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书网

奇书网>文学理论新编 百度 > 三抒情与修辞(第2页)

三抒情与修辞(第2页)

说是寂寞的秋的悒郁,

说是辽远的海的怀念。

假如有人问我烦忧的原故,

我不敢说出你的名字。

我不敢说出你的名字,

假如有人问我烦忧的原故:

说是辽远的海的怀念,

说是寂寞的秋的悒郁。

这是一首在形式上相当奇特的诗。诗共八行两节,但第二节是第一节的重复,重复的形式是以一种逆向的形式进行的。正像我前文说过的,文字在纸页上占有一定的空间,我们阅读一首诗的时候,就是顺着这种文字的空间一行行地往下阅读的。在阅读这首诗时,我们发现自己的阅读进入一种循环的周而复始的状态,第二节其实是将第一节的每一行倒着重新阅读了一遍。这种逆向反复的诗歌结构在现代诗中恐怕是独一无二的。但是,这种独特的形式结构,在这首诗中并不是纯粹的形式游戏,我们可以说它是暗合处于恋爱中的人的独特的心理体验的。这首诗的第1~2行连用了两个“说是……”句式,是句式重复的例子,用“秋”和“海”两个意象来掩饰第3行中提到“烦忧的原故”。第4行用“我不敢说出你的名字”一句暗示整首诗的主旨:是与恋爱相关的一种烦忧的心理体验。如果这首诗仅到这儿为止,当然也不失为一首好诗,因为它也写出了处于恋爱中的人的细微曲折的心理体验。但是,我们可以说,第二节的逆向反复不仅增加了诗柔和优美的音乐性,而且使诗的主旨得到了加强,正是这种回环反复的形式,恰恰对应于诗人意欲描写的欲说还休的复杂的心理体验。

2。抒情诗与比喻

比喻,是借另一物来表现一物的语言方式。为分析的方便,人们往往认为一个比喻有三个要素:本体、喻体和喻词。本体指被比的事物,喻体指用来作比的事物,喻词指用来作比的词语。例如,英国诗人彭斯的诗“我的爱人是一朵红红的玫瑰”,“爱人”是本体,“玫瑰”是喻体,“是”是比喻词。这里的比喻关系建立在诗人对自己爱人的美由衷的赞美上。将“爱人”比喻为一种植物(玫瑰),如果光考虑这种植物本身的生物及其生存特点(如生命短暂,很快会凋谢),可能并不会真的令一个人感到欣喜,令人欣喜的是诗人通过比喻暗示了这样一种情感体验:你像玫瑰一样美丽,我是多么爱你。

比喻一般地被分为三种样式:明喻、暗喻和借喻。明喻是明确地用甲比方乙的比喻样式,其特征是本体、喻体和比喻词三个成分都出现。常见的比喻词是“如”“像”“似”“好比”和“疑是”等。暗喻(又叫隐喻)是不明确表示打比方而将本体直接说成喻体的比喻样式,其特征是本体、喻体和比喻词都出现,但比喻词往往由系词“是”代替“如”和“像”等,有时也用“变成”“等于”和“就是”等比喻词。像上述的“我的爱人是一朵红红的玫瑰”是暗喻,如果改为“我的爱人像红红的玫瑰”,就成了明喻。借喻是不用比喻词,甚至连本体也不出现,直接用喻体代替本体的比喻样式,像“玉鉴琼田三万顷,着我扁舟一叶”(张孝祥《念奴娇·过洞庭》)中直接用“玉鉴琼田”指称洞庭湖,实际还是一种比喻关系。

比喻在诗歌语言的使用中十分普遍,以至于有些西方理论家将诗歌语言直接称为比喻语言。古今中外的诸多诗歌都使用了比喻这一修辞方式。在中国古代诗歌中,使用比喻的诗歌比比皆是,宋代的贺铸写过一首词《青玉案》:

凌波不过横塘路,但目送,芳尘去。锦瑟华年谁与度?月台花榭,琐窗朱户,只有春知处。

碧云冉冉蘅皋暮,彩笔新题断肠句。试问闲愁都几许?一川烟草,满城风絮,梅子黄时雨。

这里用一连串的暗喻来形容“闲愁”之多,达到非凡的修辞效果,使“闲愁”这一抽象的心理状态成了一系列具体可感的物象,而且,这些物象还不是无意义的拼凑,而是共同组成一幅美丽的南方烟雨图。这种表达方式在古诗词中很多。像“离恨恰如春草,更远更行还生”(李煜《清平乐词》)以“春草”比喻“离恨”,并展开性地把春草界定为“更远更行还生”,用形象化的语言描述出了一种无法言明的心理状态。再如“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李煜《虞美人》)以“一江春水向东流”比喻“愁”,用一种有形的动态的事物(水的绵延不绝和浩**盛大)来比喻抽象的心理状态,将之写得具体可感。试想一想,如果一个诗人只是在一行诗中重复使用“很多很多”这样的描述性词语,即使是写上十个,也不如一个形象生动的比喻能够表达愁与恨的多与深。

当然,上述谈到的诗歌语言的修辞性,更多的是例举性的,而且似乎更适合传统诗歌。对现代诗来讲,情形会复杂得多。

【思考题】

1。华兹华斯的抒情理论主要包括哪些内容?

2。如何理解王国维的“境界”说?

3。与叙事文体相比,抒情文体有什么独特性?

【辅助阅读材料】

1。王国维。王国维文集(第一卷)。北京:中国文史出版社,1997。

2。叶嘉莹。王国维及其文学批评。广州:广东人民出版社,1982。

3。黑格尔。美学(第三卷)。北京:商务印书馆,1981。

4。M。H。艾布拉姆斯。镜与灯——浪漫主义文论及批评传统。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89。

5。H。G。布洛克。表现∥H。G。布洛克。美学新解。沈阳:辽宁人民出版社,1987。

6。厄尔·迈纳。抒情诗∥厄尔·迈纳。比较诗学。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4。

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