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书网

奇书网>中国古代文学名著导读 > 四七言绝句(第2页)

四七言绝句(第2页)

“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这两句诗所表现的意境,已见于此前的一些名作中。如谢庄《月赋》:“美人迈兮音尘缺,隔千里兮共明月。”张若虚《春江花月夜》:“此时相望不相闻,愿逐月华流照君。”但是把愁心打包寄给明月,让它随君西去的构思更加奇特优美。君走,我心亦随之而走,只要明月还在,就能将诗人的这份情谊传递到友人身边。这样真诚又奇异的设想,特为李白手笔。

【辑评】

太白七言绝,如“杨花落尽子规啼”“朝辞白帝彩云间”“谁家玉笛暗飞声”“天门中断楚江开”等作,读之真有挥斥八极、凌属九霄意。贺监谓为谪仙,良不虚也。

——明·胡应麟《诗薮》

首句托兴,次句赋事,末二句言情。

——近藤元粹《李太白诗醇》引谢叠山语

【相关资料】

杨景龙:《自由率真的诗仙风度——读〈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行路难〉》,《中学生阅读(初中版)》2002年第4期。

唐纯红:《〈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简析》,《语文天地》2002年第24期。

滁州西涧①

韦应物

独怜幽草涧边生②,上有黄鹂深树鸣③。

春潮带雨晚来急,野渡无人舟自横④。

【注释】

①滁州:今安徽省滁州市。西涧:滁州城西郊的一条小溪,有人称上马河,即今天的西涧湖(原城西水库)。

②独怜:独爱。

③上有黄鹂深树鸣:树荫深处的黄鹂发出诱人的叫声。黄鹂,黄莺。深树,树荫深处。

④野渡无人舟自横:郊野的渡口空无一人,只有空空的渡船自在地漂浮着。野渡,野外的渡口。自横,自由自在地漂浮着。

【评析】

韦应物(737—792),长安(今陕西省西安市)人,历任洛阳丞、京兆府功曹参军、鄂县令、比部员外郎、滁州和江州刺史、左司郎中、苏州刺史,世称“韦江州”“韦左司”或“韦苏州”。诗歌效法陶渊明,属于闲淡高远一路,有《韦苏州集》。

《滁州西涧》是韦应物的代表作。诗歌塑造了一个宁静而冷寂的意境,并在其中寄寓着作者的情思,词气闲雅,风格淡远。

诗以“独怜”二字领起,“独怜”二字实为赏析本诗的关键。“独”字点明诗人置身于西涧僻静的环境中,独自欣赏风景。“怜”是爱惜之意,一方面,诗人偏爱他脚下涧边的幽草,“幽”字不仅写出草的繁茂、厚密等形态,而且写出草未经践踏的意态,显现环境的幽僻。另一方面,诗人偏爱他头顶上林木深处传来的黄鹂的啼鸣。这里运用了古典诗歌中以声衬静的手法,有“蝉噪林逾静,鸟鸣山更幽”之意,这婉转动听的鸣声,非但丝毫无损西涧环境的清幽宁静,相反倍显其静,并使画面生机盎然。

这种闲静高远的心境在诗歌后两句又一次得到强化。“春潮带雨晚来急,野渡无人舟自横。”“急”字写出了潮和雨的动态,春潮伴着雨水急急地涌来,野渡无人,而小舟自横。一个“自”字描绘出在潮水和急雨中小舟任意横浮的情景,蕴含着诗人悠闲自适的心情。这两句常常被后人化用,如宋人寇准《春日登楼怀归》“野水无人渡,孤舟尽日横”;宋词人廖世美《烛影摇红·题安陆浮云楼》“晚霁波声带雨,悄无人、舟横野渡”等。

【辑评】

沉密中寓意闲雅,如独坐看山,澹然忘归,诗之绝佳者。谢公曲意取譬,何必乃尔!

——明·桂天祥《批点唐诗正声》

“幽草”“黄鹂”,此君子在野,小人在位。“春潮带雨晚来急”乃季世危难多,如日之已晚,不复光明也。末句谓宽闲寂寞之滨,必有贤人如孤舟之横渡者,特君不能用耳。

——明·高棅《唐诗品汇》引谢叠山语

有以高闲、旷逸、清远、高妙为宗者,六朝则陶,唐则王、孟、储、韦、柳。

——明·胡应麟《诗薮》

闲淡心胸,方能领略此野趣。所难尤在此种笔墨,分明是一幅画图。

——清·黄叔灿《唐诗笺注》

【相关资料】

骆玉明:《徜徉于时间之外——谈韦应物〈滁州西涧〉》,《中学生阅读(初中版)》2004年第8期。

魏永雅:《诗、画、情的完美融合——韦应物〈滁州西涧〉赏析》,《中学语文》2004年第3期。

耿庆民:《韦应物〈滁州西涧〉赏析》,《语文天地》2006年第12期。

夜上受降城闻笛①

李益

回乐峰前沙似雪②,受降城外月如霜。

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