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书网

奇书网>二战各国士兵食物 > 第一章 英国篇(第2页)

第一章 英国篇(第2页)

说起英国的咸牛肉罐头,就不能不提“弗赖本托斯”(FrayBentos)这个品牌,从布尔战争到第二次世界大战,该品牌厂商始终是英国及英联邦军队咸牛肉罐头的主要供应来源。1865年,德国化学家尤斯图斯·冯·利比希(JustusvonLiebig)在英国伦敦创立了利比希肉类提取物公司,利用他发明的肉类提取技术生产浓缩肉类产品,每30千克牛肉可以提取1千克浓缩肉汁。利比希公司总部虽然在英国,工厂却建在万里之外南美洲乌拉圭的边境小城弗赖本托斯,该城坐落在乌拉圭河畔,毗邻乌拉圭与阿根廷交界处。两国境内的潘帕斯大草原是世界闻名的畜牧区,拥有众多优良牧场,当时牧场养牛的主要目的是取皮制革,牛肉反而弃之不用,这正好为利比希公司提供了廉价优质的原料来源。

弗赖本托斯工厂起初生产浓缩肉汁产品,但在1873年建立罐头加工厂后就以咸牛肉罐头为主打产品,并以工厂所在地命名为弗赖本托斯牌,销往英国国内。由于其价格仅为英国本土产品的三分之一,因此迅速占据了市场主导地位,弗赖本托斯从此成为咸牛肉罐头的代名词。

弗赖本托斯咸牛肉罐头的目标市场是劳工阶层消费群体,但同样非常适合作为军用口粮,其罐头的标准规格刚好为1磅(约454克),且易于运输保存。1899年,随着布尔战争爆发,利比希公司接到大宗军方订单,为在南非作战的英军提供咸牛肉罐头,其位于乌拉圭弗赖本托

利润获得了爆炸性增长,并由此成为英国最主要的军用罐头供应商。一战时期,咸牛肉罐头受到了英军部队的普遍好评,甚至在军队俚语中“弗赖本托斯”就是表示“诸事顺利”之意。1924年,利比希公司被维斯蒂集团收购,但罐头品牌不变,工厂更名为盎格鲁肉类加工厂。二战时期,弗赖本托斯罐头迎来了鼎盛时期,仅在1943年就向欧洲战场提供了1600万罐咸牛肉罐头。在生产高峰期盎格鲁工厂雇佣了来自50多个国家的5000余名工人加班加点,每小时可以处理400头牛,正是咸牛肉罐头的旺盛需求使得当时乌拉圭比索比美元更有价值。英国咸牛肉罐头量足味美,不仅深受盟军官兵的喜爱,也获得了敌对阵营的赞誉,德军在北非战场品尝了缴获的英军咸牛肉罐头后赞不绝口,认为口味比德国和意大利的罐头都要好!

年轻的水兵麦克林靠着咸牛肉三明治熬过了北极护航行动的艰难困苦,后来又在地中海和远东作战,战争结束后于1946年退役。回到家乡的麦克林起初在邮局当清洁工,后来进入格拉斯哥大学主修英语,1953年毕业后成为高中教师。在大学就读期间麦克林利用课余时间创作发表短篇小说,赚些稿费,并在1954年的一次写作比赛中获奖,引起出版界的注意。著名的哈珀·柯林斯出版社向麦克林约稿,建议他创作一部小说。麦克林花了三个月时间,以自己在北极作战的经历为基础完成了《皇家战舰“尤利西斯”号》。

在这部处女作中,麦克林以自己服役的“保王党人”号轻巡洋舰为原型,虚构了一艘英军战舰“尤利西斯”号,该舰奉命为一支代号RF-77的重要船队护航,沿北极航线前往摩尔曼斯克。一路上,船队历尽艰辛、饱受磨难,不仅要面对风暴浮冰,还时刻受到德军潜艇、战舰和飞机的攻击,不断有船只失散沉没,出航时的32艘商船最后仅剩5艘。连“尤利西斯”号也未能抵达目的地,在与德军巡洋舰的搏斗中失去了全部武器后,该舰试图撞沉对手未能成功,壮烈战沉,而小说主人公群体中仅有一人幸存。不难发现,这部小说的主要情节取材于北极航线上损失最为惨重的PQ-17船队的遭遇,而“尤利西斯”号的最后战斗显然参考了驱逐舰“萤火虫”号(HMSGlowworm)和辅助巡洋舰“杰维斯湾”号(HMSJervisBay)的事迹,这两艘战舰都在实力相差悬殊的战斗中英勇献身。

《皇家战舰“尤利西斯”号》于1955年出版上市,广受读者好评,颇为畅销,在最初6个月内就售出25万册精装本,之后销量更高达数百万册,麦克林由此声名鹊起,也获得了丰厚的稿酬。不过,该书面世后,出版社的编辑们遇到了点小麻烦,总有读者来信制作完成的咸牛肉三明治,可见面包片之间夹着不是一两片牛肉,而是一叠牛肉片询问“尤利西斯”号是否确有其舰。巧合的是,在参与北极护航的英军战舰中确实有一艘“尤利西斯”号,为U级驱逐舰,但与麦克林笔下的“尤利西斯”号并无关系,后来小说再版时特别在序言中予以澄清。《皇家战舰“尤利西斯”号》的成功促使麦克林走上文学创作之路,他撰写的恐怖冒险小说蜚声英国文坛,至1987年2月去世前,麦克林的作品已达32部。

在波峰浪谷间大快朵颐——罐装香肠北大西洋强劲的海风带着冰冷的雨水,就像无数条无形的鞭子,抽打着英国皇家海军花级轻型护卫舰“罗盘玫瑰”号(HMSpassRose)的单薄舰体。层层叠叠的涌浪将这艘千把吨的小型战舰抛上跌下,左摇右摆,仿佛是一片随波逐流的落叶,海水从未及关闭的舷窗、锚链孔、通风道、舷梯通道和马桶排水孔等各种孔道灌进舰体,舱内几乎没有哪个角落是完全干燥的。如此狂暴的海洋就算那些吃够了海风、喝足了海水的老水手也有些吃不消了,这样的坏天气对于正航行在北大西洋中部的护航船队而言,唯一的好处就是降低了被德军潜艇发现、跟踪和攻击的概率,狂风巨浪和低劣的能见度对于浮航的潜艇影响比水面舰船更大,海狼们可以下潜规避风浪,但缓慢的水下航速很难追上船队并占据攻击阵位。

瑰”号上的厨师才抓紧时间开饭。为数不多的几名军官聚集在狭小的军官舱内等待勤务兵从舰艉的厨房端来饭菜,不过基本没有什么可以期待的。在出航超过一个星期后舰上就没有生鲜食品可吃了,餐桌上的主角只剩下罐头食品,好像船上有永远吃不完的罐头,每顿饭就是各种罐头的大杂烩!几个人愁眉苦脸地等着上菜,唯有大副詹姆斯·本内特(JamesBe)上尉兴致颇高,这个澳大利亚海军预备役军官似乎任何时候都能保持好胃口,自从登舰以来就彻底爱上了罐装香肠,每次看到这道菜都会由衷地发出赞美:“感谢上帝,终于可以吃到香肠了!”他的言行让其他人颇为侧目,要知道罐装香肠是舰上最招人讨厌的菜了。当一盘水煮香肠上桌,本内特丝毫不顾及旁人的异样目光,抢先叉起一根香肠放在餐盘里,然后满满地淋上一层伍斯特酱,大口咀嚼起来,好似品尝一道珍馐美味……上面的描述源自英国小说家尼古拉斯·蒙萨拉特(Nionsarrat)的代表作《残酷之海》(TheCruelSea),这是一部以二战时期英国大西洋护航船队为背景的海战小说。书中的主要人物和舰船都是虚构的,但讲述的故事和场景都基于真实的历史,更确切地说以作者的亲身经历为原型,因为蒙萨拉特在当时正是护航舰队的一员,切身感受了大西洋护航战的艰辛与牺牲。

蒙萨拉特于1910年3月出生在英国著名港口城市利物浦(Liverpool),父亲是当时英国最杰出的外科医生之一,家境优渥,使他能够在温切斯特公学和剑桥三一学院接受良好的教育。根据他的自述,1931年发生在因弗戈登(Invergordon)的海军兵变引发了他对政治、社会和经济问题的关注。大学毕业后,蒙萨拉特起初打算从事法律工作,后来决定以成为作家作为职业目标,他前往伦敦居住,以自由撰稿人的身份为报纸写稿并进行文学创作,在二战爆发前撰写了4部小说和1部剧本,也算小有成就。

尽管蒙萨拉特对军队和暴力持批评态度,但战争爆发后他还是在爱国心的驱使下加入皇家海军志愿后备役,并在接受军官培训后于1940年7月获得了海军中尉军衔,次月前往花级轻型护卫舰“风铃草”号(HMSula)任大副,开始了长达四年之久的护航生涯。他于1943年3月出任翠鸟级轻型护卫舰“剪嘴鸥”号(HMSShearwater)舰长,此后又担任过另外两艘护卫舰的舰长,直到1944年12月才调往岸上任职,在海军信息部工作,于1946年以海军少校军衔退役。战后,蒙萨拉特进入外交部,作为驻外使成名后的尼古拉斯·蒙萨拉特在一位读者的书上签名节前往南非和加拿大,在工作之余重拾纸笔,创作小说,而战时经历为他提供了丰富新鲜的素材。蒙萨拉特的第一部海战小说《残酷之海》于1951年出版,大受好评,后续又创作了多部同类题材作品,声名日隆,最终促使他在1959年辞去外交官工作,成为全职作家。他的文学成就获得了业界肯定,被吸纳为皇家文学学会会员。

《残酷之海》是蒙萨拉特最重要和公认的最好的作品,也是唯一一本至今仍拥有广泛读者的作品。这部小说以虚构的“罗盘玫瑰”号护卫舰的奋战历程为主线,真实细致地展现了北大西洋护航战的艰苦卓绝和英国海军官兵及商船船员的坚忍不拔与牺牲精神。“罗盘玫瑰”号的原型就是蒙萨拉特在战时服役过的花级轻型护卫舰,这是一型在大西洋海战中扮演了重要角色的护航舰艇。二战前夕,英国海军面对德军潜艇战的潜在威胁,意识到自己缺乏反潜护航舰艇,要求开发一款结构简单、造价低廉、易于量产的战时应急护航舰,最好可以由民间小型船厂承建,以免占用大型船厂的产能。针对海军的要求,位于泰晤士河(Thames)南岸的渔船制造企业史密斯码头公司以捕鲸船为原型设计了一款排水量700吨,航速16节的护航舰,被海军相中。这型舰艇经过扩大改良后批量建造,均以花卉命名,故统称花级轻型护卫舰,从1939年到1942年陆续建造了294艘,分别在10个国家的海军中服役,是战争前期大西洋护航部队的主力舰型。

花级轻型护卫舰排水量仅940吨,编有85~90名舰员,安装2台锅炉和1部往复式蒸汽机,单轴推进,航速仅16节,在海况良好的情况下甚至追不上在水面高速航行的潜艇。但花级在恶劣海况下具有极佳的适航性,即使横摇幅度达到80度也不会倾覆,非常适用于风暴频繁的北大西洋,而3500海里12节的续航力也能够满足远程护航的需要。

花级的武器装备相当简单,以反潜为主,仅在舰艏配备一门102毫米舰炮,4挺机枪提供防空火力,舰艉安装2条深水炸弹滑轨,搭载40枚深水炸弹,配合声呐压制德军潜艇。

后续的改良型排水量增至1031吨,防空武器升级为2磅(37毫米)炮和20毫米机关炮,声呐设备得到升级,加装了雷达和刺猬弹,深水炸弹搭载量增至70枚,反潜能力明显增强。战争期间,花级护卫舰参与击沉了47艘德国潜艇和4艘意大利潜艇,自身损失36艘,其中有22艘被潜艇鱼雷击沉、5艘触雷沉没、4艘毁于空袭。

作为一款战时急造舰艇,花级没有太多考虑舰员的居住舒适性,其生活设施十分简陋,舱室空间颇为拥挤。由于战时舰上官兵人数是预定编制员额的两倍,很多人甚至没有固定铺位,只能睡在储物柜和桌子上,或者共用床铺。花级护卫舰没有像大型战舰那1944年服役于加拿大皇家海军中的花级护卫舰“洛普河”号

样配备奢侈的冷库,难以储存生鲜食品,每次出航时最多只能携带能吃上五天的新鲜面包、牛肉和蔬菜,随后的日子里只能以罐头食品、腌制品和耐储存的土豆为主,不过每餐必备饼干和红茶。以罐头肉加土豆为主的单调菜单要一直持续到航程结束,长期食用难免令人腻烦,食欲减退,毫无胃口。

众所周知,罐头本身就是作为军用食品诞生的,是法国厨师尼古拉·阿佩尔(NicolasAppert)应拿破仑一世征集耐储军粮的悬赏于1809年发明,起初用玻璃瓶封装食品,容易破碎,运输不便。另一位法国发明家菲利普·德吉拉尔(PhilippedeGirard)改良出马口铁罐头,并以英国商人彼得·杜兰德(PeterDurand)的名义在英国申请了专利。

1813年,英国军队尝试将罐头作为军用口粮,但使用范围并不广。1845年5月,英国海军派遣北极探险家约翰·富兰克林(JohnFranklin)海军少将率领2艘战舰“幽冥”号(HMSErebus)和“惊恐”号(HMSTerror)执行一项探险任务,旨在找到一条通过加拿大北部极地群岛进入太平洋的航线,即“西北航道”。在出发前,两舰携带足够支撑三年的粮食给养,除了大量的传统腌肉和肉干外,还向罐头生产商史蒂芬·戈德纳(StephenGoldner)紧急订购了8000个罐头,主要是蔬菜和汤。由于匆忙赶工,这批罐头的铅封质量较差,影响了保存期。富兰克林的探险活动最终以悲剧收场,2艘战舰神秘失踪,129名官兵殒命。他们的踪迹直到1859年后才被发现,据推断两舰被海冰封冻,无法脱困,人员病饿而死,而罐头铅封分解渗入食物,导致食用者铅中毒曾被怀疑是舰员死亡的原因之一。2018年拍摄的美剧《极地恶灵》(TheTerror)正是以这次探险为主题,片中对英国海军官兵食用罐头有所表现。英国陆海军直到19世纪末的布尔战争才将罐头列为军粮的主要品种,并在一战时期广泛配发。

说到罐头,国人比较熟悉的是肉罐头、鱼罐头和水果罐头,而《残酷之海》中提及的本内特上尉钟爱的香肠罐头就鲜有耳闻了,其实在欧美国家罐装香肠是常见的肉类罐头之一。香肠这种以碎肉为主料经调味后灌入肠衣制成的肉制品在西方国家普及度极高,是最常见的肉食之一,品种繁杂,工艺多样,欧洲各国有自己的特色香肠,英国也不例外。英国香肠以生香肠为主,即使用生碎肉添加香料、调味料和其他配料制成的未经烹饪的香肠,需要通过油煎、烧烤或炖煮等方式加热熟制后才能食用,也有部分英国香肠19世纪初英国生产的罐头,由于工艺不成熟质量得不到保证。1845年富兰克林少将对西北航道的探险归于失败,变质的罐头食品被认为是因素之一是可以直接食用的熟香肠,但英国没有制作风干香肠的传统。英国人制肠使用的肉类以猪肉、牛肉和鹿肉为主,多以猪肠作为肠衣。与欧陆国家流行的纯肉香肠有所区别的是,英国香肠惯于添加谷物成分,起初为面包屑,后来也会用小麦粉脆饼干、燕麦片或大米等,相比纯肉香肠质地较为柔软,口感也没有那么油腻。英国法律对于香肠含肉量有明确规定,比如猪肉香肠的含肉量不得低于42%,其他肉类香肠不得低于30%。

不论生香肠,还是熟香肠,其保质期都不长,通常都需要冷藏,作为军用食品采用罐头封装以延长保存时间就是一个合理的选择。在一战及二战时期,英国军队的罐装香肠主要由帕勒索普公司提供,其创始人亨利·帕勒索普(Hehorpe)于1829年出生在布莱克郡(Blatry),起初在伯明翰(Birmingham)从事屠宰生意,1852年成立了自己的肉类加工企业。帕勒索普意识到来自美国的廉价培根和猪肉已经充斥了英国市场,于是决定转产附加值更高的香肠,到19世纪末已经成为当时世界上最大的香肠生产商,并在一战时期推出罐装香肠而受到军方青睐,被指定为专营供应商。不过,由于在二战时期英国本土肉类供应限制和进口肉类罐头的冲击,帕勒索普公司失去了市场份额,并在战后经历了多次并购,品牌消亡。

值得注意的是,在《残酷之海》中,本内特称呼香肠时用的并不是通常的Sausages一词,而是Snorkers。这是英国皇家海军的俚语,最初起源于19世纪的英国方言,意指英国著名的坎伯兰郡香肠,传统做法的香肠含肉量在80%以上,风味独特

小猪,引申为鼾声或打鼾者。到二战时期,将帕勒索普公司的罐装香肠称为Snorkers则源于潜艇部队,据说与潜水员使用的Snorkel(呼吸管)一词有关,因为香肠形状与之相似。本内特吃香肠时搭配的伍斯特酱(Worcestershiresauce)是一种起源于英国的调味料,也被称为辣酱油或英国黑醋,因为最早出产于伍斯特郡的作坊而得名。伍斯特酱味道酸甜微辣,色泽黑褐,据说其配方源自印度的一种辣酱汁,被殖民地高官带回英国仿制未能成功,却意外获得了别具风味的新型酱汁。其配方十分复杂,要用到近30种香料和调味料,经过加热熬煮,反复过滤而成,在西方被广泛用于各种菜肴中。伍斯特酱于19世纪末传入中国,主要流行于江浙沿海地区,在海派西餐和一些上海本地菜中常被用到,例如炸猪排配辣酱油就是上海本地的吃法。

“罗德尼”号是英国海军在一战结束后建造的纳尔逊级战列舰的二号舰,以18世纪英国海军名将乔治·布里奇斯·罗德尼海军上将(GeesRodney)的名字命名,于1927年8月竣工,满载排水量达38000吨。纳尔逊级在设计上汲取了日德兰海战的经验,全面加强了装甲防护,主装甲带厚度达到356毫米,同时别出心裁地采用了全部主炮塔集中布置于舰体前部的独特布局。由于受到《华盛顿海军条约》的限制,纳尔逊级为了保证火力和防护,只能在机动性上做出牺牲,最高航速仅为23节。纳尔逊级因为造型怪异而被评价为“皇家海军历史上最丑陋的主力舰”,在舰队里也不那么讨人喜欢,但是9门406毫米舰炮使纳尔逊级稳居英国海军史上最强火力战列舰的宝座,而每一位在舰上服役的官兵都会爱上它们,那敦实的身板即便在北大西洋最猛烈的风浪中也能带来安全感。

1939年9月二战爆发时,“罗德尼”号已经服役了十二个年头,它的腿脚早就跟不上年轻力壮的后辈,也不太适应越来越快的海战节奏,只能和一帮一战时的老旧战列舰一道当起了商船队的保镖,奔波在横跨大西洋的贸易航线上,用重炮厚甲吓唬那些神出鬼没、踪影不定的德国水面袭击舰。这个方法虽然笨拙却十分奏效,即便是最凶悍的纳粹二战时期的“罗德“海盗船”都要在战列舰的炮口前退避三舍。1941年5月27日,“罗德尼”号终于得到证明实力的机会,与“英王乔治五世”号(HMSKingGeeⅤ)联手与受伤的德国战列舰“俾斯麦”号(Bismarck)展开终极决斗,最后将这艘新锐战列舰的处女航终结在北大西洋的万丈深渊中,为数日前在丹麦海峡惨烈爆沉的战列巡洋舰“胡德”号(HMSHood)报仇雪恨,赢得了皇家海军在二战中最为著名的胜利。

大概很多人已经意识到这将是他们在战争时期度过的最后一个圣诞节了,因此“罗德尼”号上的圣诞节在喜庆之外更增添了对胜利与和平的期待。舰上安排了各种节日活动,圣诞餐桌上的菜式也十分丰富,还印制了特别菜单,上面是一位满脸堆笑、憨态可掬的胖水兵,当日的三餐菜谱就写在他身上。早餐相对简单,舰员们可以吃到圆面包配黄油、培根煎鸡蛋和果酱等,晚餐才是重头戏。根据传统,圣诞晚餐在12月25日的13时到16时之间举行,舰上厨房为所有人制作了喷香诱人的奶油番茄浓汤、肚子里填塞着各种配菜的烤火鸡、皮酥肉嫩的烤猪肉、鲜甜爽口的苹果酱,还有烤土豆、青豌豆、圣诞布丁、新鲜苹果、柑橘以及各式干果等美食,都是非常典型的英式圣诞佳肴。茶点包表现“罗德尼”号战列舰以主炮向目标开火的画作括水果蛋糕和巧克力松饼,此外还准备了热可可、咖啡、冷盘火腿、腌菜拼盘和肉馅饼作为宵夜。

与很多欧美国家一样,英国的圣诞大餐以烤火鸡为传统主菜。不过,在火鸡这种原产墨西哥的大型家禽随着新大陆的发现被端上欧洲人的餐桌前,中世纪时英国人圣诞餐桌上的主角是烤野猪,而贵族和富裕家庭则会选择孔雀或天鹅等珍禽。火鸡在16世纪时出现在英国的圣诞晚餐中,据说亨利八世(HenryⅧ)是第一位在圣诞节吃火鸡的英国君主,到17世纪时这项习俗已经传遍整个不列颠。即便如此,直到维多利亚时代鹅仍会被当作圣诞晚餐主菜的备选之一,特别是劳工家庭每年都要攒下购买一只鹅的钱以备圣诞所需。在英国的圣诞晚餐上还有一个与火鸡有关的传统,人们会用火鸡的三叉骨许愿,通常做法是两人一组,各持许愿骨的一端用力拉扯,骨头断裂后得到较大一块的人便可以许愿。我们不知道1944年“罗德尼”号的圣诞晚餐上是否有人遵循传统许愿,但可以肯定的是,如果有的话,那么愿望一定与战后的美好愿景有关。

说起英式烤猪肉,笔者记起两三年前看过的一部名字非常拗口的小众电影《根西岛1944年“罗德尼”号战列舰的圣诞菜单,图案是一位满脸堆笑的胖水兵,上面还有舰员们的签名文学与土豆皮馅饼俱乐部》(TheGuereraryandPotatoPeelPieSociety),讲述了一个与烤猪排有关的温馨而又伤感的故事。1940年,随着法国沦陷,靠近法国海岸的英国属地海峡群岛(elIslands)也被弃守,成为二战时期唯一被德军占领的英国领土。故事发生在海峡群岛中的根西岛(Guernsey),德国占领军粗暴地掠夺了岛民的所有牲畜,并强迫他们种植土豆供德军食用,还实施宵禁。几个岛民违背禁令私藏了一头猪,并在某天晚上将其宰杀后举办了一场烤猪排盛宴,众人面对外酥里嫩、肉汁外溢的烤肉神情格外陶醉,伴着久违的美味猪肉、自创的土豆皮馅饼和自酿的琴酒度过了美妙的一夜。然而,这场秘密宴会险些被德军巡逻队撞破,大家急中生智谎称参加读书会,还临场编造了“根西岛文学与土豆皮馅饼俱乐部”这个荒唐的名称,好歹将德国人糊弄了过去。后来岛民们索性真的在每周五都聚会阅读,这场烤肉宴会与之后的读书活动成为沦陷阴影下岛民们对战前舒适田园生活的追忆和怀念,也是对德国占领当局的暗中反抗。

受到电影的启发,笔者与几位同道好友亲自动手尝试制作英式烤猪排,在一番筹划后决定烤制香草猪排和芥末籽酱猪排两种风味。香草猪排使用香草碎(迷迭香和罗勒)和粗海盐腌制;芥末籽酱猪排在内侧涂抹切碎的香料(迷迭香、百里香、黑胡椒碎)和粗海盐,在外侧抹一层芥末籽酱;为了充分入味,两块猪排都要腌制一个小时以上。在腌制完成后,香草猪排用裹着洋葱片的锡纸包裹,芥末籽酱猪排直接包上锡纸,然后送入烤箱烤制约两个小时。在此期间,我们又按照英式传统制作了烤土豆和苹果酱作为配菜。香草猪排出炉时果然没有令人失望,表面焦香脆口,内里肉嫩多汁,撒上少许海盐,肥瘦相间的猪肉配合酸甜的苹果酱,那种口感妙不可言,完全能够引爆你的味蕾!芥末籽酱则为猪排带来别致的味道,香气扑鼻,肉质紧致有嚼劲,吃起来欲罢不能,连手指都会被舔得干干净净!

虽然这种布丁的卖相并不讨喜,也不容易勾起人的食欲,但只要吃上一口,那甜腻的味道能让人感受到祝福和希望。圣诞布丁保质期较长,有些家庭会将吃剩的布丁保留到复活节继续食用。除了圣诞布丁,甜果派也是圣诞宴席上必不可少的甜品,起初这种点心的馅料是碎肉,后来逐渐演变成以各类干果为馅料,而且做法多样,口味丰富,颇受水兵们的喜爱。

与中国的传统佳节春节一样,欧美国家的圣诞节也是阖家团圆的日子,眼下这些征战在外的海军官兵还不能与家人团聚,不过朝夕相处、生死与共的战友不也一样恰如亲人吗?1944年的圣诞节,斯卡帕湾锚地里没有德军轰炸机的引擎轰鸣,也没有高射炮的隆隆响声,港湾内弥漫着安静祥和的气氛,战争即将结束,和平终将到来。

从康沃尔矿井到诺曼底海岸——康沃尔馅饼1944年6月6日,法国西北部诺曼底地区东西绵延上百千米的海岸线上炮声如雷、硝烟蔽日,由300万地面部队、13000架飞机和近7000艘舰船组成的庞大力量对纳粹德国吹嘘为“铜墙铁壁”的大西洋壁垒发起雷霆重击,盟军策划良久的“霸王”行动(OperationOverlord)揭开战幕,吹响了反攻欧陆的号角。为了压制德军岸防火力及阻止德军向滩头发起反击,盟军海军集中了包括7艘战列舰、22艘轻重巡洋舰以及139艘驱逐舰护卫舰组成强大的对岸火力支援部队,分为东西两支特遣舰队分别支援英美部队的登陆行动。在诺曼底海岸东侧正对“剑滩”的海面上聚集着数十艘大小战舰,其中“厌战”号战列舰的雄壮身形格外显眼,从当天5时开始,这艘打过两场世界大战的老舰就用381毫米重炮向海岸上的德军防御工事发出惊天动地的怒吼……“厌战”号是英国海军历史上最负盛名的战舰之一,属于一战前夕设计建造的伊丽莎白女王级,于1915年3月服役,其舰名“厌战”是从1596年传承下来的传统舰名,寓意并非“讨厌战斗”,而是“蔑视战斗的艰辛”或“蔑视海军的敌人”,这一代“厌战”号已经是第六艘取此舰名的英国战舰了。“厌战”号建成时以33000吨的排水量,8门381毫米重炮、330毫米厚的主装甲带和24节的高航速成为当时世界上最强大的战列舰之一,在1916年5月31日迎来了首次重大作战行动,即著名的日德兰海20世纪30年代后期,在英国地中海舰队服役的“厌战”号战列舰驶入马耳他大港,该舰是英国海军中最负盛名的战舰之一战。在交战中,“厌战”号先后击伤了德军战列巡洋舰“冯·德·坦恩”号(**SVoann)和战列舰“边境总督”号(**SMarkgraf),但自身也经受了严峻考验。“厌战”号船舵一度卡死并在海上绕圈,成为德军舰队的集火目标,被击中多达15次,三座主炮塔失灵,但厚重的装甲保护了舰体要害,确保战舰成功撤离战场,赢得了征战生涯中15次战斗荣誉中的第一次。

当诺曼底登陆临近时,“厌战”号尚未完全修复,虽然使用混凝土沉箱封闭了德军炸弹造成的破洞,但一座锅炉舱和X炮塔并未复原,只有6门主炮可用。由于战情紧1944年6月6日,“厌急,这名老将只能带伤上阵,于1944年6月4日作为东部特遣舰队的一员从普利茅斯(Plymouth)启航,参加“霸王”行动。6月6日清晨5时,“厌战”号打响了D日第一炮,以主炮向23700米外的德军海岸炮台开火,支援英军第3步兵师抢滩登陆“剑滩”。在战役的最初两天中,“厌战”号坚持在火线上,随时根据登陆部队的召唤对德军目标实施精准火力覆盖,协助友军巩固滩头阵地。战斗中全舰始终保持一级战备,这意味着包括舰长在内的大部分官兵必须坚守战位,不能按照正常作息规定前往食堂用餐。不过,舰上的厨师们对于应对这种情况早已驾轻就熟,制作了战斗餐送往各个岗位。

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