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书网

奇书网>宁夏地形地貌 > 第二节 综合经济区划(第2页)

第二节 综合经济区划(第2页)

建设中的宁东能源化工基地,已探明煤炭储量273×108t,远景储量1394。3×108t,是一个全国罕见的储量大、煤质好、地质构造简单的整装煤田,被列为国家13个重点开发的亿吨级矿区之一。宁东能源化工基地分为3个分基地,即宁东煤炭基地、宁东火电基地、宁东煤化工基地。基地核心区位于银川市灵武境内,重点发展煤、电、煤化工三大核心产业,机械加工、生物制品、建筑材料等相关产业和一大批辐射产业。宁东能源化工基地规划区总面积约3484km2,东西宽16~41km,南北长127km。东以鸳鸯湖、马家滩、萌城矿区的边界为限,西与白芨滩东界接壤,延伸到积家井、韦州矿区西界,南至韦州矿区和萌城矿区的最南端延省界的连接线,北邻内蒙古自治区鄂托克前旗。规划到2020年,形成煤炭生产能力1。1×108t,电力装机2000×104kW以上,煤炭间接液化生产能力1000×104t,煤基二甲醚生产能力200×104t,甲醇生产能力170×104t。全部项目建成后,宁东能源重化工基地将建设成为以煤炭、电力、煤化工三大产业为支撑,全国重要的千万千瓦级火电基地、煤化工基地和煤炭基地。

3。区位优势

宁夏地处西北内陆,具有承东启西、连南接北的区位优势。沿黄经济区既是连接西北地区与华北、东北地区的重要通道,也是新亚欧大陆桥国内段的重要交通枢纽。

4。人文优势

近年来,宁夏内陆开放取得重大进展,吸收外商直接投资年均增长30%。面向阿拉伯国家及其他穆斯林地区,进出口总额年均增长30%。

宁夏历史文化源远流长,回族优秀文化、西夏遗存文化、大漠黄河生态文化等文化特色鲜明。以穆斯林文化为纽带,建设发展沿黄经济区,发展与阿拉伯国家及其他穆斯林地区的双边关系与合作,具有显著优势。

为加快实施面向伊斯兰国家和地区的“向西开放”战略,构建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内陆开放型经济新格局,努力促进世界各国特别是阿拉伯国家和其他穆斯林地区与我国各省(市、自治区)的经贸合作、项目洽谈和友好交流,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商务部、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宁夏回族自治区人民政府共同举办的首届中国(宁夏)国际投资贸易洽谈会暨首届中国·阿拉伯国家经贸论坛(以下简称“中阿经贸论坛”)于2010年9月在宁夏银川成功举办。经国务院批准,自2013年起,中阿经贸论坛正式更名为“中国—阿拉伯国家博览会”。这是中国和阿盟国家经贸领域最高级别和最具影响力的多边、双边国际合作盛会,也是继“中国—东盟博览会”“中国吉林—东北亚投资贸易博览会”之后,我国区域性对外开放的又一新平台。以“中阿”博览会为平台,沿黄经济区逐渐成为我国向西开放的前沿。

(二)宁夏中南部经济区

包括原州区、西吉县、隆德县、泾源县、彭阳县、海原县、同心县、盐池县、红寺堡区9个国家扶贫开发重点县(区)以及沙坡头区和中宁县的山区。区域内国土面积3。77×104km2,占全区土地面积的56。8%。该区处于我国半干旱黄土高原向干旱风沙区过渡的农牧交错地带,生态脆弱,干旱少雨,土地瘠薄,资源贫乏,自然灾害频繁,水土流失严重。水资源极度匮乏,区域水资源总量2。43×108m3,人均水资源占有量仅为136。5m3,可利用水资源总量只有0。758×108m3,为全国最干旱缺水的地区之一。

2012年宁夏中南部地区总人口231。7×104人,占全区总人口的35。8%。2012年国内生产总值279。1亿元,仅占全区国内生产总值的11。9%。经济欠发达,以“苦瘠甲于天下”而闻名全国,是全国11个集中连片特殊困难地区之一。

农业方面,宁夏中南部农业生产基础薄弱,生产方式原始,生产手段落后,农村居民的收入远远低于全区和全国平均水平。2012年,宁夏农民人均纯收入6180元,而中南部山区九县的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4589元,仅为沿黄经济区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的65%。按照宁夏扶贫标准(农民人均年纯收入2300元以下),2010年全区有贫困人口101。5×104人,其中90%以上的贫困人口集中在宁夏中南部区域,贫困成为制约宁夏中南部山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障碍。

中南部地区工业基础薄弱,工业的现代化、自动化程度很低,工业规模小、产品种类少。由于企业数量少、规模小,导致中南部山区税收数量少、财政能力差,绝大部分县区的财政支出是财政收入的几倍甚至几十倍,所有市县的财政都要靠国家补贴。2012年,宁夏地方财政收入263。96亿元,中南部山区九县地方财政收入总计为19。78亿元,仅占宁夏地方财政收入的7。5%,最少的泾源县、隆德县仅为4597万元和6378万元,最高的彭阳县也仅为20269万元。2012年,宁夏人均地方财政收入为4079元,中南部地区人均地方财政收入为854元,仅为全区平均水平的21%,与沿黄经济区相比,则只有后者的14。5%。

本区可持续发展的关键,一是治理水土流失,加强农田基本建设,开展小流域综合治理,解决好农村饮水和能源问题,搞好六盘山、云雾山等自然保护区建设,促使生态环境逐步走上良性循环的轨道。二是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建设畜牧业商品基地。在坡度较大的黄土丘陵发展草业,逐步完善畜牧业的产前、产中、产后服务。三是严格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素质,加快发展教育,加速多途径的智力开发,鼓励部分农村劳动力逐步向多种经营以及第二、三产业转移。四是生态移民。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宁夏先后组织实施了吊庄移民、扶贫扬黄灌溉工程移民、易地扶贫搬迁移民,累计搬迁移民50余万人,在改善群众生存条件、解决温饱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2008年,宁夏在强力推进宁东能源化工基地建设、加快沿黄经济区发展的同时,把中南部地区的扶贫开发纳入全区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统筹考虑,实施了以劳务创收和特色种养业为主要收入来源,以改善生产生活条件为主要目标的生态移民工程,社会效益、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十分明显。实践证明,采取传统的扶贫方式,投入巨大,难以从根本上改善贫困群众的生产生活条件,实施生态移民是彻底解决这一地区的贫困问题,逐步扭转山川差距扩大趋势的重要途径。同时,实施生态移民,有利于优化产业布局和劳动力资源配置,促进山区农村人口的有序转移,推进灌区农业开发和沿黄经济区建设,从而实现山川共建共享。由于中南部地区生态环境问题与贫困问题通常表现为相互制约、互为因果的关系,对生活在这一地区的农民实施搬迁,对恢复和保护生态环境具有重要的作用。

[1]黄秉维:《中国自然区划的初步草案》,载《地理学报》,1958,24(4)。

[2]郑度、杨勤业、顾钟熊:《黄秉维地理学术思想及其实践》,见《黄秉维文集》编辑组:《地理学综合研究——黄秉维文集》,北京,商务印书馆,2003。

[3]刘南威、郭有立、张争胜:《综合自然地理学》,北京,科学出版社,2009。

[4]席承藩、张俊民、丘宝剑:《中国自然区划概要》,北京,科学出版社,1984。

[5]席承藩、张俊民、丘宝剑:《中国自然区划概要》,北京,科学出版社,1984。

[6]本节各自然区的面积均为实有面积,所占比例均为占全区实有总面积(5。18×104km2)的比例。

[7]本节各经济区面积由宁夏回族自治区统计局、国家统计局宁夏调查总队发布的全区行政区划面积统计而来,所占比例均为占全区行政区划总面积(6。64×104km2)的比例。

[8]图片来源:http:tupian。baike。a2_10_29_01300000763638130882296114355_jpg。html。

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