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书网

奇书网>中国文化史书 > 第五节 礼节民心 礼学经典与礼仪制度(第1页)

第五节 礼节民心 礼学经典与礼仪制度(第1页)

第五节礼节民心:礼学经典与礼仪制度

一、古代的礼制思想

我国古代以礼法治国,所以被称为“礼仪之邦”,《汉书·礼乐志》论六经之道认为“《礼》《乐》之用为急”,因为治身者忘礼,就会暴虐怠慢;为国者失礼,就会荒乱失治。所以通神明,立人伦,正情性,节万事,建立完备的礼乐制度,既是王朝政教行为的操作系统,也是一种文化哲学观念的实践。

历代王朝“功成作乐,治定制礼”(《史记·乐书》),都在于以政教治人心,达到稳定社会秩序的根本目的。因此,《汉书·礼乐志》总括先秦儒家的学术思想,把礼乐归于“四政”(礼节民心,乐和民声,政以行之,刑以防之),并对礼乐制度做进一步阐述:

乐以治内而为同,礼以修外而为异;同则和亲,异则畏敬;和亲则无怨,畏敬则不争。揖让而天下治者,礼乐之谓也。二者并行,合为一体。畏敬之意难见,则著之于享献辞受,登降跪拜;和亲之说难形,则发之于诗歌咏言,钟石筦(管)弦。盖嘉其敬意而不及财贿,美其欢心而不流其声音。故孔子曰:“礼云礼云,玉帛云乎哉?乐云乐云,钟鼓云乎哉?”此礼乐之本也。

这段话说明了三个层面的问题:一是礼、乐有“修外”与“治内”功用之异,也就是《礼记·乐记》所说的“礼节民心,乐和民声”;二是从施政的功用出发,礼教和乐教又是浑然一体,正如《礼记·仲尼燕居》所说“达于礼而不达于乐谓之素,达于乐而不达于礼谓之偏”;三是礼乐作为理论的抽象之“体”、“难见”、“难形”,所以应当落实在“用”上,也就是彰显在“礼典”与“诗教”两方面。

早在殷、周时代就崇尚礼仪。沈文倬在《略论礼典的实行和〈仪礼〉书本的撰作》文中通过田野发现与文献考古,认为“殷、周奴隶主贵族出于政治上的需要,经常举行着各色各样的礼典,礼典重在实行,没有记录成文”。虽然到了战国年间孟子的时代,他也认为“周室班爵禄”礼典仪式文献丧失而“其详不可得闻”(《孟子·万章下》),但是经过汉代儒家学者对礼书的整理,周代礼制还是可以窥其大略的。比如《周礼·春官·司尊彝》载四时祭所施行的礼典,所谓“春祠、夏禴,裸用鸡彝、鸟彝”,“秋尝、冬烝,裸用斝彝、黄彝、皆有舟”,比较详细地说明了周朝四时祭典所用的“九献”之法。由于周公制礼的传说,后人又把周朝描绘成一个最完美的礼治社会,于是历代王朝建立新的礼制,一般都尊奉周礼为准则。

图2-5-1青铜鼓

唐代杜佑编《通典》,在《礼志》中说:“夫礼必本于太一,分而为天地,转而为阴阳,变而为四时,列而为鬼神,其降曰令,其居人曰义。孔子曰:‘夫礼,先王以承天之道,以理人之情,失之者死,得之者生。’故圣人以礼示之天下,国家可得而正也。”这可以说是对礼治作用的总结性的论述。正因为具有象天地、本人伦的意义,历代王朝都重礼制,特别是建朝伊始,每每征选一些精通礼学的专家,来制定一套礼仪。先秦六经有《礼》,汉代立学官有《礼》,至唐代定“九经”有“三礼”,即由汉人整理之先秦礼书《仪礼》《周礼》与《礼记》。

二、礼经“三礼”及其内涵

考察汉儒整理先秦“六经”中的“礼”,指的是《仪礼》,原称《礼》,汉立学官,称《礼经》或《士礼》,至晋代定名《仪礼》。《仪礼》初为周代“政之兴也”(《左传·襄公二十年》)的产物,也是儒家传习最早的书。关于《仪礼》成书,有周公所制、孔子及弟子完成及秦汉间之书三种说法。根据司马迁《史记》和班固《汉书》的有关记载,汉代初年鲁国人高堂生传《礼》十七篇,萧奋、孟卿、后仓、戴德、戴圣、庆普等依次相传,迄汉末郑玄始为十七篇作注。《仪礼》的最早著录在刘向的《别录》,共十七篇。又据郑玄的《三礼目录》记载,西汉礼学家戴德、戴圣(史称大戴、小戴)传礼的篇次与刘向不同,二戴传礼篇次也不同。到了1959年7月甘肃武威县汉墓出土了九篇简本礼,又为《仪礼》提供了新的排序方法。这里按照郑玄注本的篇目将《仪礼》十七篇的顺序与主要内容排列如下。

(一)士冠礼:古代贵族男子到二十岁所行的成人礼,要举行一种加冠典礼;

(二)昏(婚)礼:古代贵族男女双方在家长主持下进行的从纳采到迎亲的系列礼仪;

(三)士相见礼:古代贵族与贵族间首次交往带礼物登门求见与对方回拜的礼节;

(四)乡饮酒礼:古代乡闾定期举行的以敬老为主的酒会仪式;

(五)乡射礼:古代乡闾定期举行的射箭比赛的具体仪节;

(六)燕礼:古代诸侯和他的大臣们举行酒会的详细礼节,伴有演奏与歌唱;

(七)大射礼:古代国君主持下举行的各级贵族参与的射箭比赛大会的相关礼节;

(八)聘礼:古代国君派遣使臣到他国进行礼节性访问的礼仪;

(九)公食大夫礼:古代国君举行宴会招待来访外国大臣的礼仪;

(十)觐礼:古代诸侯朝见天子的礼节;

(十一)丧服:古代对死去亲属依据亲疏而在丧服和丧期上有不同规定的制度;

(十二)士丧礼:是古代一般贵族从死到葬的详细仪节;

(十三)既夕礼:基本内涵同前;

(十四)士虞礼:是古代一般贵族埋葬亡父母后回家所举行的安魂礼;

(十五)特牲馈食礼:是古代贵族在家庙中进行祭祀祖先活动的礼节;

(十六)少牢馈食礼:是古代大夫一级的贵族在家庙中进行祭祀祖先活动的礼节;

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