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书网

奇书网>中土佛学大师著述选刊 > 第二节 永嘉玄觉的禅学思想与二十八祖说的缘起(第3页)

第二节 永嘉玄觉的禅学思想与二十八祖说的缘起(第3页)

李华和独孤及都以神秀北宗为禅宗正统,二人所作碑铭都提到二十八世(二十九世),这是否由于此说创自于北宗呢?出自争夺法统的需要,南北二宗都有可能提出西土传承说以表明自己的正统地位,但从现有资料来看,神秀一系并未明确提到西土传承,向上宗承只追溯到菩提达摩而已,于下则至少认为在五祖以后出现了神秀、法如、惠能、老安等并传的局面。法如一系则似乎得到过西土传承,据《金石萃编》卷六载《法如禅师行状》,法如一系引《禅经序》建立了最早的西土祖统说,此说为神会所演袭而成为西土八代传承说,但这与二十八代说相距甚远,若法如一系早就提出了二十八代说,神会就不会提出荒谬杜撰的八代说了。

作于大历九年(774)之后的《历代法宝记》是否最早创立了此说呢?从争夺法统的意义上来说,保唐一系这么做并无道理,因为其书承认惠能为第六祖,认可了南宗的正统地位,只是在传法袈裟上大做文章,认为惠能传法袈裟后被武后请去,又转赐给智诜,如此禅宗正统又转到了保唐系。其说曲折,难以为信。另外,其二十九代说的后几代乃截取神会八代说后四代,显然是兼取八代说而成的,并非原初的二十八代说。其说与敦煌本《坛经》及神会后人所述大同小异,这是否意味着出自神会一系呢?神会至其终老一直坚持八代说,其弟子于其卒后不久便改变师说,改立二十八代说,于情于理都说不通。何况如果神会弟子觉得八代说不对,改立二十八代说,就应该创立一个比较圆满的西土二十八代传承,为什么又截取神会八代说中的后四代,而不顾舍那婆斯就是商那和修、优婆崛就是优婆鞠多的事实呢!

从敦煌本《坛经》来看,其前二十三代出自《付法藏传》,但由于它把末田地亦列入法系(同八代说),为了凑成二十八之数,就只有将弥遮迦、婆须蜜多都删去了,更有可能的是,为了不使前代的婆须蜜多与后世的须婆蜜(一如神会之误倒)相重复,就只能舍去婆须蜜多,加进末田地。一方面要凑成二十八之数,一方面又要兼用神会八代说,也就只能不取弥遮迦,以弥补师子以后多加一代的偏差。其说勉强造作之状甚明,可见绝非原初的二十八代说。

今明二十八祖说始传自六祖惠能及其弟子玄觉,足可破除自古以来关于西土传承的种种异说,直所谓赫日一出,霜雪尽消;甘霖乍施,百草润泽。只是丽天之明,难为生盲所见;龙象蹴踏,非是羸驴能堪,致令先圣至言,存疑于今;西土传承,不明于昔。今细审诸说,妄陈管见,望学者正之。

[1][日]柳田圣山:《胡适禅学案》,246~248页,台北,正中书局,1975。

[2]大正藏,48册,387页下。

[3]杜继文、魏道儒:《中国禅宗通史》,178页,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1993。

[4](宋)志磐:《佛祖统纪》,第10卷,见大正藏,49册,202页中。

[5]杜继文、魏道儒:《中国禅宗通史》,169页,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1993。

[6](唐)刘禹锡:《牛头山第一祖融大师新塔记》,见《中国佛教思想资料选编》,第2卷第4册,376页,北京,中华书局,1981。

[7]石峻等编:《中国佛教思想资料选编》,第2卷第4册,358页。

[8](唐)普济:《五灯会元》,第2卷,94页,苏渊雷点校,北京,中华书局,1984。

[9]《卍新纂续藏经》,第58卷,3页下。

[10]《卍新纂续藏经》,第58卷,3页下、4页上。

[11]《卍新纂续藏经》,第63卷,61页上。

[12]《卍新纂续藏经》,第63卷,22页下。

[13]《卍新纂续藏经》,第68卷,10页上。

[14]《卍新纂续藏经》,第68卷,13页上。

[15]《卍新纂续藏经》,第68卷,13页下。

[16]《卍新纂续藏经》,第68卷,15页上。

[17]《卍新纂续藏经》,第68卷,15页下。

[18]《卍新纂续藏经》,第68卷,16页上。

[19]《卍新纂续藏经》,第68卷,20页中、下。

[20](唐)普济:《五灯会元》,第4卷,214页,苏渊雷点校,北京,中华书局,1984。

[21]《卍新纂续藏经》,第68卷,26页中。

[23]《卍新纂续藏经》,第68卷,29页下。

[24]杨曾文:《新版敦煌新本六祖坛经》,277页,北京,宗教文化出版社,2001。

热门小说推荐

大明第一臣
青史尽成灰大明第一臣
...
民国奇人
南无袈裟理科佛民国奇人
...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