附录:张萌访谈录
记者:张萌您好!此次携带新书《张萌分享青年领导力》而来,请问您为什么想要写这样一本书?
张萌:写这本书的想法来源于一直以来我对全球青年问题的关注。从大学开始,我经常参加国际会议,作为中国青年代表与各国政府首脑、商业领袖、学术精英和青年朋友讨论世界青年的发展问题。在我看来,青年问题是当今中国乃至世界的关注焦点,任何国家都必须重视青年问题。青年有担当,国家才能有前途,才能有希望!青年的发展关系到全球未来的发展。青年领导力的提升又是青年自身发展中的关键环节,影响着青年个人能力的发展与提高,人生价值的实现。因此,我想通过这本《张萌分享青年领导力》让更多青年学子了解青年领导力的真正内涵,并希望能给予渴望进步的青年朋友些许帮助。
记者:您很关注全球青年问题,您认为全球青年问题具体是指哪些问题?
张萌:青年是世界的未来!全球杰出人物均以关心和支持青年成长为己任。我们都是青年的引领者,两年前,我曾担任大学的研究生会主席,我们负责17000多名研究生的能力发展与提升工作。在实际工作中,我们发现,青年成长的现状不容乐观,非健康的生活方式、贫困、失业、逆反心理、盲目崇拜、自满或自负情绪,缺乏开放意识与全球意识以及极端主义的存在,让我们深刻认识到青年工作的意义与价值。为此,在两年的筹备工作后,我首倡发起成立全球青年领导力联盟,创立全球青年领导力工作室,致力于服务全球青年。
在我看来,当今世界发展的一大趋势就是青年影响未来世界,青年的合理诉求越来越受到全世界的重视。许多迹象表明青年拥有改变历史发展轨迹的力量,青年将是未来世界的决策者,于世界未来发展十分重要。
然而,目前全球青年成长状况不容乐观,青年问题矛盾重重。我将全球青年问题划分成为六个方面。
第一是非健康的生活方式。人们不是常说“身体是革命的本钱”吗?对于青年而言更是如此,良好的身体状况是成长成才的基础。然而,大部分青年生活方式十分不健康,不爱运动、痴迷网络、嗜烟嗜酒、暴饮暴食、喜食垃圾食品,这些不良习惯使得他们的身体长期处于亚健康的状态。
第二是贫困问题。这里的“贫困”并非指用金钱数字衡量出来的贫困,而是指青年没有摆脱贫困的思维方式和自身能力。目前,全球青年普遍面临着严重的失业问题。在中国,2013年被称为“最难就业年”,接近一半的大学毕业生找不到工作。与此同时,很多企业又称自己找不到合适的员工,这是一个奇特的现象。是以说明,当代许多青年没有形成自己的差异化竞争优势,没有全面提升自身能力,没有适应社会和职业的需求。这与个人有关,更与教育有关。
第三是性格问题。当代青年的性格中具有极端的个人主义色彩。许多青年把自己的私利、目的摆在第一位,为了实现个人私利,可以不择手段,甚至有人违背社会最起码的道德准则。这种自私的性格小则使青年难以融入团队、进行团队合作,大则使青年难以承担起未来社会发展的责任。
第四是心理问题。当代青年逆反心理严重,他们对很多事物都倾向于持批判的态度,不接受他人意见。另外,在外界环境的压力下,焦虑心理在全球青年中也普遍存在。不健康的心理必将阻碍青年的长期发展。
第五是环境问题。国际竞争愈加激烈,社会生存压力越来越大,这样的环境使得青年在自我发展、自我价值实现时处处受限,成长现状不容乐观。
第六是青年缺乏开放意识与全球意识,目光短浅,只看到近处,看不到全局,没有前瞻性思维,这将会限制青年未来的发展空间。
记者:2013年您开始了NGO事业,创办了全球青年领导力工作室。请问工作室的性质是什么?
张萌:全球青年领导力工作室是致力于青年发展的NGO组织。简单来说,工作室是一条“渡船”。很多人把人生比作一场修行,人生就像是一个从“此岸”到“彼岸”的过程,想要渡河有两种方式:架桥和渡船。但是桥梁的两端是固定的,途经目的地的风景也是一成不变的,而渡船可以在“师父”(即青年导师)的指引下,跟随梦想及个人情况调整目的地与路线,领略不同的风景,使青年人更直接高效地达到理想的彼岸。我们团队要做的就是帮助青年人找到自己适合的“终点”,减少他们在寻找目的地白白浪费的宝贵时光。当然,当下很多成功学听起来热血沸腾,使人信心倍增,但真正能够通过这种方式成功的人却很少,尤其是青年,关键就在于这种成功之道太过笼统,不能使青年真正地了解自己,找到适合自己的成长道路。全球青年领导力工作室会依据“渡船曲线”原理,根据每一个参与者的特点选择适合的项目,这就大大增加了他们实现梦想的几率。
记者:能否解释一下,为什么称其为“渡船理论”?
张萌:人生是一场修炼,修炼中需要“师父”引领,需要渡船护航,帮助我们到达人生的彼岸。有人曾问我,为什么全球青年领导力工作室是渡船而不是架桥呢?渡船与架桥是不同的。
第一,渡船是从一个口岸到另一个口岸,渡船的彼岸可以是不确定的、可变的;而架桥是从一个点到另一个点,架桥的彼岸是固定的、不可变的。
第二,渡船可以让青年具有充分的自主性,青年可以领略沿途风景,自行决定航线路线,不受禁锢。而架桥则刚好相反,路线和彼岸早被定好了,青年没有自行选择的余地。
第三,渡船有师父作为引导人,他(她)可以给青年建议,帮助青年寻找人生道路、实现人生梦想。而架桥并没有引导人,只有青年自己孤军奋战。
第四,渡船可以带领青年到达更远的彼岸,使青年的自身价值得到最大化的发挥,不像架桥那样直接限制了路程的长短。
这就如全球青年领导力工作室的青年培养模式一样。它是根据每个青年的个性特征、人生理想为其量身打造培养方案。它根据每个青年起点高低的不同、优劣势的不同,为其规划成长路线。它给足青年找寻自己人生理想的时间,青年可在路途中更改彼岸点,最终确立适合自己的彼岸。这种培养方式有别于普通的青年培养方式,即架桥方式。架桥式的青年培养方式使用的是同一化的培养战略,它大批量地输送青年,没有注重青年个体之间的差别,没有考虑青年不同的理想。架桥方式培养出来的青年在未来道路选择上变得极其相似。例如,大学毕业后不约而同地选择了考公务员、读研究生,他们中有些人对自己的彼岸十分迷茫,不知道自己想要做什么,所以就选择了从众的道路,随波逐流。
记者:您可以围绕“渡船理论”详细谈一谈,渡船相较于架桥的优势在哪里吗?
附录图1渡船曲线图
张萌:青年的能力发展如同一次函数曲线y=ax+b,横轴是时间(T,time),时间的推移是从家到学校再到社会;纵轴是能力(C,capacity),能力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增长。架桥模式培养的青年能力增长就如同y1=a1x+b1这条曲线,因为a1值较小,斜率较低,所以曲线形状相对平缓,相应的能力增长速度较慢,我叫它“架桥曲线”。而在渡船模式培养下的青年的能力增长就如同y2=a2x+b2,因为a2值较大,斜率较高,曲线形状变陡峭,能力增长速度较快,我叫它“渡船曲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