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书网

奇书网>中国古代文学作品名篇精讲答案 > 四歌行体(第5页)

四歌行体(第5页)

——清·沈德潜《说诗晬语》

结与起对看,悲惨之极。见目中之行人,皆异日之鬼队也。此诗之意,务令上之人知好战之害与民情之愁苦如此。而居高者每不知,所以不得已于作也。

——清·方东树《昭昧詹言》

【相关资料】

唐长孺:《〈兵车行〉写作年代质疑》,《魏晋南北朝隋唐史资料》第13辑,武汉大学出版社1994年版。

何锡光:《论〈兵车行〉在杜诗创作历程中的地位》,《杜甫研究学刊》1995年第3期。

秦绍培:《关于杜甫〈兵车行〉的现代思考》,《杜甫研究学刊》1996年第3期。

戴建华、陆精康:《〈兵车行〉本事系年考》,《杜甫研究学刊》2003年第4期。

琵琶行(并序)

白居易

元和十年,予左迁九江郡司马①。明年秋,送客湓浦口②,闻舟中夜弹琵琶者,听其音,铮铮然有京都声③。问其人,本长安倡女,尝学琵琶于穆、曹二善才④。年长色衰,委身为贾人妇⑤。遂命酒,使快弹数曲。曲罢悯然⑥。自叙少小时欢乐事,今漂沦憔悴,转徙于江湖间。予出官二年,恬然自安,感斯人言,是夕始觉有迁谪意。因为长句,歌以赠之。凡六百一十六言,命曰《琵琶行》。

浔阳江头夜送客⑦,枫叶荻花秋瑟瑟⑧。主人下马客在船,举酒欲饮无管弦。醉不成欢惨将别,别时茫茫江浸月。忽闻水上琵琶声,主人忘归客不发。寻声暗问弹者谁?琵琶声停欲语迟。移船相近邀相见,添酒回灯重开宴⑨。千呼万唤始出来,犹抱琵琶半遮面。转轴拨弦三两声⑩,未成曲调先有情。弦弦掩抑声声思⑾,似诉平生不得意。低眉信手续续弹,说尽心中无限事。轻拢慢捻抹复挑⑿,初为《霓裳》后《绿幺》⒀。大弦嘈嘈如急雨⒁,小弦切切如私语⒂。嘈嘈切切错杂弹,大珠小珠落玉盘。间关莺语花底滑⒃,幽咽泉流冰下难⒄。冰泉冷涩弦凝绝⒅,凝绝不通声暂歇。别有幽愁暗恨生⒆,此时无声胜有声。银瓶乍破水浆迸,铁骑突出刀枪鸣⒇。曲终收拨当心画,四弦一声如裂帛(21)。东船西舫悄无言,唯见江心秋月白。沉吟放拨插弦中(22),整顿衣裳起敛容(23)。自言本是京城女,家在虾蟆陵下住(24)。十三学得琵琶成,名属教坊第一部(25)。曲罢曾教善才伏,妆成每被秋娘妒(26)。五陵年少争缠头(27),一曲红绡不知数(28)。钿头银篦击节碎(29),血色罗裙翻酒污(30)。今年欢笑复明年,秋月春风等闲度(31)。弟走从军阿姨死,暮去朝来颜色故。门前冷落鞍马稀,老大嫁作商人妇。商人重利轻别离,前月浮梁买茶去(32)。去来江口守空船,绕船月明江水寒。夜深忽梦少年事,梦啼妆泪红阑干(33)。我闻琵琶已叹息,又闻此语重唧唧(34)。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35)。我从去年辞帝京,谪居卧病浔阳城。浔阳地僻无音乐,终岁不闻丝竹声。住近湓江地低湿,黄芦苦竹绕宅生。其间旦暮闻何物?杜鹃啼血猿哀鸣。春江花朝秋月夜(36),往往取酒还独倾。岂无山歌与村笛?呕哑嘲哳难为听(37)。今夜闻君琵琶语,如听仙乐耳暂明。莫辞更坐弹一曲,为君翻作琵琶行(38)。感我此言良久立,却坐促弦弦转急(39)。凄凄不似向前声,满座重闻皆掩泣。座中泣下谁最多,江州司马青衫湿(40)。

【注释】

①左迁:降职。九江郡:隋郡名,天宝元年改为浔阳郡,乾元元年复改为江州,治所在今江西省九江市。司马:官名,州刺史的副职。

②湓浦口:湓口,在九江市西湓水入江处。

③京都声:京城流行的声调。

④穆、曹二善才:当时著名的琵琶师。唐称琵琶师为善才。

⑤委身:封建社会,妇女没有独立的经济地位,必须依附男子,所以称出嫁为“委身事人”。

⑥悯然:含愁不语。

⑦浔阳江:长江流经九江市北一段的名称。

⑧瑟瑟:风吹草木声。

⑨回灯:重新张灯。

⑩转轴拨弦:在弹奏前先调弦校音做好准备工作。三两声:指试弹。

⑾弦弦句:指弹奏时用掩按抑遏的手法,声调幽咽,一声声都含有意味深长的情思。

⑿轻拢句:拢、捻、抹、挑都是弹琵琶用的不同手法。

⒀霓裳:《霓裳羽衣曲》。绿幺:琵琶曲名。

⒁嘈嘈:声音沉重舒长。

⒂切切:声音短促轻细。

⒃间关:形容莺语声。滑:指声音流利。

⒄冰下难:形容音乐声像冰下流动的泉水,幽咽难鸣。

⒅弦凝绝:指弦声凝滞停顿。

⒆幽愁:藏在心中的悲伤。暗恨:无人知晓的隐恨。

⒇银瓶二句:形容静寂之后,忽然又发出激越而雄壮的声音。

(21)曲终二句:写弹到尾音,戛然而止。拨:弹琵琶用的拨片。当心画:指用拨片在琵琶的正中用力一划。如裂帛:形容声音强烈而清脆。

(22)沉吟:踌躇欲言又止的样子

(23)敛容:指收敛起演奏时的面部表情,重新和人郑重见礼。

(24)虾蟆陵:在长安东南曲江的附近,是当时的歌舞姬聚居的地方,原名下马陵。

(25)教坊:唐玄宗时设置左右教坊,是教习训练歌舞技艺的机构。

(26)秋娘:当时长安城中著名的乐伎。唐代以歌舞为职业的女子,多以秋娘为名。

(27)五陵年少:泛指当时长安的贵族富豪子弟。缠头:当时的风俗,歌舞姬演奏完毕,用绫帛之类为赠,叫作缠头彩。

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