清明我给你带了烟。”
而在云南,我们守在井边,看着监测屏上数据疯狂跳动。
倒计时开始:
10……9……8……
全球三千回声舱同步开启。
7……6……5……
地下脉冲频率迅速攀升至11。3赫兹,与地球舒曼共振完美契合。
4……3……
井水开始旋转,形成微型漩涡,水面反射出星空倒影,竟与四十年前同一夜的星图完全一致。
2……
一道蓝白色光束从井口冲天而起,直射云层,瞬间点亮方圆十里。
1。
寂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