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书网

奇书网>城堡法则 不退让法则 > 第六章 期望(第1页)

第六章 期望(第1页)

第六章期望

意识到你的消极期望,并试着用积极的期望去替代。

——黛比·福特(DebbieFord)

当妈妈之后,我在新生宝宝的房间里放了一块大大的黑板,在上面写上时间表。为了让它看起来更吸引人,我还从工艺品店挑了木雕小动物粘到了上面。我在上面写上喂奶时间、午睡时间,我把一切都规划好,好让我自己遵守时间表。(你能说这是一种”睡眠剥夺“吗?)

随着孩子们不断长大,时间表对我们来说不再是那么有压力的东西。当然,我们也经常偏离时间表,但那是可以的。安排好孩子的时间更多是为了限制混乱,让他们知道自己的世界里在发生什么。直到今天,两个孩子分别是12岁和13岁的年纪,他们还会问我:“你能看一眼时间表吗?今天我们要做什么?明天呢?”随着杰克逊和亚瑟的长大,他们甚至喜欢在全家人面前背诵他们的时间表。他们喜欢按时间安排做事的感觉。知道这一天要干什么,这可以让我们拥有内心的平静。

当我们谈到期望的时候,字典里给出的定义通常就足以达到实际的目的:“认为某事会发生或将来会是这种情况的一种强烈信念”或“认为某人将会或应该实现某事的一种信念”。131但在育儿方面,期望意味着什么呢?这可能要比你最初想的要多很多,了解这其中的原因非常重要。

父母的期望对孩子的成长既可以是有助的,也可以是有害的。正如我在前面几章谈到的,教孩子学会自爱、自我同情和自我接纳是构建强烈认同感的核心。它能让你的孩子自信、独立地在这个世界上前进。当你这里有明确的期望时,教这些东西效果最好,但是如果你的期望过多或过高的话,反而弊大于利。

在这一章,我们会看看家庭成员中有哪些有用的期望,以及快乐的期望是如何打开我们的世界的。然后我们会有一个关于灵活性的讨论,以解决我们压在自己和孩子身上的有害期望,包括介绍一些放弃这些有害期望的策略。

乐观、参与和庆祝:积极的期望

作为孩子在家里的领导者,如果我们不引导孩子——部分是通过对他们怀有期待的方式——他们就会觉得缺乏组织和支持。有用的期望也会告诉孩子他们所做的事情对我们来说很重要,这反过来又赋予他们一种深刻的归属感。

积极的期望可以引导孩子成长。因为我们期待孩子学会走路,所以我们会帮助、引导孩子的这种成长,关注着他们,温柔地帮他们迈出第一步。因为我们期待孩子学会阅读,所以我们在他们很小的时候就给他们读书,即使我们知道离他们识字还有好些年。

我们的期望能帮孩子找到生活中的路。如果你的家庭期望你和你的孩子成为终身学习者,那教育就自然会放在第一位,高等教育更有可能放在第一位(更多关于教育的内容见下一章节)。所有的这些都属于积极的期望。

期望快乐:乐观和家庭传统

现在,你可以期望你的孩子完成所分配的家务,但期望并不总是无聊、平凡的。只要你以乐观的方式来看待,即使是最基础的期望也会变成孩子一次更健康的体验。阿尔伯特·爱因斯坦(AlbertEinstein)说过:“与家人一起在生命之土上欢乐欣喜。”期望可以是快乐的,我说的“快乐”就是它字面的意思。你可以在日常的生活中期待快乐——并教你的孩子也这样去做——通过庆祝积极的事情。

我喜欢庆祝!我的母亲也喜欢庆祝,我很确定这就是我总在努力想办法庆祝每个平常日子的原因,当然这也是我庆祝特殊场合或假期的原因。我们家会庆祝重要的大事,也会庆祝无足轻重的小事,哪怕是一些想当然的小事,比如庆祝活着,庆祝清晨明媚的阳光等,我们喜欢这种庆祝,尤其是孩子们!注意我这里用的是感叹号!你也许觉得这样做很累人吧,但是并没有。为什么呢?这取决于你怎样看待快乐。当我关注的是所有微小的快乐源泉时,我会发现快乐是无穷无尽的。下一节的内容旨在帮你提高自己的意识,把你和更快乐的期望联系起来。你觉得自己是一个悲观主义者?不用担心。科学研究表明,人类通常关注的是积极的一面,所以你已经倾向于接受这种积极的期望以及随之而来的所有好处了。

波丽安娜效应

“波丽安娜效应”是一个科学术语,指的是人类的乐观倾向——也就是说,人类天生就倾向于看到生活中积极的一面。这种特征又被称为“积极性偏差”,是根据埃莉诺·H。波特(EleanorH。Porter)的著作《波丽安娜》中的主人公命名的。波丽安娜总是很快乐,她不停地玩着“快乐游戏”,包括在任何情形下,不管是多让人沮丧的情形,都要至少找出一件开心的事情来。我们都有这样的潜力,让我们自己变得比想象中更像波丽安娜。

不幸的是,并不是每个人都认为乐观是对世界的美好展望。你甚至可能听到过有人用“波丽安娜(盲目乐观)”来侮辱别人。在生活中,我经常被称为“波丽安娜”。在我同最亲近的家人以外的人交流时,比如说朋友或同事等,我甚至自称是波丽安娜(以一种自嘲的方式),尽管我在内心深处觉得我并不是这样。甚至有一次我的一位家人在社交媒体上对我取消了关注,他说:“你只发好的事情。”真的吗?你想我发一些消极的事情吗?当时我有些想不通,不过现在我知道了,我的直觉一直在很好地帮助我。如果有人批评你,随他去吧,自信地往前走。

当然,我们也有可能会变得过于乐观,从而否认负面情绪,给出错误的保证,而不是对此怀有同理心。在当今世界,这一现象被称为“毒性正能量”。这样做通常是出于好意,但可能会导致我们之间出现疏远和分离感,所以要了解相关迹象,警惕你自己也出现这样的行为,尤其是跟孩子互动的时候。

另一方面,要一直保持乐观是不可能的。心理学家考特尼·E。阿克曼(eyE。A)说:“我们都有情绪低落的日子和困难的时候,没有人可以一直做波丽安娜。和生活中的大多数事情一样,最佳状态是能在积极、乐观和现实感、情景感以及对什么是合适的、什么时候合适等有效理解之间达到健康的平衡。”132

即使对那些患有临床抑郁症的人来说,希望依然存在。1980年的一项研究发现抑郁和幸福之间呈负相关,但与关注积极面的能力之间完全无关。阿克曼指出:“这表明我们内在的积极倾向和让我们许多人备受折磨的情绪障碍无关,说明即使在最艰难、最沮丧的时刻,我们依然具备关注积极面的能力。也许这种天生的积极倾向正是许多治疗抑郁的方法可以利用和加强的,从而引导我们可以运用自己的内在力量,来恢复积极和现实之间的健康平衡,而不是深陷负面情形无法自拔。”133

既然有了这么多证据,我们为什么不从现在开始就期望快乐呢?当你觉得自己情绪低落的时候,要相信你内心还有天生的积极性。当你觉得情绪稍好一点的时候,就要承担起做父母的职责,用实际行动培养自己和孩子的积极情绪。米歇尔·博芭博士给了我们一个起点:“不断提醒自己和孩子:'我们可以做到的。'积极的自我对话可以消除悲观、缓解压力、开启希望。关键是确保你的孩子能听到足够多的这类信息,从而让他与自己也进行积极的对话,培养乐观的心态。”134如果可以,就去关注积极的想法,过滤掉消极的想法。生活本应充满乐趣和欢乐。所以,去期待快乐!只要你做好了准备,你就可以变成波丽安娜。这都取决于你。你的孩子也会因此而感激你。

期望参与:家务活

从更具体、更可行的角度来说,在家里设定积极、有益的期望的一个好方法是分配家务。你可以跟孩子说:“我们需要你的帮助来维持这个家正常运转。”如果孩子愿意参与,他们就会感受到归属感,他们在履行自己作为家庭成员的职责,为这个家尽自己的一份力。家务活也给了孩子学习和实践生活技能的机会。你不想把孩子送去大学的时候他还不知道怎么洗衣服,不会给自己做饭,是吧?

现在你如何在家里组织家务就取决于你了。你可以问自己这样一些问题:你的孩子会轮流做家务还是有固定的任务?他们会因为圆满完成家务而得到报酬吗?如果是这样,那报酬是钱、糖果还是其他的奖励呢?就我个人而言,我决定不因为孩子做家务而给他们付报酬,因为我想让孩子把做家务看作是给这个家提供帮助。我们都是这个家庭的一分子,在这个家里我们都有自己的角色,所以我们需要帮助彼此——我们想让我们的城堡保持干净,不受干扰。有时候我们确实会因为孩子们在家里干了大项目而给他们付报酬,但那要视具体情况而定。

还有一个重要的问题,就是如何确定哪些任务适合特定年龄的孩子。以下是关于如何让孩子在早期参与家务的一些方法135:

适龄家务:2~3岁

●把玩具放到箱子里:跟孩子说“我打赌我能先把这些玩具放进去”,这样对孩子来说,做家务更像一个游戏,会变得更有意思。孩子要收拾玩具就要在楼梯上爬上爬下,或者手里拿着玩具在房子里走来走去,这有助于发展他们的大运动技能。他也可以有机会去分辨这些东西属于什么地方。唱一首“收拾干净”这样的儿歌也很有用,许多日托机构或幼儿园就在用这种方式,要确保孩子在同一个场合听到的是同一首儿歌。

●按颜色给衣服分类:“我们把所有灰色的放到一起,蓝色的放到一起,白色的放到一起”,这有助于孩子感官的发展。一次只关注一种颜色:“我们把红色的找出来!”

●听从指挥:给孩子类似于“把这个扔到垃圾桶里”或“把这个放到门边”之类的指令,可以让孩子学会如何遵从简单的指令。

●跟屁虫(家务版):从两三岁开始,孩子就喜欢模仿爸爸妈妈做事。在你做家务的时候让他们在场。如果他们有一个小扫帚或玩具吸尘器,他们就可以跟着你,模仿你做家务。

适龄家务:3~4岁

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