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书网

奇书网>张萌分享青年领导力的视频 > 第二节 领导人的必备素质(第2页)

第二节 领导人的必备素质(第2页)

价值观是处理事情时判断对错、选择取舍的依据与标准。价值观是深藏于内心的准绳,面临抉择时的判断尺度。价值观会指引一个人开展某些活动,例如:“诚信”的价值观,会让人坦承面对困境及对他人说明事情的真相;“纪律”的价值观,会让人依规定行事;“关怀”的价值观,会让人关爱他人、了解别人的困境、让人有同理心;不同的价值观会产生不同的行为模式,进而凝聚不同的社会文化。[4]

领导人的价值观将影响整个团队的价值观。作为领导人,必须要首先明确自己的价值观。西点军校前校长拉里·杜尼高(LarryDunigo)认为明确的价值观是成为领导人的前提:“只有一个人有率真本色,有一套强烈的价值观,所作所为都与这个价值观保持一致,并表现出自律精神的时候,这个人才能开始领导他人。”

世界观决定方法论,价值观是我们行为处事的准则。一个人的价值观决定着他选择做什么,不做什么;一个团队的价值观则决定着团队成员选择做什么,不做什么。明确的价值观定位会使我们的工作效率提高。比如王克勤一直关爱肺矽尘病人,他领导的“大爱清尘”组织便一直为挽救肺矽尘病人而奔走,为其筹集药费、呼吁维权和社会关注。我志在为解决世界青年问题贡献力量,为我们全球青年领导力工作室制定了“以青年为本,服务青年,引领青年,培育青年,构建青年领导力优势”的宗旨,这也就是我的价值观。我们目的明确,集中精力办大事,服务青年(而不会是今天服务青年,明天保护动物,后天支持环保……),以保证我们的工作在一个方向上集中推进。

追随者

所谓追随者,是指在领导活动中与领导人有共同的信仰(或)利益,追求共同组织目标的人,即我们前文所指的团队成员。领导人必须有追随者,追随者造就领导人,二者是相互对应的关系。有将军就一定要有士兵,有队长就一定要有队员。光杆儿司令没有任何的领导效能,一个没有追随者的人即使再有能力也不能被称为领导人,这样的人仅能被称为一个“自我管理者”。

对领导人来说,如何认识追随者,如何对待追随者是一个最基本的前提。追随者与领导人的关系是共同利益,相互依存。要成为领导人,必须以追随者的支持为根基,领导力的实现必须通过追随者的参与和执行来完成。当然,追随者可以被看作是个人,也可以被看作是群体。

荀子在《王制》篇中说:“君者,舟也;庶人者,水也;水则载舟,水则覆舟。”意思是说,统治者像一艘船,而广大民众犹如河水,水既可以将船负载,也可以将船淹没。

唐贞观后期,魏征在著名的《谏太宗十思疏》中说:“怨不在大,可畏惟人。载舟覆舟,所宜深慎。”意思是说:怨恨不在于大小,可怕的只在人心背离。水能载船也能翻船,所以应该高度谨慎。

唐太宗对荀子和魏征的观点十分欣赏,在与君臣讨论国家治理问题时,多次引用和发挥了这一观点。他在《论政体》中有云:“君,舟也;人,水也;水能载舟亦能覆舟。”荀子、魏征和唐太宗,都深深懂得追随者的力量是极其伟大的,强调了正确处理两者关系、依靠追随者力量的重要性。

技能

对领导人来说,必须具有从追随者视角看问题的能力。追随者会去思考权衡:领导人是否有能力带领我们实现目标?这里的能力,是指综合能力,既有概念技能,也有专业技能和人际关系技能。

概念技能和人际关系技能是领导人的基本功。同时,作为现代社会的领导人,专业能力必不可少,最好你是从事行业的专家,很多时候专业技能决定了你在团队中的位置,甚至很有可能把你直接助推至领导人的位置。

专业技能之外的技能也会为你的领导力加分。我在大学学习语言学、国际经济与贸易、脑与认知科学等专业,同时我的英语达到专业八级,声乐达到国家专业十级,钢琴达到六级水平,健美操达到国家三级水平。这些技能并不是天天都能用到。但在一次APEC(亚洲太平洋经济合作组织)会议的晚宴上,主办方临时提议中方代表表演一个节目,而当时的代表们并没有准备节目,此时我的技能就派上了用场——我担任了中英双语主持人,并唱了一首德国歌剧选段《笑之歌》。这次表演不仅救了急,也扩大了我的影响力。

此外,一个人还需要有较强的通过学习获取技能的能力。“我不会”和“我可以很快学会”可不一样。这会使你能够更全面地带好团队,使追随者更加信任和佩服你。不要以为领导人只管专业工作就可以,领导人注定要比他人付出更多的努力。

图1-3张萌与世界功能语言学创始人韩礼德教授夫妇、博导彭宣维教授合影

图1-4张萌主持2009年中国—新加坡工商领袖之夜

图1-5张萌代表中国青年参加国际青年交流会议(韩国)并演唱德国歌剧选段《笑之歌》

利益

领导人能否为追随者带来利益决定双方的关系构成。领导人有责任满足追随者物质与精神方面的需求。同时,领导人要重视追随者利益满足的多样化与方式的灵活性。

每个人的利益诉求不尽相同,但大家聚为一个团队,一定有某种共同的利益诉求。作为领导人要能为整个团队带来共同利益。只有共同利益存在,团队的存在才有必然性。这里,共同的利益与共同的目标有所不同。就好比一辆大巴车上的乘客都有共同的目标(目的地)但他们却无法组成一个团队,因为他们并没有共同的利益。与此相反,如果这辆大巴车上的乘客是国际医疗队的成员,他们共同奔赴一个地点进行医疗援助(职责),那么,这辆车的乘客就是一个团队,因为他们不仅有共同的目标,且有共同的利益。

因此,领导人首先要能预判团队的利益需求,继而要有能力实现这种共同利益。到全球青年领导力工作室里来的大学生们大多有三种需求:一是希望有收入;二是想要获得实践锻炼的机会;三是想在这里尝试学术研究。但我们大家又有着共同的追求——实现青年的共同价值。了解这一点,工作室会为家庭困难的大学生提供收入机会,为想到企业工作的大学生提供实习和培训的机会,为想要尝试学术研究的学生们组建科研团队。

共同利益与个人利益可能会有矛盾冲突的时候,比如为了开一个重要的会议,我可能需要某位成员加班,而他可能刚好有私事要处理,这时领导人就需要帮助协调共同利益与个人利益。

责任

领导人要为结果负责,必须承担风险,这就是领导人的责任。

图1-6张萌作为2008年北京奥运会火炬手在内蒙古赤峰市传递火炬

领导人承担的责任是多元利益主体、复杂多变的责任,可能在不同环境、不同对象和条件下不尽相同。领导人必须承认这一现实矛盾,清醒地认识到其间的关系,并且把对自我的责任、对团队的责任、对利益方以及社会的各种责任平衡好。

作为领导人,需要同时对自己和团队负责。对团队负责就是要支持每一位成员的发展;对自己负责首先要保证自己的身体健康。没有健康的身体,一切领导力都无从谈起。村上春树从1982年起开始跑步,30多年来每年参加一次全程马拉松,还参加铁人三项比赛。如此锻炼出健康的体魄,才能保证他高强度的写作工作顺利进行。

此外,领导人有责任保证自己的学习能力。只有自己拥有最新的知识结构,才能为团队领航。我一年读书不少于300本,正是为了坚持学习,不落后于时代。

图1-7张萌连续5年获得国家奖学金,作为国奖获得者,在人民大会堂发言

领导人需要对团队负责主要是指:对追随者的承诺负责;使追随者得到能力的提升;使每个追随者都有生活上的保障。我对每一位来工作室的青年都会做出切实的承诺,谈清楚你需要什么,而我又能支持你什么,绝不做不切实际的保证。工作室给学生们提供实践或科研的机会,为学生提供获得收入的机会,也都是在尽我作为领导人对团队的责任。

对自己的责任与对团队的责任之间有互动关系。对自己负责,保证身体健康和良好的学习能力,也是对团队负责;而对团队负责,使团队良性发展,自己才能获得更好的发展,这也是对自己负责的表现。

权力

领导人的权力可以让追随者完成其不愿意做的事情。中文的“权力”一词来自对英语power的翻译。power来自拉丁语potestsa或potentia,引申自拉丁语动词potere,意为可以做某件事。权力则指通过意志的运用以达到某种目的的能力。权力的使用,最大的好处是,当大家没有达成共识时或者有人动摇时,领导人依然可以推进计划。

古今中外的社会实践充分证明,领导人的权力来源大致有以下几种:首先是血缘关系,继承与世袭制是最佳例证;其次是成就影响,以往的成功事实让大家自愿接受;最后,专业知识技能也是获得权力的一种方式。最常见的权力来源,是制度方式,例如任命、产权等;另一种方式,就是在特殊情况下,例如危险时刻,有人挺身而出成为领导人,从自然灾害等事件发生中得到权力,以及用暴力获得权力。权力可以区分为正式的权力以及非正式的权力。

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