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久过去,孔丘心中依旧难以平静。
依他的性格,並不会因顾虑顏面而隱藏疑问。
听完许凌渊的一番言语之后,
他仍旧认同周礼中描绘的那个“人人有礼,事事有序”的世界。
但同时也隱约觉得——正如祖父伯夏所说,周礼本身似乎確实存在问题。
於是,
他向许凌渊深深一拜:“请先生教我,怎样的道路才是正確的?”
许凌渊却笑了笑,说道:
“正確的路,我又怎能告诉你?”
说著,他轻轻挥手。
剎那间,孔丘的眼前浮现出一道虚幻的门扉。
门后,是一座行望不到尽头的楼阁。
阁中堆满典籍,浩瀚如海。
隨即,他听见许凌渊缓缓道来:
“若你愿意,日后每日可来此听讲。”
“听完讲后,再到这阁楼中选几本书细细研读。”
一边说,一边递出一把刻刀。
“每读完一本,便以此刀记录心得。”
孔丘再次问道:“读完所有书籍,我便能找到答案吗?”
许凌渊笑著答道:“我无法回答你——你要亲自去看。”
说完这话,他又像是想起什么似的,轻声道:
“对了,吾名姓许。”
他先是指了指自己,又指向身旁的三人。
“他们是我的弟子,名为太曦、玄螭、琉璃。你既愿求学於我门下,理应称他们一声师兄师姐。”
孔丘微微頷首:“是,许师。”
若是旁人,听到这样的安排恐怕会迟疑不前。
毕竟这个地方一看就不寻常,山中聚集眾多妖异。
每日前来听讲读书?
这不是將自身置於险地么?
然而孔丘並非普通之人。
回府之后,他並未向任何人提及今日山中的经歷。
因为他清楚,一旦说出口,便再难成行。
於是他只是一声不响地回到府中继续看书。
从第二天起,每日傍晚都会悄然出城,前往那座荒山。
对外只说是“外出求学”。
伯夏对此並无异议——在那个时代,像孔子这样年纪的少年,在城外寻访贤人请教学问,本就是寻常之事。
於是无论寒冬酷暑,还是晴天雨日。
孔子每天都会前往那座荒山听课,每次都来到那个如仙境般的草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