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书网

奇书网>影像中的生死课 推荐电影 > 当我们拥有这么多的问题(第2页)

当我们拥有这么多的问题(第2页)

·为什么让妇女儿童先走?这样做公平吗?能让更多的人活下来吗?

生死关头是什么影响人的选择:

·人在面对死亡时的行为和日常行为有什么不同?如果有落差的话,是什么造成了落差?

·以什么样的姿态来面对死亡才是更好的选择?

·有些人平静地死去了,如何拥有平静死亡的力量?

·原则和责任是否是重于生命?

·信仰是否可以缓解对死亡的恐惧?

·在生死关头需要道德吗?

其他:

·占用妇女儿童存活机会的男人们如何度过余生?

看到学生拥有这么多的问题,我对他们表示了恭喜。我相信他们也会惊讶,和过去相比,我们现在怎么变成“问题青年”了?

哈哈,他们还不知道,列出问题清单是我下的钩子。在此之后,我要让他们自愿上钩,来探索这些问题。我请学生组成3至5人的小组,从清单中挑选出想要在期末作业中讨论的一个问题,然后花一点儿时间头脑风暴,分析这个问题涉及哪些学科或文化领域,并可以围绕这个问题制作思维导图。

因为我上的是公共选修课,我的学生来自不同的专业,平时要碰面并不容易,因此我才给他们一点儿课堂时间,为完成小组作业进行初步的准备。我对这份期末作业的要求是:

1。每个人都要参与到讨论对话中。

2。无论小组成员对观点是否有分歧,讨论中都进行了多次质疑。

3。讨论涉及了不同的角度和层面,如操作性的层面和理念性的层面。

4。能够用不同学科的理论或概念进行说明、解释。

5。讨论可以取得共识,亦可以保留不同。

6。可以用有创意的方法进行。

在几轮的教学中,我深感大学生非常缺乏思维方式和讨论交流的基本训练。大学前的教育,让他们更习惯于“海绵式思维”,而非“淘金式思维”。所谓海绵式思维,就是像海绵一样吸收外部世界的信息。这种吸收往往是被动的,过程中不进行质疑,很容易把别人的观点当作自己的观点,成为他人的思想奴隶。而淘金式思维,是在获取知识的过程中,与知识展开积极的互动,不断提出问题并思考问题的答案。在这个过程中,充满自主性、好奇心、批判的眼光和理性的思考,以寻求更好的结论。[2]

我认为,“批判性思维”“公共说理”之类的课程应该成为大学生的必修课。但现在,能够为大学生开设这方面课程的学校非常少,我自己也一时没有能力来为学生提供系统的训练。我能做的,就是在生死学课程中努力加入一些相关训练,让学生去体验不同于知识灌输的学习方法吧。

期末作业布置下去了,我就好像撒了网的渔夫,等待着起网的那天。学生们交上来的作业是条活蹦乱跳的大鱼,还是条气息奄奄的小鱼?在没有起网前,我只有等待,并且积蓄精力,因为起网之后,我还有许多的事情要做。我会在每个小组交来的讨论记录中进行点评,然后为小组写出评语。我的点评重点不在观点,而在讨论的进程。例如,在讨论中,谁提出了新鲜的观点或不同的视角,让讨论得到了横向或纵向展开?谁对他人的观点给予了反馈(包括质疑和赞同)?谁又在他人的观点之上进行了补充和深化?谁会不断梳理、总结已经形成的观点,避免讨论来回打转或在同一层面停留……我想,这样的点评,可以帮助学生看到自己的特质如何在讨论中发挥作用,如何为小组做出贡献,有更多的自我认同;同时也帮助学生了解小组讨论与个人思考的不同功能,以及高质量的小组讨论是如何产生的。

就把我给学生期末作业的一些评语,放在后面作为附录吧。

热门小说推荐

大明第一臣
青史尽成灰大明第一臣
...
民国奇人
南无袈裟理科佛民国奇人
...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