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此极少有妖族拜入儒门。
如今听说这猴子竟欲入儒门,眾人自是惊异。
但让猴子未曾料到的是,
眾人虽惊讶,却未加阻拦,很快便为它办妥了入学手续。
当它不解发问时,几位儒生只答道:“我大秦境內,妖人皆等。”
“昔年孔圣愿人人如龙——此『人不限人类,乃指天地万灵。”
“教化之道,亦非专为人类而设。”
“你虽非人类,但既有志於求道……吾等何来拒之之理?”
如此一来,石猴竟顺利入了稷下学宫。
既已入门,自当隨儒生前往学宫所在。
於是猴子向老李辞別。
对於这位助己良多的渔人,它满怀真挚感激。
一边挥手作別,一边说道:“待我学业有成,再来与你相见。”
“届时定邀你同去咸阳,见一见那繁华之地。”
它未曾忘记老李此前隨口一语。
说完,它便隨几位儒生离去。
不久之后,便来到云棲城一处高台。
高台之上,停泊著一艘样式奇特的飞舟。
此乃如今大秦常见之交通工具,名为仙舟。
舟身之上,刻有“稷下学宫-城门招生处”字样。
初次踏上仙舟的猴子,满是好奇,频频俯瞰下方的云棲城。
而另一边,一同登舟的几名孩童,则对仙舟並不感到新奇。
孩子们的目光始终落在猴子身上,似乎对这位即將一同修习儒门学问的同伴充满了兴趣。“喂,猴妖哥哥——你说你来自东胜神洲……那边是什么样子啊?”一个胆大的孩童终於开口。
猴子怔了一下。
“猴妖哥哥”这称呼让他有些不习惯,甚至略感生疏。可当他看到孩子眼中那份纯真的探询时,心头微动,隨即恢復了神情。
“东胜神洲嘛,其实和这儿也没太大差別……”他轻声说道。
但话音未落,脑海里便浮现出傲来国那些见妖即逃、视妖为祸的凡人面孔。他的语气悄然一变,坚定起来:“若真要比,倒是远不如大秦。”
“咦?可是我听说……”那孩子睁大了眼睛。
见猴子並无慍色,反倒平易近人,其他孩子也纷纷凑近,七嘴八舌地问个不停。有人甚至伸手去拽他肩上的绒毛,引得一阵鬨笑。
正热闹时,一名儒生步入船舱。手中捧著几件尺寸各异的儒袍,逐一发放给孩子们。其中一件稍大些的,递到了猴子面前。
“这是你们的学服。在学宫听讲时,必须穿戴整齐。”儒生语气平静,“此衣蕴含稷下学宫之灵韵,有助於明理悟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