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2000年底,中央和省级电视台全都有节目上了卫星,有约50套节目落地,使电视覆盖方式发生了质的变化,即省台节目由区域性覆盖发展为交叉性覆盖,带来了整个电视行业的竞争。
借助卫星,1992年10月,中央电视台第四套节目上天,成为中国第一个国际卫星电视频道,覆盖80多个国家和地区。1993年8月,与美籍华人合办美洲东方卫星电视,每天播出12小时中国节目。2000年9月,中国第一个面向全世界英语观众,全天24小时不间断播出的英语频道(CCTV-9)正式开播,通过卫星覆盖全球98%的陆地和海洋,从此世界可以用英语直接聆听来自中国的声音。
2。有线电视
我国于20世纪60年代初开始研究有线电视技术,并很快取得一些成果,在全国一些地方开始推广使用。有线电视也叫电缆电视或闭路电视,在我国主要分为三种类型:(1)转播型,主要利用共用天线接收无线电视台的信号,通过导线传送到各家各户;(2)放像型,除了收转无线电视台的节目外,还能自己放录像节目;(3)自办节目型,除收转无线电视台节目和自放录像外,还有自己办的节目。1994年后,(1)、(3)两种类型成为扶植的重点。
中国有线电视的大发展是在20世纪90年代。从1992年开始,行政区域性的有线电视台开始联网,各大中城市开始建立有线电视台,这些有线台与无线电视台开展合作和竞争,并力图平分秋色。1992年5月,北京有线电视台率先在全国建成试播,此后,上海、无锡、广东等省市有线电视台先后成立。截至1995年底,全国有线电视台发展到1200多家,入网观众达4000万户,近2亿人口。
从1996年开始,有线电视的全国联网工作开始。1999年8月,国家有线广播电视干线传输网一期工程完成了光缆干线的铺设。2000年底,全国有线广播电视网络基本形成,有线电视用户达到8476万户,就用户数而言,居世界首位。
卫星技术的发展和有线广播电视网络的建设,形成了“天地一体,星网结合”的广播电视节目覆盖新格局:卫星电视节目进入地面有线电视网,通过有线电视网输送到亿万家庭。我国电视传播技术迈上了一个新台阶。
3。电视节目更精彩
普通观众对我国20世纪90年代电视事业发展的最直观的感受就是:电视更好看了。
新闻节目的改进有目共睹。1993年开播的上海东方电视台首倡电视新闻的滚动播出;1995年5月5日,中央电视台开办了早6点新闻;1996年1月1日,《新闻联播》自20世纪80年代由胶片直播改为录像带录播后首次恢复直播。这些做法,使新闻的次数增加,时效性大大增强。
1993年5月1日,中央电视台新闻杂志栏目《东方时空》开播,在运作方式上大胆改革,探索了人员聘任制、节目经费承包制、栏目管理制片人制等电视管理体制的新路子。新的机制推动了栏目建设,此后开播的《焦点访谈》《实话实说》《新闻调查》等一大批栏目都采用这种运作方式,取得了很好的效果。这些节目收视率很高,在我国电视行业引起很大的震动。
科技的发展使电视能全方位、多角度同步报道重大事件。中央电视台对1997年的长江三峡大江截流和香港回归、1999年的国庆50周年阅兵和澳门回归都做了大型直播,一些地方电视台也对本地的重大新闻事件进行了现场直播。
1990年《渴望》的热播,促进了电视剧的大发展。1994年,我国制作电视剧6000集,1995年突破一万集,成为世界上制作电视剧最多的国家之一。
1995年11月30日,广电部电影局与中央电视台合作,开通了电影频道(CCTV-6),电影艺术借助电视的传播优势,走进千家万户。
4。电视走入市场
1992年邓小平的南行讲话掀起了中国经济发展的新**。当年6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第三产业的决定》明确指出广播电视属于第三产业,为电视产业经营的发展创造了一个良好条件。
1991年,电视广告首次跃居中国四大广告传媒榜首,当年广告收入突破10亿元。1992年突破20亿元,比前一年增长105。4%。而到了2000年,电视广告营业额达到168。9亿元,仅中央电视台就超过50亿。广告收入稳居电视产业第一经济支柱的地位。
20世纪90年代电视节目的经营起步了,电视剧市场基本形成。上海国际电视节、四川国际电视节、北京国际电视周以及原广电部社管司牵头举办的电视节目交易会都有很多电视节目进行交易。
电视产业经营努力与资本市场联姻,进行资本运营。1992年8月,上海广播电视局成立东方明珠股份有限公司,向社会募集资金5。74亿元;1996年,由中央电视台所属的中国国际电视总公司控股的中视基地集团股份公司获准上市;1999年3月,湖南电广实业股份有限公司在深圳招股上市。
进入21世纪后,面对社会变革和科技进步,面对国内外日益激烈的传媒竞争,中国电视积极应对,大胆探索,采取了一系列的改革措施。电视在人们日常生活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1。网台分离,有线无线合并
1999年,原国家广电总局(1998年3月由原国家广电部调整更名而来)推出了地(市)县广播电视播出机构职能转变,有线电视网、台分离,有线台和无线台合并的重大举措。2000年以来,有线电视不办节目而专门负责传输。到目前为止,全国基本完成了网台分离,有线无线合并。
2。集团化运营
2000年12月17日,第一家省级广播影视集团——湖南广播影视集团在长沙正式挂牌成立。该集团按照资源重新配置的原则,实施有线台和无线台合并、电台和电视台联合,电影、报纸、物业、产业整合改制。此后,山东省广播电视总台、上海文广集团、北京广播影视集团、江苏省广播电视总台、四川广播影视集团、浙江广播影视集团也先后成立。
2001年12月6日,中国广播影视集团在北京成立,资产214亿元人民币,年收入114亿元,员工2万人,但各种机制的理顺,集团化、现代化的运作未能如愿,后解散。
3。民营资本介入电视播出平台
民营资本进入有线频道的经营,制作和播出节目,在20世纪90年代后期就有了,但规模较小,一般只是城市电视台频道的部分时段,或者非重要的有线频道。但21世纪初,民营资本全方位介入了省级卫星频道的经营,2003年拥有民营资本成分的保利华亿传媒参股50%旅游卫视股份,对原有制作机制和节目进行了大刀阔斧地改进,并于7月5日正式改版播出。
4。数字电视的发展开始起步
2003年9月1日,我国在北京正式试播了数字电视频道。随后,上海、沈阳等其他几大城市的部分居民也开始收看数字电视节目。按计划,2005年,卫星传输全部实现数字化;到2010年,地面接收基本实现数字化,数字电视接收机得到普及;到2015年全国停止模拟电视的播放。但数字化的进程并不是一帆风顺的,比如2003年100万数字电视用户的目标并没有实现,只发展了40多万户。但无论如何,数字电视产业的进程将是电视媒体又一次革命性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