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书网

奇书网>影视艺术鉴赏选修课 > 第一节 影视艺术的题材与类型特质鉴赏(第2页)

第一节 影视艺术的题材与类型特质鉴赏(第2页)

19世纪中叶,人类进入了工业社会,随着蒸汽机的出现和英国“羊吃人”圈地运动的开始,血淋淋的原始资本积累将人们带入了一个前所未有的新时代。资本主义这个被马克思斥之为从头到脚每个毛孔都渗透着工人阶级血汗的社会怪物,从一诞生就显示出其强壮的生命,正是它,刺激了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导致人类社会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卓别林的喜剧片类型电影,如《淘金记》《城市之光》和《摩登时代》等,便是对这个社会的控诉。在他的电影里,工人生活在贫困之中,工人为了幸福,操作机器创造价值。然而,他们不曾料到,机器又将他们物化成机器,使他们变成了非人,人性的东西变得没有人性了,可以说,这是资本主义社会发展的历史写照。

在工业题材的影视艺术作品中,表现资本家贪婪的影片比比皆是。为了追求丰厚的剩余价值,这些工业社会的主宰者,不断延长工人的工作时间,大量雇佣童工和女工,工人们在极其悲惨的生活工作环境中挣扎。电影《资产阶级审慎的魅力》是一部表现资产阶级虚伪、奸诈、贪婪形象的政治寓言。在这部影片中,路易斯·布努埃尔用他大师般的天才艺术技巧,揭示了资本主义社会道德观念的伪善。电影《母亲》《码头工人》《一个女矿工》《子夜》《红色沙漠》是表现资本主义工业社会工人阶级悲惨生活状况的代表作,它们通过对工人阶级生存境遇的细致描写和深入刻画,说明了工业文明对现代人的深深戕害。尤其难能可贵的是,这些影片不同程度地表现了工人阶级由觉醒到斗争的心路历程。它说明,无论在一个什么样的社会,都必须以尊重人权、维护人权为最高道德准则,人类进入工业社会,不仅仅是为了创造财富,更为重要的是要改善人类的生存状态,它不仅仅要让资产阶级获得高额利润,而且要让工人阶级得到自己的合法权益。工业题材的影视剧中,也有一些表现工人阶级美好形象的经典之作,如《莫斯科不相信眼泪》《血总是热的》就揭示出了社会主义社会中工人阶级生活的两个不同侧面。前者通过一家面包厂三个女工的爱情经历和浪漫婚姻,揭示了在工人阶级当家做主的社会里,工人们为了获得生活中的一切,是怎样坚强自立的;而后者则通过一个工厂的改革,讴歌了社会主义社会工人阶级的大无畏精神。在我国,从20世纪80年代后至今,出现了一大批类似题材的改革电影,如《乔厂长上任记》《黑炮事件》《红土地画》《大工匠》《漂亮的事》等,它们对于促进我国的现代化事业发挥了巨大作用。

商业题材的影视艺术作品一直备受人们注意。这些作品或反映商海的波诡云谲和风云变幻,或反映经济大萧条时代、战争动乱年代、经济危机时期资本家的惨淡命运,或反映和平环境、改革开放环境中商业兴旺发达、商机奇妙无限的大好形势,或反映金融行业、资本市场企业大鳄、商业巨子、银行巨头尔虞我诈的无情利益争斗,或反映商海中的人性异化与扭曲,如《公民凯恩》《白银帝国》《珠光宝气》《银行家》《华尔街》《惊爆内幕》《魔鬼营业员》《沸腾空间》《感谢你抽烟》《弯曲的E》《酒店风云》《绝代商骄》《大时代》《创世纪》《珠光宝气》《流金岁月》《林家铺子》《汉正街》《下海》《乔家大院》《走西口》《闯关东》《大染坊》《因,父之名》等都是代表作。总之,随着人类社会进入后工业社会,商业交易频繁往来,这种题材的影视艺术作品会不断增加,并且会对人的审美观念产生深刻影响。

在影视艺术作品群落中,还有不少科学教育题材的作品。这些作品有反映知识分子、超人生活、玄秘现象的;有反映机器发明、科技发展和神奇能量的;有反映科技犯罪、科技暴力和人类末日的;有反映未来世界、不明物体和外星智慧的,有表现时空穿梭、星际航行和飞船生活的;有表现电脑空间、虚拟生存的网络战争的;有反映生物变种、异形怪兽和生态灾难的;有表现医疗事故、病毒感染和种群危机的。总而言之,这类影片包容性极广,代表作如《太空2001》《第三类接触》《银翼杀手》《异形》《飞越疯人院》《鸟人》《后天》《A面B面》《黑客帝国》《终结者》《我,机器人》《金刚》《第五元素》《2012》《科搜研的女人》《乡村女教师》《音乐之声》《天云山传奇》《一个都不能少》《一级恐惧》《非常24小时》《机器侠》《唐山大地震》《砺剑》等。

影视艺术题材很多,因角度的不同,划分的种类自然不同,还可以年龄为参照将其划分为老年题材、中年题材、青年题材、少年题材等,还可以性别划分,诸如妇女题材等凡此种种,不一而足,正由于此,对它的鉴赏内容也很丰富。但是,不管什么样的题材,都必须以给鉴赏者带来审美愉悦和深度思考为前提。

二、影视艺术的类型特质鉴赏

韦勒克·沃伦认为,“类型体现了所有的美学技巧,对作家来说随手可用,而对读者来说也是已经明白易懂了。优秀的作家在一定程度上遵守已有的类型,而在程度上又扩张它。”“类型研究的明显价值之一是这种研究能引起我们对文学的内在发展的注意”“很清楚,文学类型这一题目为研究文学史和文学批评以及它们二者之间的关系提出了重要问题。这一题目也在一个特定的文学发展的来龙去脉中提出了关于种类和组成它的独立单位之间、一个类别和多个类别之间的关系以及许多一般概念的本质等哲学性的问题”。[7]影视艺术中也是如此,将影视艺术作品根据其艺术表现技巧划分成若干种类型时,很容易抓住这些影视艺术的美学特质。关于影视艺术的类型特质,最初被提出是在影视艺术创作领域。好莱坞技术主义电影在其全盛时期,根据其生产管理的制片厂制度,制定出一种艺术产品的标准化生产规划,就是样式电影,即类型电影。正如莫纳科所说,“好莱坞全盛时代的巨头们经常关心的是他们所生产的影片的商品价值,他们宁愿生产互相相似的而不是互相不同的影片。结果,那些年代里生产的影片很少给人以独特之感。研究好莱坞,更多是从大量影片中归纳出类型、模式、惯例和类别,而不是注意每一部影片本身的质量”。实际上,看重影视艺术作品的类型创作价值并非是毫无意义的,根据审美心理学的有关规律,虽然,每个人都有艺术审美创新的需要,但更多的情况下,人们仍然强调要满足自己的审美思维心理定势,这就是为什么类型化的影视艺术作品历来深受观众喜爱的深层文化原因。

那么,什么叫影视艺术的类型呢?美国的M。格杜尔德等在《电影术语图解》一文中对其所下的定义为:“类型是由于不同的题材或技巧而形成的影片范畴、种类和形式。”我国电影理论学家邵牧君认为,“类型电影就是按照不同的类型(或样式)的规定要求创作出来的影片。[8]影视艺术鉴赏中的类型特质是指影视艺术鉴赏者根据一定的种类和形式,反映或揭示相同和相近影视艺术主题的一种审美方式,不同的人都有其喜欢的不同类型的影视艺术作品,每一个人都有自己喜爱的影视艺术类型。影视艺术的类型很多,M。格杜尔德等人曾归纳出影视艺术作品的75种故事片和非故事片类型,这里撮其概要,选择人们耳熟能详的影视艺术类型作以介绍,并对其进行概括鉴赏,当然,这些影视艺术类型是故事片类型的。

1。西部片影视艺术类型特质鉴赏

邵牧君指出,“西部片顾名思义是以美国西部为故事背景,以上世纪下半叶美国人开发西部荒野土地为题材的影片。因此,西部片是美国所有的一种影片样式,虽然后来在意大利也出现了西部片,但那纯粹是一种滑稽的模仿,以致得到了‘通心粉西部片’的谑称。”“西部片是最能说明好莱坞类型电影特点的片种,它也最能反映美国人的民族性格和精神倾向,所以特别值得我们注意”。[9]安德烈·巴赞也认为,西部片是一种“典型的美国电影”“是大抵与电影同时问世的唯一一种类型电影,而且近半个世纪以来经久不衰,充满活力”“西部片的奥秘不仅在于它那青春的活力,它必定包含着更深一层的奥秘:永恒性的奥秘。揭示这个奥秘在某种程度上就等于揭示出电影的本性”。[10]很明显,他们二人对西部片的评价是非常高的。

可是,西部片究竟有何特点?它是怎样引得人们的高度评价呢?根据邵牧君的研究,“如果用类型电影的三个基本元素来检查西部片,便可以看出它的基本情节总是极其简单的:善良的白人移民受到暴力的威胁,英雄的牛仔或执法者除暴安良。结局几乎总是群敌尽歼,报应不爽。”而且,他发现,“在视觉形象上,柯尔特连发手枪和温彻斯特来复枪在西部片里是不可缺少的武器,宽边帽、紧身裤、子弹带、彩色羽毛头饰……都是永不更换的。马、篷车、原始的火车是必定出现的交通工具或战斗配备。背景也是千篇一律的:荒凉的千里平原,尘土飞扬的沙漠,碑式的巨大山岩和峰峦起伏的群山。连镜头也有一定的格局:骑马的牛仔在遥远的地平线上出现;大群的印第安人骑着马在山头上列成一线,同山下平原上行进的骑兵队或篷车形成紧张对峙的局面……”他认为,“西部片实际上并不是历史的再现或西部生活的写照,而是反映了某种道德理想的神话或寓言,体现着善必胜恶的中心思想。”他以为,西部片中的正面人物已“成为美国人民崇尚坚韧不拔、不畏艰险、见义勇为、扶弱凌强的英雄精神的化身”。[11]但与此同时,他也对西部片中丑化印第安人,没有表现白人残害掠夺印第安人这一历史事实的做法,给予了深刻地批判。

邵牧君的分析是中肯准确的,西部片确实是一种程式的电影。影片将人们带入美国西部那壮丽的景色,被那些西部好汉传奇般的故事所吸引,自然就会产生一种心旷神怡的审美感觉,特别是在这些影片中还不断穿插着这些好汉们与生活**,但心地善良的妓女们的种种奇遇或浪漫故事,因而引得人们心旌摇曳,心驰神往。况且,这些影片融马技、打斗、枪战、追逐等动作性极强的画面为一体,具有极强的视觉冲击力,因而,理所当然地受到观众们的欢迎。从1903年鲍特导演的《火车大劫案》起,一直有票房价值极好的西部影片问世。一般来说,人们认为,《关山飞渡》《黄牛惨案》《红河》《正午》《原野奇侠》《搜索者》《血战七强盗》等都是西部片类型的代表之作。

2。犯罪片影视艺术类型特质鉴赏

根据邵牧君的研究,犯罪片的名称下“包括了西方电影研究所常常提到的几个类型:强盗片、警匪片、黑色片、侦察片、悚栗片等”。他认为,“犯罪片通常以城市为背景,以一桩罪案始末为内容,以一个犯罪分子(强盗、谋杀犯)为主要人物。”正像柯林·麦克阿瑟在《强盗片的形象图谱》中所介绍的那样,犯罪片的形象图谱中,有三点非常重要,“即演员的服饰和外表,城市的环境和三大现代工具——枪、汽车和电话”。在这种类型的影片中,无论是罪犯或警探,经过重新塑造,“变成了神话化的人物。他们一身是胆,神出鬼没,虽然罪行累累,却往往道德高尚,风流倜傥;无论怎样飞黄腾达,无往不利,其结果总是悲惨的,不是伏尸枪下,便是锒铛入狱。”他指出,犯罪片的出现,满足了观众的特殊审美心理,即“他们喜欢看到不法之徒在一个不公正的社会里哪怕是使用不法手段作出的反抗,而这类人最后不能幸存下来继续构成一种威胁平民安全的力量,这又使他们感到满意。好莱坞犯罪片正是由于有这种特点,所以一直极受欢迎,成为好莱坞电影的一个重要类型。”[12]

但是,犯罪片中有两种倾向须引起注意:一个是犯罪暴力问题。由于这种类型的影片大肆渲染非理性思想意识倾向,因而很容易对观众产生影响。根据阿·沃泽尔和盖·洛梅蒂的研究,“收看电视暴力和侵犯性行为之间的联系可以由以下任何一种情况产生:(1)收看暴力导致侵犯;(2)侵犯倾向导致收看暴力;(3)收看暴力与侵犯性行为都是某个第三因素所造成的,如年龄、性别、收入或家庭的社会经济收入水平。”他们认为,影视艺术中的暴力倾向有可能导致或诱发观众群体中某一类人的后续社会暴力行为的产生。他们在经过研究后确认,“电视收看程度与后继侵犯性行为有明确和正比的关系”,他们承认影视艺术中的暴力倾向会促成观众社会群体中侵略性行为的经常性发生,难怪他们对克赖顿梅克和鲍威的观点非常赞成,的确,“暴力是为了个人利益或满足,旨在伤害受害者并不顾社会的制裁而采取的有意的、反社会的、使人受痛苦的行为”。至此,便不难明白,青少年观众与青少年犯罪之间所存在的密切关系了。

3。灾难片影视艺术类型特质鉴赏

从20世纪30年代起,西方一些国家出现了一批表现大自然给人造成万劫不复灾难的类型影片。这种影片的特点是一方面冷静、客观、细致地表现自然灾难给人类社会所造成的毁灭性后果;另一方面表现人在不可抗拒的自然灾难面前所出现的慌恐心理及其行为;同时,还表现了人类面对灾难所表现出的团结、协作、集体逃生的智慧、勇气和胆量。“灾难片”一词大约在20世纪70年代才开始出现,有关人士认为,它是在世界电影市场不景气的情况下,电影制片商为了刺激观众的审美消费而特地设计创造出的一种类型电影样式。结果,这类影片果然掀起了电影艺术领域的轩然大波,引得观众的青睐和关注。目前看到的灾难片代表作有《海神号遇险记》《航空港75》《地铁遭难记》《摩天大楼失火记》《日本沉没》《新干线大爆破》《泰坦尼克号》《唐山大地震》《惊天动地》《妈妈别哭》等。

灾难片一般的叙事程式是:人们生活在美好的阳光下,一场灾难突然降临,人产生慌恐心理和行为,一部分人开始尝试逃生,经过努力,大部分人死亡,只有一小部分人躲过劫难。现在出现的灾难片场景通常选择在船上、火车上、飞机上或城市的某一街道。其主人公经常是一些爱冒险、不甘寂寞又有超群胆量的人,在与自然灾难的斗争当中,这些人所表现出的勇气和精神令人钦佩。与此同时,有的作品还夹杂有爱情浪漫故事做调味品。毫无疑问,在大众的眼中,灾难片是一种非常受欢迎的娱乐片,这种类型的影片刺激、过瘾,充分满足了观众的猎奇心理,而且其场面逼真,有惊有险,令人观之,拍案叫绝。

灾难片的美学特征是注重官能刺激和心理体验,其文化学内涵是表现了人对神秘的大自然所产生的敬畏和畏惧心理。它所揭示的主题实际上是一个伴随人类命运始终的历史文化命题,一方面,是人极力认识自然,改造自然,征服自然;另一方面大自然以其神秘莫测的超然力量一次又一次地与人类开着玩笑,并且无情地吞噬了人类的生命。从这个意义上说,这种类型的影片实际上是大自然取得胜利的影片,它通过大自然对人的征服,实现了大自然对人征服它的一种文化反讽。但是,大自然可以征服人的肉体,却永远无法征服人的智慧、灵魂和精神,总有一些人能逃出大自然的魔掌,而且其在灾难面前所表现的大无畏勇气,足以惊天地,泣鬼神,同时也不难看出,作为万物灵长——人类的确是最伟大的动物。

科幻片是科学幻想片的简称,又叫未来片。与灾难片一样,某种程度上,它是人类忧患意识与忧患心理的一种特殊表现,与灾难中大自然征服了人类不同,这类影片完全是人类在意念中征服大自然的美好向往和理想写照。由于它是科学幻想的产物,因此,一般来说,它从人类现有的科学成就出发,严格遵循科学原理,对未来世界作出幻想式描述。

科幻片可以说是一种人类超前征服大自然的文化寓言神话,由于它是科学思维的结晶,因而其中所描述的人类未来生活是令人信服的。其中所出现的各种新奇交通工具和生产生活用具,包括一些现代人想也不敢想的机器的出现,都让人觉得既合情又合理。再加上它本来是幻想的成果,因而给人提供了无穷的遐想空间,让人陷入对未知世界的憧憬当中。人们在科幻片中经常也创造出一些力量强大的人类公敌形象,在这类影片中,通常总会有一些掌握各种现代技术、装备的超自然邪恶力量形象,给人类社会带来灾难。于是,时势呼唤英雄,果然,一个个超人英雄诞生了。这些超人英雄以其所掌握的先进科学技术,以其所具有的先进科学思维,以其所具有的坚强勇气和精神,经过一番艰难考验,终于战胜了那些超自然邪恶力量。科幻片的出现是人类科学技术发展的必然产物,也是人类精神胜利的又一显著标志。

科幻片代表作有《未来世界》《超人》《星球大战》等,这些影片虽具有科学价值,但它毕竟不是科学产品,更不是科学影视艺术读物。相反,由于它的影视艺术本性,因而,仍然是艺术,是人类审美心理的美好体现,自然,它带给影视艺术观众的也只能是一种审美愉悦。科幻片是一种正在走向成熟的类型片,随着其阵容的不断壮大,或许,人们会看到影视艺术的又一轮世纪曙光。

5。肥皂剧影视艺术类型特质鉴赏

肥皂剧包括室内剧、家庭剧、院落剧等,指那些情节可以像肥皂泡一样膨涨的电视连续剧。英国影视艺术理论家彼得·康拉德认为:“与肥皂剧的冗长相伴随的是安慰和恐惧。肥皂剧中那种涤罪式的冗长而拖沓的节奏,无异于家庭琐事给人带来的厌烦,并使人在想象中摆脱它。这种形式的特征乃是它有能力填满任何长度的时间。”他指出,与舞台剧相比,“肥皂剧的原理恰恰相反,它不是用戏剧动作推动**和结尾的到来,而是尽量用冗长的说教延缓戏剧动作,尽量推迟结尾的到来。肥皂剧的确拖住了时间,不让它前进,在漫长的下午使我们安安静静消磨时光”。他说,“由于肥皂剧是随机应变的,所以它是个短暂的、稍纵即逝的世界。演员们很容易中途离开去做更为满意的工作,因此,就不能再写他们的戏了。有时让他们扮演的角色死去,而且还必须找到一个合乎情理的理由。有时则将他们所扮演的角色简单地处死”。[13]

电视连续剧《天才保姆》可以说是肥皂剧的代表作。在这部电视连续剧中,天才保姆与男主人公一家逗人发笑的生活情境令人印象很深,但是由于它的肥皂剧制作类型特质,因而观众们观后很少能回忆起其中的具体情节,当然更谈不上它对人的思想启发了。但是,这种情况在我国的电视剧创作中有所改观,《追妻三人行》《编辑部的故事》《三枪拍案惊奇》多多少少就融进去了肥皂剧的结构手法。但由于其结合我们中华民族的民族审美习惯,进行了合乎国情的艺术再创造,因而,其情节虽然像肥皂泡一样不断扩张,洗涤了人们的心灵。但又由于其用戏剧的手法,反映了严肃的思想主题,因而颇受观众的欢迎,既满足了观众消磨时光的审美娱乐要求,又给观众以思想启迪,从而起到了很好的艺术效果。

影视艺术的类型很多,除了以上常见的三种类型外,还有喜剧片、间谍片、推理片、恐怖片等众多形式,这些类型的影视艺术作品无一例外地受到观众的欢迎。正如美国影视艺术理论家T。贝沃特和T。索布夏克所说:“批评家们对‘类型片热’所持的贬斥态度并没使好莱坞感到烦忧。对于一个执着地追求最大利润的行业来说,类型片的制作过程成了降低成本的途径。在一部又一部的拍摄过程中,同一条西部街道或同一个中欧居民村广场可以被反复地使用。‘独特的’布景不必为每一部影片专门制作。因为公众似乎对某些类型片有所偏爱而对另一些并不喜爱,所以整个行业便集中力量推销那些已被证明受欢迎的类型片”。[14]

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