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普通组的研究生在面对周围环境或人群的变化时,适应力相对较弱,行动速度相对较慢,需要较长的时间进行调整和适应,在发现变化上比较缓慢,有时需要他人的帮助和指导。比如:
刚上研一,刚开始上专业课,中文字都能看得懂,但是不太知道里面怎么会是那么一种意思,包括写东西很费力。我刚刚开始时不觉得,还保持这种理科的思维,而且原来学理科的都不学文科,刚开始上课的时候我也很排斥,我觉得这根本就不行,对他们也挺鄙视的,但是一段时间后我就不这样想了……为什么不去学习一下呢,好好拓宽一下自己的思维方式,然后就慢慢接纳了,你把心里面这一点想清楚了以后。跟着他们学呗,一开始比较费劲,然后慢慢现在就好了。(行动速度)
后来采取一些办法去适应这个思维,一个就是上课让自己好好听,心里面先不要有开始那种想法,不管你能不能接受你先尊重人家,然后上课就认真听,找一个自己比较喜欢的老师,有一个老师我特别喜欢他,我就找他的文章来看,模仿他的那种写法、思维,他介绍的书我也去看,然后就好了。像我现在整体来说就感觉还行。如果说研一开始的话,从开始入学很不适应这种方式到现在比较接受大概花了一年多吧。(适应力)
(4)组织认知
组织认知是指个人了解在自己的组织或其他组织中权力关系的能力,以及在更高的层次上该组织在更大范围当中的地位。组织认知包括了两个维度:了解的复杂程度和了解的组织大小。在了解的组织大小上,优秀的研究生和普通的研究生没有显著的差异。这也可能是因为研究生始终是处于学生阶段,接触的组织仍然具有局限性。
但在了解的复杂程度上,优秀的研究生通常表现为能够更深入、更本质地了解一个组织的构架和目标。比如:
我觉得技巧性的东西都是通用的,你要让他支持的话,你得告诉他这是学校的一个比较重要的活动,他应该由相应的部门负责,比如,我们这个活动在我们学院是学工部负责,我得到了学工部某某老师的支持,你使用了一些方法,然后很完满地解决了这个问题。
而普通的研究生则无法十分深入地了解组织的需求,其对组织的了解过程也往往比较慢,需要借助他人或外力的帮助。比如:
最开始我觉得自己是一个实习生,交给我任务我完成就行了,但是后来我发现,他对你的期待不只是这个,可能在把你当成正式员工在使用。所以有时候自己的想法尽力紧凑一些,有时候我自己是有一些想法,但是在最初的时候是不会提出的。后来,他说有什么想法可以和他说,整个从一个实习生转成了正式员工……(整个过程)也不算特别快吧。但是,一开始就有自己的想法,只是自己没说。就觉得我一个实习生没必要这样,把你交给我的任务完成就行了,然后发现他也希望听到我的声音。
2。讨论
(1)关于研究样本
在分别以总频次、平均等级和最高等级为标准的统计结果中,只有三项胜任特征在普通组和优秀组的差别达到了显著水平。而许多项胜任特征只是边缘显著。造成这一结果的重要原因之一可能是本次研究的样本量较小。
虽然将总频次、平均等级和最高等级三项标准中达到边缘显著的胜任特征作为优秀硕士研究生的胜任特征缺乏严密的科学性,但由于是基于7人的小样本,同时选取了三项标准中达到两项以上边缘显著的胜任特征,因而还是能够为胜任特征的进一步的研究和胜任特征模型的构建提供一定的参考。
(2)关于绩效标准
在访谈过程中,许多研究生都不约而同地提到管理学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相对部分其他学科而言,“实践”在管理学中显现出更强的重要性。从某种意义上来讲,实践的结果也可以作为评价一名管理学研究生是否优秀的重要标准。但是由于“实践”的抽象性和实践活动的多样性,很难找到一个统一的标准对其进行量化的评价。
本研究在制定样本的绩效评定标准时,对于“实践”环节以导师的综合评定结合社会实践方面所获奖项作为评价的标准。由于社会实践类奖项有限,导师的综合评定成为绩效评价的重要标准。尽管绝大多数导师能够对自己的学生做出公正客观的评价,但也可能存在导师主观因素干扰或导师对学生的实践表现不了解等情况,容易影响评价的客观性(部分研究生还同时有正、副两位导师,而两位导师的评价也可能有不一致的情况)。一个可行的方法是收集研究生的实践机构(如实习单位)中直接领导对其的评价,作为衡量其“实践”成绩的参考。当然,这一做法需要额外耗费一定的时间和精力,同时也可能面临一系列的新问题。这里仅作为给之后的相关研究的建议。
(3)关于研究结果
最后的结果表现出的是优秀的研究生和普通研究生的差异。研究生的“学生”身份,严格地讲不能够作为一种职业,而以职业的标准来衡量。研究生阶段是一个不断学习、不断进步的时期。优秀研究生也并非一蹴而就,必然有一个逐渐进步,最终走向优秀的过程。因此,在以研究结果为标准考查研究生时,也应充分地考虑到考查对象的发展潜力。
附录
附录一:行为事件访谈提纲
您好!非常感谢您抽出宝贵的时间来接受我们的访谈。
1。自我介绍,说明访谈目的(5~10分钟)
(1)自我介绍
我们是北京师范大学心理学院的学生。我叫×××,非常荣幸能有机会认识您。
(2)说明访谈的目的和形式
目前我们正在做“管理学专业研究生胜任特征的研究”。我们访谈的目的是为了了解作为一名合格的高校管理学学科研究生必须具备的各项素质。我们知道,您成为一名硕士研究生也有一段时间了,有着很多体会与感悟,因此,您是我们访谈的最佳人选。下面向您请教学习生活工作中的一些问题,主要是麻烦您详细叙述一下实际情况和具体做法。
下面,我们将根据您手中的这份访谈提纲,问您一些问题,这些问题都是有关您过去一年或一年半学习工作生活中所经历的4~6个关键事件:包括成功的事件和不成功的事件。每提一个问题,我都会给您几分钟思考时间,以便您整理自己的思路。
(3)消除顾虑
您今天所说的所有内容将被严格保密,整理访谈内容时,绝对不会含有您的名字,并去掉您所谈到的所有学校、院系、部门和个人的名字,访谈内容也不会被任何人看到。
(4)征得受访谈者同意录音
在访谈中,我们会做一些记录,访谈记录仅供研究分析使用,其他任何人都不会看到任何有关的资料。为保证访谈内容记录的准确性,防止信息遗失,最好的方式无外乎是采用录音,这里我们需要征求一下您的同意。
访谈时间最多持续1小时30分钟,请您给予理解和支持,谢谢!
注意事项:
?时间5~10分钟;
?不要让被访谈者感到紧张;
?强调内容保密;
?征求录音许可。
2。个人情况简单介绍(5~7分钟)
?通过各种途径,我们对您有了一定的了解,但还是希望您简单介绍一下一些基本情况,比如说之前的本科毕业学校、社会工作经历、专业背景、所获奖励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