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书网

奇书网>影视概论教程课后答案 > 二世界电视剧概况(第1页)

二世界电视剧概况(第1页)

二、世界电视剧概况

(一)美洲

1。美国

自1928年美国通用公司试播了《女王信使》以后,电视剧在美国迅速登上了历史舞台。早期播出的实验性戏剧,剧本大多是从百老汇戏剧或经典戏剧中移植的。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全美各大广播公司都建立起全国性电视网,戏剧节目占据了非常重要的地位。1947年5月,NBC推出了美国第一个直播电视剧栏目《克拉福特电视剧场》,开始播映《双门》等,到1958年停播前共制作了650部直播剧。20世纪50年代美国电视剧迅速发展,直播方式被看作是电视剧的优良传统。

随着磁带录像技术在1956年进入市场,以及电视在美国的进一步普及,直播形式的电视剧基本消失。进入20世纪60年代,日间肥皂剧和情景喜剧都改为多机拍摄、现场切换的录制方式;此外情景喜剧和用胶片摄制的各式系列剧,逐渐成为晚间电视的主打节目。美国电视的播出完全是栏目化的,晚间黄金时段一般主要播出各档电视剧,而且基本上是系列剧,在每周定时播出、以标准时长在整点时间开播;这些晚间栏目化的电视剧,因其能获得稳定的高额广告收入而成为商业电视网的主打内容。白天播出的日间肥皂剧也同样受到重视,虽然单价广告费用不高,但制作成本低,总量巨大,也能带来非常高的商业利润。是否有较高的收视率,是美国广告商决定节目广告价格的唯一标准,也是电视剧是否能存活下去的决定因素。

美国的电视节目是按类型划分的,每一种类型的节目都要遵循一定的基本模式。按照制作方式来划分,美国电视剧可以分为直播型和录播型两大类;从叙事结构看,美国电视剧又可分为单本剧、系列剧、连续剧和肥皂剧。美国现存的直播型电视剧,主要包括日间肥皂剧和情景喜剧。栏目化播出的特点,使得美国的电视单本剧习惯于放在某一个固定栏目中播出,比如50年代的《克拉福特电视剧场》中的直播剧,或者《CBS周日影院》中的电视电影。由于一次播出的特性难以培养稳定的观众群,不能保障广告效益,所以在美国电视上,除开电视电影外,难以见到其他样式的电视单本剧。

(1)肥皂剧

肥皂剧(SoapOpera)分为日间肥皂剧和晚间肥皂剧,是具有美国特色的电视连续剧。它以开放式的结构把故事没完没了地讲下去,可以延续几十年之久。肥皂剧最早指20世纪30年代美国经济大萧条时期由一些肥皂制造商赞助的广播剧栏目,它们以简单的公式化情节和浅薄的浪漫故事风靡一时;50年代后,这种样式成功地移植到电视上,从1937年就开始播放的广播肥皂剧《指路明灯》于1952年移入电视后,至今仍在播出,成为迄今为止历史最悠久、篇幅最冗长的日间肥皂剧。

日间肥皂剧是美国具有广泛群众基础的一种电视娱乐形式,从内容、结构到制作体系、制作方式都体现出商业电视的原则和特点,始终是美国商业电视的基本收入来源之一,并对其他类型的美国电视剧影响深刻。晚间肥皂剧、微型连续剧、情景喜剧以及情节系列剧,无不从日间肥皂剧的制作生产中得到借鉴和启示。

日间肥皂剧的观众定位是18~49岁的家庭妇女,在上午11点到下午2点播出,通过慢节奏,不断重复类似家庭主妇日常生活的有关情节,使用闪回、重复对话等方式重复重要信息,以抓牢老观众、吸引新观众。根据广告插播的需要和每周5集的周期,形成了固定的节奏。日间肥皂剧现在也开始吸引越来越多的男性观众和年轻人,尤其在大学生中很流行。ABC制作的《总医院》和《都是我的孩子》,CBS的《年轻好动的一代》,NBC的《我们生命中的日子》都赢得了年轻观众的喜爱,收视率很高。

归纳起来,日间肥皂剧大概有以下特点:场景少、成本低,情节具有连续性,依靠悬念吸引观众,观众可以猜测剧情的发展;情节设置具有高度公式化倾向,内容大多表现普通人日常生活中的事件,主要涉及家庭中的情爱与暴力、反映家庭中人际关系的相互作用,属于角色善恶分明的道德剧;戏剧性的情节和类型化的人物必不可少;动作少对话多,故事主要靠人物对话来展现,适于通过调频收音机收听。有些剧目虽然制作粗糙、内容肤浅,但也真实展现了现实生活中存在的性、毒品、家庭暴力等社会问题。和黄金时段电视剧相比,日间肥皂剧真实性更强,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反映美国社会发展的潮起潮落,成为认识美国当代大众文化的一面镜子。

随着英国移植过来的微型连续剧的播出,晚间肥皂剧也开始在美国电视荧屏上出现,一般在晚间黄金时段以每周一集的频率在演季期间(美国商业电视台以每年9月中旬至第二年4月下旬这段时间为一个演季)播出,每年播出二十几集。与日间肥皂剧相比,晚间肥皂剧不论在故事节奏、技术质量、可视性以及题材上都有很大的区别,成本较高、质量较好。一般来说,晚间肥皂剧多用胶片摄影机多角度拍摄,有影视明星加盟,并且在内容上多以豪门巨富为表现对象,反映富豪家庭内部的勾心斗角。

20世纪80年代,描写得克萨斯石油大亨家庭内外恩怨情仇的《达拉斯》传遍全球90多个国家,引导出晚间肥皂剧的一个新时代。以《达拉斯》《鹰冠庄园》为代表的晚间肥皂剧,在欧洲乃至全世界造成了巨大影响,以至于欧洲、澳大利亚和加拿大纷纷制作自己的晚间肥皂剧以抵御美国的文化帝国主义。富豪精英们的奢侈生活,给生活在美国经济衰退时期的观众以心理补偿,同时金钱买不到幸福的神话也给普通民众以精神安慰,这大概是当时晚间肥皂剧风靡一时的原因。20世纪80年代末随着经济形势的好转,晚间肥皂剧的收视率一路下跌,随着《达拉斯》1991年演出结束,晚间肥皂剧告别了美国电视荧屏。

(2)系列剧

目前美国播出的系列剧,主要包括情景喜剧和普通情节系列剧两大类。每周都在固定的时间段播出一集,每一集基本上独立成章,方便新老观众随时观看,这成为美国电视节目的重头戏。20世纪80年代以来,一些弹性叙事的系列剧中加入了许多连续性因素,一些人物和事件的发展线索可能在多集中延续,但总体上仍然属于系列剧范畴。

情景喜剧也移植于早期的广播节目样式,是一种30分钟(包括插播广告的时间)的系列喜剧,以播出时伴随着现场观众(或后期配制)的笑声为主要外部特征。自1947年第一部电视情景喜剧《玛丽·凯和琼尼》开播以来,美国情景喜剧就成为电视宠儿,获得了持久的艺术生命力和巨大的商业成功。20世纪50年代开播的《我爱露西》(1951—1961年播出)引起轰动,成为情景喜剧的经典之作,露西的故事贴近生活,反映了当时美国妇女的内心渴求,在保守主义盛行的20世纪50年代营造出一个标准的美国梦,创作者所确立的指导方针至今仍被沿用。

情景喜剧遵循着以下基本模式:主要角色和基本环境永远不变;每集都有自己的小标题,讲述一个独立成章的完整故事,各集间在人物关系和某些情节线索上多少会有一些连续性;定位在普通人的日常生活场景中,生活冲突引发故事的喜剧性,情节比较简单易懂;在同一剧集中,各集的情节线索模式相同,要么单线索叙事,要么复线索叙事,不能随意变更;剧中人物一般分为三大类,包括常规角色、辅助角色和客座演员出演的临时角色;以对话为主体内容,依靠对话来推动情节的展开、冲突的激化并制造幽默笑料;一集戏里通常只有四五个(或更少)场景,主要是室内景,采取舞台剧的布景方式;每一集都分成约10分钟一节的两大段落,叫做“幕”,每幕又根据场景的转换或时间的变更分为三四场,而且一般在序幕、片头与第一幕之间、第一幕与第二幕之间、第二幕与尾声之间插播广告。

早期的情景喜剧往往维护传统的价值观念,20世纪50年代的情景喜剧被人称为“嗨——亲爱的——我回来了”节目,竭力推销白人中产阶级的幸福家庭之梦。20世纪60年代的美国进入一个各种思潮风起云涌的动**不安时期,此时的情景喜剧仍以传统家庭喜剧为主流,逃避社会问题、粉饰现实,甚至出现了希望带领观众远离现实世界的魔幻喜剧,代表作有《娶个女巫》《马丁叔叔》等。进入20世纪70年代以后,情景喜剧开始切入现实生活揭示社会问题,题材呈现多元化趋势,内容涉及科幻、警察与犯罪、军营生活、战争等各方面,在幽默的氛围中进行尖锐的社会批评。比如反映单身职业女**的《玛丽·泰勒·摩尔节目》(1970—1977年播出)、反映保守主义观念与自由派思想冲突的《一家大小》(1971—1983年播出)和直接针砭越南战争的《野战医院》(1972—1983年播出)等,通过对现实生活的深入展现,把20世纪70年代的情景喜剧推向顶峰。《一家大小》开创了现实主义情景喜剧的先河,第一次打破了电视情景喜剧中的传统禁忌,表现了种族歧视、劳资冲突、同性恋、妇女解放等“不宜表现”的内容,在社会上反响强烈,先后获得21项美国艾美电视学院奖。20世纪80年代的情景喜剧出现了向传统回归的趋势,最受欢迎的《科斯比节目》讲述了一个黑人家庭的故事,为黑人塑造了正面形象,使其乐融融的家庭温情喜剧再次成为主流。面对家庭模式的变化,一批或表现离婚妈妈组成的家庭,或涉及单身父亲家庭的、以非传统家庭为背景的情景喜剧走上荧屏,具有鲜明的时代特色。

20世纪90年代的情景喜剧在数量上进入一个新的繁荣期,它们占据着大量晚间黄金时段,既有《欢乐一家亲》《老友记》等传统情景喜剧,又出现了颇有后现代意味的新型喜剧。后现代喜剧不再宣扬传统道德和价值观,不再描摹幸福家庭美景和美好人际关系,而是通过日常生活琐事衬托生活的乏味无聊,消解生活的意义,精彩的幽默和辛辣的嘲讽常常直接指向生活意义本身,具有灰色幽默风格。90年代最成功的情景喜剧以《辛菲尔德》为典型代表,该剧没有严肃主题也没有中心情节,每一集讲述的都是一些鸡毛蒜皮的小事,按主演的说法,这部戏的话题“什么都不是”,对于厌倦了电视上严肃话题的观众而言,“什么都不是”正是一种吸引,该剧始终把注意力集中在都市生活中“不幸的快乐”上,启发观众对生活的敏锐直觉。讲述六个客居纽约曼哈顿的青年单身汉的情感生活、事业起伏的情景喜剧《老友记》(1994—2004年播出),2004年5月结束播映,播映的全国广播公司估计当晚有5000万观众收看。该剧连续5年排在情景喜剧收视榜的首位,成为NBC电视网的王牌节目。最难得的是,它叫座又叫好,从1994年首播至今,一共获得了55项艾美奖提名。六个具有典型美国人性格的年轻人,上演了一出出既有生活原生态展示又有异想天开情节的美式幽默喜剧。

情节系列剧题材广泛。20世纪五六十年代早期是西部片独领**的时期;60年代警察剧、侦探剧、科幻剧、奇想剧、医疗剧、冒险剧等类型纷纷出现;70年代的情节系列剧停滞不前;80年代开始出现反映社会问题的新型情节系列剧。1981年播出的警察剧《山街蓝调》,使情节系列剧出现转机。与传统电视系列剧相比,该剧在形式和内容上都有重大突破,采用“弹性叙事”。在戏剧结构上突破了每集故事绝对独立、人物关系永不发展的传统模式,让主要角色的故事线索在戏剧进程中有所发展,用更复杂的情节线索和各集之间的连续因素表现众多人物。这种革新样式,后来被《纽约警局》《急诊室》等许多优秀作品沿用。

早期的情节系列剧有30分钟的样式,目前多是60分钟一集。每集讲述一个独立的完整故事,可能还会有一条到若干条辅助线索,作为主故事的对比或补充,新型系列剧更具连续剧的色彩。在实际操作上,情节系列剧更喜欢处理具有动作性或强烈戏剧性的内容,犯罪和司法故事、医疗救治故事、除暴安良的侠义故事和漫无边际的科幻故事构成情节系列剧的基本内容。同情景喜剧一样,情节系列剧中人物也分为常规角色、辅助角色和临时角色三大类。绝大多数系列剧都是用35毫米电影胶片单机拍摄的,带有明显的电影风格。每一集情节系列剧都由“序幕(片头)+四幕主戏+尾声”组成,各幕之间插播广告。

(3)电视电影

电视电影是一种由电视业提出或批准创意,主要由电视业出资,用胶片拍摄(现在也由数字摄影机拍摄),专门为电视台制作,并在电视上首映的电影。20世纪七八十年代开始,美国几大主要商业电视网基本上不再播出好莱坞出品的影院故事片,而在自己的电影时段里专门播出主要由它们出资制作的电视电影。

为更适于商业电视网的栏目化播出方式,美国各大电视网一般都将电视电影安排在固定时段的固定栏目中播出,时长两小时(除去广告大约92分钟左右),没有技术结构方面的严格要求。美国一部电视电影的投资规模大约为500万至800万美元之间,高出一般的情景喜剧和普通系列剧一倍以上,但远远低于好莱坞商业片。制作技术及播放条件的限制,使得电视电影更注重叙事本身的趣味和台词语言的魅力,并逐渐形成了一套形式规范。电视电影较少使用场面辽阔的大全景,更倾向于使用近景、特写等景别;在剪接节奏上总体偏慢,单位时间内的镜头数量少于普通影片;在叙事方面更注重语言本身的叙事功能,并注意提高各种视觉叙事因素的清晰度;题材极少由剧作家原创,大都由流行的传记、小说、历史著作、报告文学或新闻报道改编而成,注重作品内容与公众热点的吻合。目前,美国最著名的电视电影制作和播出机构是HBO。

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