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书网

奇书网>研究生如何选择院校 > 三计算机专业研究生胜任特征模型构建(第2页)

三计算机专业研究生胜任特征模型构建(第2页)

表3-16最高等级分差异检验

在与人沟通、自尊、与人建立关系等方面差异不显著,但是优秀组的最高等级分普遍高于普通组的最高等级分。经过Mann-WhitneyU秩和检验也发现,两组被试在总最高等级分上的差异是显著的(M-WU=0。000,p=0。032)。

3。对胜任特征模型的探索

参考Spencer所著的《才能评鉴法》,同时结合访谈文档的主题分析,提取出11项特征。

(1)成就导向

这里将成就导向分成三个维度:第一,设立挑战目标,这个维度着重从被试对于追求什么样的成就方面进行考查,优秀的研究生会给自己设定一个极具挑战性的目标,秉持一种将创新坚持到底的精神,例如,一个被试在北京奥组委工作期间,面对错综复杂的操作流程和操作规范,在没有前人经验可借鉴的前提下,从零做起,写出了一本完善规范的志愿者培训手册。

当时第一次做培训的时候是没有教材的,我下场馆之后,有心得了,一些细节可能把握得更到位,当时就建议我们领导编一份教材,后来也是我牵头来编写出了一份培训教材,这份教材前前后后整整编写修改了四个月。

而表现一般的研究生仅仅关注目前的任务,只是想把项目按照老师的意愿完成而已。

第二,所做研究的创新性,优秀的研究者会根据已有研究的进展提出新的观点和看法,在完成任务时往往提出具有创新性的建议。

第三,成就的影响性,即所进行的任务对所在团队的影响性。以下是一个优秀研究生的一段叙述:

我觉得应该是让整个班的人去做一件事情。比如开班会,我个人是很反对开班会的,觉得研究生开班会就是在浪费大家的时间。一开始我也没有什么经验,开班会想到什么说什么,效果不好。现在我们在做纪念册,因为要毕业了,做什么样子,花多少钱,都要大家商量一下,那我就想开个班会。首先我去调查,征求大家的意见,我再回去做方案,做了几个方案,做了可行性分析,最后大家开会投票,决定用哪个方案。这个过程走下来之后,就让每个人都觉得不是在浪费时间,而是在参与一件有意义的事情。

平均等级分与最高等级分差异检验发现,两组被试在前两个维度上存在差异,虽然优秀组在成就影响性上的平均等级分和最高等级分高于普通组,但差异并不显著。

(2)分析问题的能力

涉及思考过程的复杂程度与利用资源的能力,从将问题化解为简单的任务或操作到做出复杂的计划或分析。优秀研究生会充分利用现有资源并调动储备知识去面对问题,发掘问题背后的深层次原因,做出正确判断,提出合理见解。一般性研究生仅关注问题表面,疲于应付当前问题,缺乏深入思考。以下是一名优秀研究生在作为团队领导者时所面临的问题和处理经过:

最近也在看一些书,我觉得人和人交往就是在下一盘棋,博弈,那只有四种结果,正合,负合,你占到很大便宜,我占到很大便宜,既然我知道了这四种结果,那我就要将事情向正合方向去推动,那我就知道了人和人之间的交往也就要推向正合。和我的组员的话,我会先观察他有什么特点,安排在一个合适的位置,他既能完成我交给他的事,他自身也能得到一些收获,这就是向正合发展。然后和领导的话,就是让领导放心,过程不用领导管,只要最后能给领导一个满意的结果就好。和客户的交流是最难的,基本客户的想法都是非正合的,他们一般想用最少的支出换来你最大的劳务,只要有金钱进来的话就很难说了。你只能向着一个理想的方向努力,至于最后会有一个什么样的结果就很难预料了。

(3)关系建立

有意识地致力于建立融洽的人际关系,在研究或工作过程中有意识地利用人际关系构建融洽的研究环境。从访谈中发现,一向与计算机打交道的计算机专业研究生却具备很好的关系建立能力,两组被试在关系建立维度上的平均等级分和最高等级分都比较高,分析认为计算机专业大多需要以小组为单位完成项目任务,因此,在研究工作中很容易建立融洽的人际关系。

(4)自信心

自信心分为两个维度:第一,自信,这是一个强度维度,一个人有信心克服的挑战或风险有多少,从日常工作情况的简单独立运作到担下极具风险的任务,甚至质疑导师或权威的看法。

读别人的代码,必定要读懂的话是一个很痛苦的事情,尤其是对一个你未知的东西。这个代码就是跟踪,一句一句地跟踪,从一个整个大的函数到一个小的函数,具体到一个一层一层的递进,我都跟着他跑,他每个地方是什么样的,跟他走一通,你不太明白的地方,再根据书上的你的那部分对照看一下,然后确实不太明白的地方你可以先把它放在那里,尽可能在短时间内了解尽可能多的东西,如果是实在不太明白的地方可以先把它放在一边,当时是没有办法的办法,就是说尽可能地多花点儿时间,多耐心一点儿,就是这样把他的程度跟踪和运行一下,看他每一部分到底是干什么用的。了解之后再来改一下就比较好改了。

第二,面对失败,指某个人愿意为可以纠正的失败原因负起责任。优秀的研究生会将失败归因于他们所做的特定错误,而且该错误可以纠正,并愿意采取行动来避免重蹈覆辙,或纠正已经出现的问题。在业务与其他工作上,因为重复失败与遭人拒绝难以避免,所以杰出的表现者会将失败归因于外部因素,这种习惯可以使他们免于崩溃或情绪沮丧。

真正冲突爆发是在山东那些志愿者过来的时候。当时我这里的人非常多,只要有一个煽风点火的话,冲突马上就会爆发。当时我的心身状态也不是很好,非常疲惫,但是内火也比较大吧,当时就感到我为你们着想,你们就不理解我,就有这种幼稚的想法吧,就跟他们发了脾气,后来有一段时间我的志愿者都不敢和我说话。幸好当时还有一个和我平级的同学来协调这件事情,他跟我说了很多我不知道的事情,他同时把我那些苦衷也和我的下属说了一下,做一个纽带吧。

(5)人际沟通

人与人之间的了解与沟通能力,分为两个维度:第一,对他人的了解程度,从明确的了解意思或情绪,到了解持续行为背后暗藏的复杂原因依序条列。第二,倾听与回应他人的能力,也包括为倾听与回应他人付出的努力程度,从基本的倾听到有意识的呼应,再到采取行动协助。分析发现两组被试在这两个维度上的差异均不显著,这与关系建立维度的情况类似,从另一个侧面反映了计算机专业研究生在关系建立和人际沟通能力上的要求。

(6)团队合作

团队合作意指与他人通力合作、成为团队一部分一起工作而非分开工作或互相竞争。计算机专业研究生在完成一个项目的过程中,往往会组成一个团队去完成,队伍成员各自负责一个部分的任务,因此,计算机专业研究生的团队合作能力往往很强,差异检验也发现,两组被试在团队合作维度上不存在显著差异(p=0。079)。

(7)重视次序与降低不确定性

重视次序与成就导向有关,亦即关心维持品质准确的标准。优秀研究生会在完成自己的任务后同时监控其他人的进度,从整体上增进项目的有序性,对项目的有序进行起到正向推动作用。比如:

当初,我是软件组的副组长,基本上不可能拿一些大主意,但组长会很忙,他也有开发和管理的这种任务,所以说他是很累的。一个人的精力是有限的,尤其是做软件的,有时候自己一边要去做程序还要去照顾组员的话,我自己曾经尝试过,很累。作为副组长的话,有一些管理上的日常工作的话,得替组长多考虑一些,有可能会疏漏,当他疏漏的时候,还不能太直接地去指出来,可能就需要在侧面去提醒一下,或者暗地里把事情解决了,如果他能听进去当然最好了。当时也是比较年轻吧,有的时候感觉他没听进去,也是很恼火的,心里想要是听我的,这事不就对了吗?但是不能表现出来,因为团队闹内部矛盾是最危险的事情,所以说只能是暗地里去帮他,但是不能把矛盾摆在桌面上。

一般研究生更多关注自身的任务,检查自己的工作是否做好,很少会为保持一个秩序良好的实验室环境去做一定事情。

(8)主动性

主动性的重点在于采取行动,主动的意义在于在没有人要求的情况下,超乎工作预期和原有需要层级的努力,这些付出可以改善及增加效益,以及避免问题的发生,或创造一些新的机会。这里将主动性分为两个维度:第一,对机会的把握,优秀研究生会更倾向于寻求机会,主动预判机会的来临,一般研究生往往坐等机会来临,甚至在机会到来时错过机会。

研一的时候听说学校想宣传这个东西,但是后来也没见什么行动,后来我做班长之后,我就觉得别人不知道我们班在干什么。当时已经做了几场测试赛了,我就和校党委去谈这个宣传的事情,后来决定用宣传栏搞宣传,做了十几块展板。从奥运班的组建到奥运班在组委会做了什么,都贴了一些照片,当时就觉得效果挺好的。

热门小说推荐

武道至尊
暗夜幽殇武道至尊
...
无限邮差
过水看娇无限邮差
...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