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本是文学社创办的杂志《文学》的创刊号,于1966年5月发行。”
“哎哟,五十年弹指一挥间哪。”
赵世俊听着刘明愚的解说,脸上露出了惊叹的表情,但是神色里看不出他有多么感兴趣。刘明愚揣摩着他的心理,继续解说道:“以小说《广场》为大家熟知的作家崔仁勋[14]在这期杂志上发表了他的《西游记》,青鹿派[15][14]崔仁勋(1936—2018),韩国著名小说家,代表作有《广场》《灰色人》《西游记》等。
[15]青鹿派,韩国文学流派,成员为1939年通过《文章》杂志推荐而登上文坛的赵芝薰、朴斗镇、朴木月。名称来源于三人的诗作合集《青鹿集》(1946),又因其创作风格特点被称为自然派。
代表人物诗人朴木月[16]等人的作品也刊载其中。患病后告别文坛许久的许允硕[17]也在这期杂志上发表了一篇题为《钓师与鸿雁》的短篇小说,并以此复出。”
“啊,果然书如其名,这本杂志在文学史上能占一席之地呢。”
见对方一脸勉为其难,刘明愚知道,这人完全没能理解这本书意义何在。他拿过赵世俊递回来的杂志,插回了书架上。
赵世俊这才想起来问:“这本得值多少钱啊?”
“30万韩元吧。”
“真的,怎么这么值钱?”
“创刊号,上面还刊登了崔仁勋和朴木月的作品。”刘明愚微笑着回答。他望着书架,又问:“您还想看看别的书吗?”
“不用麻烦了。”赵世俊拒绝得干脆利落,他里里外外打量着书店,眉目间透着焦躁。
刘明愚感觉有些不对劲,摇着轮椅轻巧地向后退了[16]朴木月(1915—1978),本名泳钟,著名诗人,著有诗集《青鹿集》(三人合集)、《砂砾质》、《无顺》,随笔集《云的抒情诗》《写于夜晚的人生论》等。曾任韩国诗人协会会长,并发行有诗刊《心象》。
[17]许允硕(1914—1995),小说家、诗人。1935年至1950年陆续发表短篇作品十余篇,后因病中断创作。1966年以《钓师与鸿雁》重返文坛,著有长篇小说《九官鸟》等。
几步,说道:“费了九牛二虎之力才预约成功,您来了却说对书不感兴趣,未免有些说不过去吧。”
赵世俊本来还在犹豫,一经点破,突然上前几步到了刘明愚近前。刘明愚吃了一惊,瞪大眼睛望着他。赵世俊又踌躇片刻,开口道:“其实我是对刘教授您感兴趣。”
“你什么意思?”
“我想请您和我合写一本书。”
这个提议完全不在刘明愚的预料之内,他一时什么话也说不出来,只是看着赵世俊,对方显得非常急切。
“我本来想版税咱们就对半分,不过现在我可以再多让出来一点儿。”
“你想写什么书?”
“什么都可以。和古旧书有关的也行。”
“我眼下并没有写书的计划。这个提议挺有意思的,但我只能敬谢不敏了。”
“其实我对十五年前的那件事也很好奇。一桩没抓住凶手的悬案—我正在写相关的内容,我想成为杜鲁门·卡波特[18]那样的作家。”
刘明愚听着,脸色越来越阴沉。对他而言,那场悲剧宛如昨日,他记得清清楚楚,却被这人当成用来写书的素[18]杜鲁门·卡波特(TrumanCapote,1924—1984),美国作家,代表作有《蒂凡尼的早餐》《冷血》等。
材,他不知该说什么。赵世俊却似乎会错了意,以为刘明愚把他的话听进去了,加快了语速:“您的这个案子,简直是个失败的典型案例。警察从一开始现场调查的时候就没做对,错失了缉凶良机。读者肯定会很感兴趣的。”
为了阻止他继续说下去,刘明愚态度鲜明地打断了他:“我不感兴趣。”
不知是不是意识到刘明愚的反应很不寻常,赵世俊立刻改了口:“哎呀,不是马上就要写,您要是改变主意了,随时联系我。”
又敷衍了几句,赵世俊打过招呼就离开了书店。店门在他身后关上,直到他的身影彻底消失,刘明愚才长长吐出憋了很久的那一口郁气。头又开始疼了,妻子和女儿又出现在眼前。那天的事情,真实得就像昨天才发生。是他的所作所为导致了这场悲剧—他可以好好和她们说话,却在气头上大吼大叫,大发雷霆;如果他能和颜悦色地请那人挪车,或者听妻子的话,掉头走另一条路,那么妻女都会安然无恙,那个人也可能不会杀人—这些想法在他脑中盘桓不去,记忆难以抑制地袭来,他的头越来越疼。刘明愚回到柜台,按下了呼叫铃。
他雇了一名店员,好让自己不在或者休息的时候店里也能有人照应,平时在二层待着,随时等他召唤。片刻后,楼梯上响起一阵脚步声,楼上的人下来了。
刘明愚已经打开了玻璃门,对到了楼下的店员说:“我去休息一会儿,帮我看一下店。”
“好的。”
刘明愚给店员让开路,让他进了柜台,自己则出了书店,摇着轮椅走向旁边的一道门。一段上行的台阶旁有部小小的电梯,是他买下这栋房子后增建的。他转动轮椅,倒退着来到电梯前,感应门自动打开。电梯里的按钮也是专为他量身定制的,按键位置很低,刘明愚进来就按下了去往二层的按钮。一进二层走廊,第一个房间就是他的专属空间。刘明愚进屋后立刻就倒在了门口的简易**。
需要深入思考的时候,他会让自己躺下来。他以手遮眼,控制着呼吸,努力想让自己平静下来,因为三十分钟后下一位预约者即将到访。如果看申请书时感到有什么不对劲,他会像现在这样亲自见见对方,说上几句话,毕竟十五年前的凶手可能就在其中。过了一会儿,他再次坐上轮椅,乘电梯回到了书店里。
店员正在柜台里读书,这时抬起头来:“您这么快就回来啦?”
“躺了一会儿好多了,你上去歇着吧。”
店员合上书,点点头,从后门出去了。刘明愚把轮椅摇进柜台,缓了口气,等待着下一位客人的到来。很快,门禁对讲机就响了起来。看着可视门禁画面,刘明愚打开了店门。
19号顾客也很特别。外貌方面倒是没什么可说的,圆脸粗脖,穿一件撑得紧巴巴的衬衫。这人也对书不大感兴趣,只是一味地打量着周边环境。胡须从他满是横肉的面颊和下巴上钻出来,他也没好好打理,看起来很碍眼。比起看书,他花了更多时间去观察书店的内部环境和刘明愚。目测四十上下的样子,从年龄上看,有可能是猎手。不过,整体而言,这人身材偏胖,和十五年前那个瘦削如刀锋的猎手实在怎么看都差别巨大。当然,过了这么长时间,人的外貌也会改变。刘明愚忽然发现,这人走路的方式和猎手很像,那有点外八字的步伐简直惊人地相似。万一……刘明愚想着,观察着。男人突然把手伸进了裤兜,刘明愚心下一惊。他从裤兜里掏出来的,只是一根棒棒糖。那人窸窸窣窣地剥掉糖纸,把糖塞进了嘴里,看着刘明愚尴尬地笑了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