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用餐时满脸开花。在用餐过程中,吃完或喝完一口之后,特别是在准备与邻座交谈时,务必要用餐巾或纸巾先揩干净嘴角;如果吃得冒汗,则应随时用纸巾把汗擦干。
(6)咳嗽、打喷嚏、吐痰。在餐桌上咳嗽、打喷嚏、吐痰,是一种极为不自尊、不自爱的表现,它不仅不卫生,还可能污染环境、传播病菌,有悖于社会公德,破坏人们的食欲,令人厌恶。若实在忍不住,可用餐巾遮口,尽量轻声地清理一下嗓子,并向邻座致歉。如果不见好转,应到卫生间去处理一下。
(7)用餐时吸烟。在宴会上是不宜吸烟的,这一点并不需要明文禁止。在用餐时不吸烟,是对在座不吸烟者的尊重,也是为了净化空气、有利健康,使大家能够更好地用餐。
(8)当众“宽衣解带”。有的人在宴会上吃得开心了,就喜欢脱去外衣,松开领带,放松腰带,挽起袖子,敞开领口,这一系列的做法,不仅有损自我形象,还会失敬于人。
(9)在餐桌上整理发型或补妆。整理发型或补妆,应当餐前或餐后在化妆间、休息厅或洗手间内进行,若当众上演这一过程,只会显得自己轻浮、浅薄,而且还会妨碍他人。
(10)口含食物与人交谈。在餐桌上与别人交谈时,声音宜小不宜大,不应口含食物,边吃边说。讲话时嘴里若有东西,就难以让人听清楚,弄不好还可能会喷出饭渣,令人尴尬。原则上食物进口之后就不准再吐出来,因此吃东西应当一次一小口,这样在有人找您谈话时,就可以迅速咽下食物,去跟别人应酬。当对方口含食物时,也应避免与对方交谈。
(11)替人布菜。在用餐时,每个人想吃什么,想吃多少,都可以自己照顾自己,主人只要在口头上对来宾相劝即可,不必越俎代庖、替别人布菜,避免让别人勉为其难,因为如果主人用自己的筷子替人布菜,会影响卫生,实属不当之举。
(12)不断劝酒。宴会饮酒,主要是借酒助兴、表达友好和祝愿。无论祝酒、敬酒还是劝酒,都应点到为止,不能勉强别人。
(13)猜拳行令。若亲朋好友在聚餐时借猜拳行令祝酒兴,自娱自乐,未尝不可。但如果在正式的宴会上饮酒划拳,则会破坏宴会的气氛,非常不文明。
(14)以手替代餐具。不论是吃中餐,还是吃西餐,绝大多数菜肴均应用相应的餐具取用。在一般情况下,切不可直接下手抓取。遇到有些没见过的菜肴,若不知如何取用,不妨先耐心观察,看别人如何操作,然后效仿,以防出错。
(15)起身取菜。在有些大型宴会上,每张餐桌都很大,菜也很多,想吃自己够不到的菜时,可以请侍者或周围的人帮忙传递一下,再对他们道谢即可。千万不要起身够菜,更不要离开自己的座位,直接走过去取用。
(16)对食物挑三拣四。取用食物之前,应先看准目标,然后又快又准地把它取过来。不管取什么东西,只要自己的餐具夹住了,就不准再放回去。在公用的餐盘里,切不可对食物翻来翻去、挑肥拣瘦。
(17)餐具作响。在使用餐具时,应当小心谨慎、轻拿轻放,不要使其彼此之间无故碰撞。在吃西餐使用刀叉时,两肘应夹在腰部两侧,以控制动作的大小,不然就如同拉锯,既影响他人,又容易出声。
(18)用餐具指点他人。在与人交谈时,非但不宜吃东西,同时也应放下手中的餐具,准确地讲,是应放在自己面前的食盘上。筷子应当并排而放,勺子应当平躺,刀叉应当呈“八”字形摆放,不要把它们摆在公用菜盘上或插在自己的碗、盘之中,切勿一面与人高谈阔论,一面挥舞餐具。
(19)乱用餐具。不同的餐具在用法上都自成一套,在宴会上使用它们时,务必遵守成例。例如,使用筷子是为了夹取食物,而不可用来挑起食物;勺子只宜取用汤菜或流质食物,不宜用其舀菜;使用刀叉讲究左叉右刀;单独用叉子时,则只需用右手拿它等。
(20)“品味”餐具。在宴会上,餐具只能用以取用食物,切勿当众将其咂来舔去,或是长时间含在嘴里。
(21)同人抢菜。在取用食物时,不要不讲先后、不讲顺序,与人争抢。在他人尚未取好之前,避免与别人同时取用同一公用菜盘里的食物,万一出现同时取用的情况,也应当主动退让,示意对方先取。
(22)端着碗、盘用餐。在宴会上用餐时,应当用筷子、刀叉或勺子将食物送入口中,端起碗、盘吃饭或喝汤的做法是不允许的。除此之外,也不宜低下头趴到餐桌上去俯就食物进餐。
(23)捡食掉出的食物。出于卫生方面的考虑,掉到餐桌上、椅子上、衣服上或地面上的任何食物,都不可捡起来再吃。
(24)边走边吃喝。除非是参加准许边吃边走的酒会或冷餐会,在固定座位上就座就餐时,不许一边吃喝,一边走来走去。
(25)乱吹、乱搅汤菜或饮料。在餐桌上,有时会为用餐者提供热汤、热菜、热咖啡。如果太烫太热,可稍等片刻,或用勺子轻轻搅动一下,万万不可用嘴去吹、用勺子乱搅,或是用两个碗、两只杯子折来倒去。除了喝汤应用勺子舀食外,喝茶或咖啡时是不准用勺子舀食的。
(26)双手乱动、乱放。在餐桌旁坐定之后,最好安分守己地把双手放在餐桌边缘,或者放在大腿上,切不可将双肘支在餐桌上、端在胸前、抱在脑后、插在口袋里,或是随意扶在他人的椅背上,那样既不礼貌,也不雅观。在正式场合与他人一同用餐时,千万不要对他人或饭菜指指点点,不要掩口而笑或与人低语,也不要搔痒、摸鼻子、抓耳朵、玩弄餐具或双手在餐桌底下动来动去。
(27)在别人致祝酒词时表现得迫不及待。当宾主在宴会开始之初先后致祝酒词时,应目视发言者,静听其讲话。此时与人聊天、闭目养神等做法都会失敬于人。只有在宾主致完祝酒词、宣布开宴后,才允许赴宴者开始活动。
(28)不搭理别人。宴会既然是一种社交形式,那么赴宴者在有必要与他人进行交流时,不应该一言不发,这样表现得自己好像只是专门为吃而来,除了吃喝,对其他一切都漠不关心。在许多宴会上,主人往往把身份、地位相似的人安排坐在一起,有时还有意将素不相识者组织在一起,以便大家相互结识。对于这样的好机会,主动放弃实在可惜。在适当的时候,不妨主动找人攀谈几句,若有人找自己聊天,亦应友好回应;当别人对自己表示友好时,比如敬酒,应起身示意。
(29)谈话内容隐晦、不健康。在用餐时,所谈论的内容应当愉快、健康、有趣,倒人胃口的内容,绝对不要提及。比如,不要谈论死亡、疾病、凶杀等内容或令人厌恶的东西。
(30)非议饭菜。在任何宴会上,对于饭菜口味,都难免众口难调。遇上自己不喜欢的菜肴,不用即罢,千万不要告诉主人。当主人征求对饭菜的意见时,也应当好话多讲、不足莫提。对饭菜品头论足或拿它们与别处的饭菜比较,都会令主人难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