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英美参谋会谈的敲定
1937年12月12日,侵华日军在长江制造了击沉美国炮舰“帕奈号”和击伤英国炮舰“瓢虫号”、“蜜蜂号”的重大事件。事件发生之后,不仅英美舆论哗然,反日情绪激化,而且使英国感到这是促成英美在远东合作的良机,遂主动向美国频频提出双方采取联合对日行动的建议。
为此,艾登在12月13日采取了2项措施。他首先发了一封电报给林赛,说明在此时英美联合行动的必要性,并要林赛向美国政府表示,英国希望在口头上的对日抗议和实际行动方面都能得到美国的事先通报,以便英国考虑与美国协调一致。他说,对于事件的发生,英美两国政府“显然必须采取一些行动,不使这种危险心理发展到令人无法容忍的极点。这种行动当然应当联合进行,不然就不能达到目的,而任何其他办法则更难达到目的。但是在研究此一行动的细节之前,我很想了解美国政府的意见”。他接着说:“美国政府肯定地要考虑提出一系列措辞强硬的要求。如果我们能了解到这些要求是什么,我们便发出同样要求的照会。更重要的问题是,美国政府是否会同时采取威胁性更大的行动,诸如在收到日本复信以前动员舰队或部分舰队。如果打算采取这类行动,我们希望能尽早得到通知。因为在那样情况下我们也许希望采取同样行动,虽然我们的舰只不能像美国舰只那样迅速地开到东方海域。”[58]
接着艾登会见了美国驻英代办赫歇尔·约翰逊(HerschelV。Johnson),再次更加清楚地表明了他的态度,并希望后者立即把他的看法通知美国政府。他说:“如果我们不以实际的英美联合行动坚决抵制日益增加的日本军事威吓,以约束日本政府,那么就还会发生这类事件”,因此他“希望美国政府在作出任何决定之前”应和英国进行协商,因为英国“迫切希望当前采取的任何行动都应当是联合行动”。艾登表示确信“这样做比起各自采取行动更有可能产生效果”。[59]
当天林赛便依照艾登的指示会见了美国副国务卿韦尔斯,并向后者提出了英国政府的两个要求。副国务卿首先说明,美国政府决定采取何种行动,必须等到事件发生的更详细的报告到达之后,特别是美国炮舰的标志是否清晰得足以排除任何错误的可能性。然后他对英国作出的与美国联合进行对日强硬抗议的保证表示欢迎,并答应让英国立即了解美国的任何决定。但是关于海军行动的问题,韦尔斯却没有直接回答,只是表示,他本人相信当前的事件将在美国引起最强烈的愤怒,并认为现在大家都应当停止议论并做点什么。[60]
由于美国政府目前并不想与英国采取联合行动,又未得到事件的确切报告,于是12月13日,在未通知英国的情况下,罗斯福总统指示国务卿赫尔向日本提出严重抗议,要求赔偿损失并保证以后不再发生类似事件,还要求将此事通知日本天皇。[61]在此之后,韦尔斯才用电话通知了林赛。当林赛再次询问有关海军会谈的事情时,韦尔斯仍未予回答。
英国对美国的做法表示失望,但艾登继续努力,他指示林赛直接与赫尔讨论海军行动和参谋会谈问题。他说:“我们已经向美国政府说明了海军行动的可能性。你应该向赫尔先生说明我们认为这是一个机会,即两国政府或许至少可以采取某种海军动员措施,向日本表明我们是认真的,并向世界其他国家表明我们并非如此无能——因为他们已经开始说我们无能——去保卫我们的合法利益。”他要求林赛向赫尔进一步说明,英国认为“我们有点错过了把手段和这个目的一致起来的机会,但是我们强烈感到形势在继续恶化,而且可以想象它将继续恶化。如果美国政府同意这种看法,那么他们是否准备与我们一起考虑采取进一步的措施去制止这种恶化并保持西方国家在东方的权威”[62]。
当天林赛与赫尔会谈,要求后者考虑采取某种措施部分动员两国的舰队。但赫尔仍然与过去一样不作正面回答,而是强调两点,即教育美国公众和与英国采取平行行动。他对林赛说,他长期以来日以继夜地工作,为的是教育美国公众孤立主义的危险与合作的需要。在不久以前他还在一个有150位国会议员参加的私人会议上作了关于这个问题的讲演,并用一些事例打开了他们的眼界。但他发现,即使在同他讨论问题的所有副国务卿和助理国务卿中也没有一个人以前曾考虑过军事事务。他说他希望使人民了解舰队是一种被使用的东西,并使他们认识到政府是可以做到既动员舰队又不引起惊慌的。然而他却避而不谈美国是否打算动员舰队的问题。
接着他表示,没有一个人比他更高地评价英国和美国必须合作,而且美国政府正在与英国密切合作,并且通常是根据平行原则指导他们的事务,他认为这种平行方针与联合行动一样好。林赛对此回答并不满意,便直截了当地指出,时间因素是特别重要的,在远东或在其他地方任何时候都可能发生什么事情使英国突然处于最危险的境地,而美国的无准备状态将迫使英国不得不单独对付它。赫尔对林赛的担忧表示理解,但承认美国的重整军备落后于英国。
最后他以总统也相当了解形势的危险并准备发表一个关于外交事务的讲话来安慰英国。[63]
实际上,美国对“帕奈号”事件的愤怒情绪并不亚于英国,从事件发生的第二天罗斯福总统就向日本天皇发出抗议这一事实便可见一斑。海军的反应更为强烈。李海在12月13日的日记中写道:“使舰队准备出海,与英国海军达成一个联合行动的协议并通知日本人我们打算保卫我们的国民”的时刻已经到来。[64]他认为应当果断地对日本实行封锁,这样就可能制止日本侵略野心的扩张,甚至无须进入一场战争。[65]第二天,他便前往白宫并向罗斯福建议“派舰队到海军造船厂并且不要拖延地装备燃料、清理船底、装满口粮以准备在海上巡逻”[66]。
但是美国政府目前还不打算行动,这不仅是由于总统刚刚给天皇发出了抗议信件并等待有关事件的进一步消息,也不仅是因为在武装部队中流行的情绪是“任何可能与〔日本〕摊牌的事情都应当被推迟”[67],更重要的是担心孤立主义者借机进一步破坏总统对外交事务的指导作用。
“帕奈号”事件发生后,孤立主义者立即为此事大肆攻击政府,他们声称如果政府同意了他们的建议,早些从中国召回美国军队,这种灾难就绝不会发生。[68]另外,他们进一步支持印第安纳州众议员路易斯·勒德洛于1935年提出的要求把宣战权力从国会移交给人民的典型的孤立主义提案。该提案提出后,直到1937年8月,在众议员中的签名者一直远远低于众议院司法委员会规定的能将此提案提交国会讨论的最低票数。但到11月初特别国会召开时,由于担心美国卷入战争,签名者开始增多,到12月初已达205人,“帕奈号”事件的发生又导致另外13个众议员同意了这个提案,终于使之达到了218票的法定票数,并使该提案不得不被提交国会讨论。[69]
尽管罗斯福和赫尔都给国会写了措辞强硬的信件反对这一提案,认为它是对总统指导美国外交政策作用的破坏,并鼓励其他国家去侵犯美国的权利,[70]然而无论是罗斯福还是赫尔此时都不敢公开采取任何刺激孤立主义者的行动。因此前者拒绝了李海的建议,后者也只能在与林赛的会谈中对联合行动采取回避态度。
但是在“帕奈号”事件发生后的两天当中,罗斯福总统在私下里对这一事件作出了最重要的反应。12月14日,他在拒绝了李海的建议之后,随即要求后者提出关于把1938年的海军建造计划扩大到超过1936年伦敦限制海军军备条约所规定的限制程度的意见。[71]该条约规定,英、美、法三国的主力舰不得超过标准排水量3。5万吨,主力舰上装置的大炮口径的最大限度为16英寸。[72]这实际上是罗斯福最终决心发展大海军的标志。
早在意大利加入《反共产国际协定》之后,罗斯福便寄希望于加快海军建设,从而使轴心国不敢实施它们的扩张计划,这个想法最初是在12月初的一次内阁会议上提出来的。
据内政部长哈罗德·伊克斯(HaroldL。Ickes)所说,赫尔和罗斯福都认为建立一支强大的海军是使强盗国家对美国表示尊敬的最好办法。总统打算在他的年度国情咨文中要求国会批准建造2艘战列舰,而且考虑到心理上的影响,稍晚一点再提出特别咨文要求建造第3艘战列舰。[73]这些战列舰将使美国的主力舰在总吨位上超过上述条约的限制,大炮口径将达到16英寸标准。但是在建造这些新舰之前,美国必须设法使英国海军部同意放弃1936年伦敦条约所规定的限制,这一点正是总统和海军希望与英国皇家海军进行参谋会谈的原因之一。更为重要的是,如果事态的发展真的需要在太平洋上对日本采取总统考虑很久的“隔离”行动,也需要了解英国皇家海军的态度。
因此,罗斯福决心同英国大使秘密会谈这一问题,并由韦尔斯于第二天通知了林赛。另外,总统还批准了财政部长摩根索的建议:研究一个冻结日本在美国资产的计划。
就在罗斯福总统决定与英国进行参谋会谈的同时,英国政府也决心再次向美国提出海军示威和参谋会谈问题。
12月15日,政府收到了林赛发来的关于他和赫尔14日谈话的电报,内阁立即召开会议研究远东问题。艾登认为英美必须采取行动对日本提出抗议,英国应当向美国说明“他们正在考虑派一支战斗舰队去远东水域的可能性;他们迫切希望美国政府将采取类似的行动;在这种情况下英国认为进行海军参谋会谈是必要的”。张伯伦则强调,只有美国采取行动,英国才能行动。他说明在头一天他已经与外交大臣和外交部常务次官、海军大臣和第一海务大臣会商了形势,并决定英国在远东的行动“应以下述原则为基础,即我们准备派一支力量去远东,但除非美国愿意做同样的事,否则我们不能行动”。接着他谈到派遣一支舰队去远东将给英国在地中海面对意大利的地位造成影响。海军大臣也表示担忧,认为如果这样做,那么解决地中海问题的唯一办法就是与法国协商,使它同意在英国舰队离开时由法国照看地中海,但又担心法国可能向英国提出大西洋的安全问题。另外他还表示,如果在地中海的舰队要采取行动,将需要动员后备役人员,那么它至少需要3—4个星期才能开始调动。与会者都认为,在地中海形势危急的时候,单单是在地中海上的船只调动行动就会对形势产生某种影响,因此反对调动。
在这次内阁会议上大家还就下述问题进行了讨论,即如果美国决定不采取行动,而且在英美两国都不采取行动之后日本制造了另一个严重事件影响到英国的威望,英国能否采取任何单独的行动去挽救形势。张伯伦坚决反对这样做。他的理由有2点:第一,在地中海我们已经有一支强大的舰队存在,但在太平洋的形势则完全不同。因为我们的舰队在很远的地方,要对日本人造成威慑影响,仅仅派几艘船只是无济于事的,这将只会诱发日本海军的冲动,并进而对那几艘英国的船只发动各个击破的进攻而毁灭它们。因此如果我们单独行动,我们必须派出至少是足够的力量。第二,如果我们单独行动,那么将可能使美国政府在以后更难与我们合作。因此他认为,更明智的做法是在与美国协商之前英国自己不准备做任何事。
于是,内阁作出决议:(1)在林赛大使与美国政府的进一步会谈中,不要给美国人留下英王陛下政府正在考虑单方面采取行动的印象;(2)如果美国政府不考虑派一支战斗舰队去远东水域的可能性,而英国政府也不打算做同样的事,那么林赛应当询问美国,是否两国政府可以采取不太强硬的措施,例如使舰队处于更有准备的状态(这在英国方面将涉及动员后备役人员)和或进行海军参谋会谈。[74]
当天,一封根据内阁会议精神拟定的电报由艾登发给了林赛。它的主要内容是:
第一,说明英国认为必须采取某种措施,例如进行海军示威,以反对日本的侵略行径,但需要美国的合作。艾登写道:“英王陛下政府相信,需要考虑是否能够或应该作出某种安排对日本政府的代表施加压力,抗议日本军队继续实行暴行,并表明他们不能继续满足于道歉和赔偿的时候已经到来了。这些安排将有必要涉及某种海军力量的示威,并且如果需要就使用它。但每一件事情都取决于获得美国政府的合作。”
第二,具体说明英国可以派到远东的力量。该电报指出:“我们考虑了派一支舰队去远东水域的可能性,它由8或9艘主力舰及一些辅助舰只组成,但前提条件是美国政府至少要作出对等的努力。”这样一支舰队可能准备在3或4个星期后起航。
第三,询问参谋会谈之事。艾登指示林赛:“如果你认为当前对美国提出这样的建议(按指海军示威的建议)是徒劳无益的,那么你是否认为当前能建议由两国政府采取某种不太激烈的步骤,例如使舰队处于更有准备的状态,和或进行参谋会谈等步骤。”
第四,再次说明促使美国采取行动的必要性。艾登告诉大使:“我们正在不断收到不仅影响到联合王国而且影响到所有民主国家在远东丧失威信的证据,因此大不列颠政府认为应该采取某些行动去恢复局势。我们完全承认美国政府与他们的公众舆论打交道时的困难,但希望他们愿意考虑把动员〔海军〕作为第一步,这将是足够的。如果进一步的暴行发生,那么美国政府就可以再走一步,并将以更有准备的态势去对付我们可能突然面临的形势。”[75]
就在当天晚上,艾登收到林赛的报告,说副国务卿韦尔斯已经通知他,罗斯福总统希望在周五下午(即12月16日夜到17日凌晨,英国时间为17日下午)秘密接见他,就海军参谋会谈和安排会谈程序进行讨论。[76]那么由外交部发出的上述电报恰好可以作为林赛在这次会谈中应当遵循的原则。[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