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书网

奇书网>外国文学史上册知识点汇总 > 二红与黑(第3页)

二红与黑(第3页)

“我还要请您帮个忙,夫人,我请求您不要看这张画像,因为这是我的秘密。”

“这是一个秘密!”德·雷纳夫人有气无力地跟着说。

虽然她生长在富贵人家,家人对财富感到骄傲,而且只关心金钱利益,但是爱情已经在她心中播下了慷慨的种子。因此,德·雷纳夫人不顾内心的伤痛,还是忠诚老实地向于连问清楚了情况,好去完成任务。

“这样说来,”她走开时对他说,“是一个小圆盒子,黑纸板做的,摸起来很滑。”

“是的,夫人。”于连急着要摆脱危险,紧张地答道。

她走到三层楼上,脸色苍白,好像要上刑场一般。更糟糕的是,她觉得不舒服;但一想到于连需要她帮忙,她又有了力气。

“我一定要拿到这个盒子。”她心里想,同时加快了步子。

她听见她的丈夫和佣人正在于连房里说话。还好他们马上走进孩子房里去了。她赶快掀起床褥,把手伸进草垫子里,但是用力太大,手指头擦破了。本来她一点疼痛都不能忍受,这次却连感觉也没有,因为手一伸进去,就摸到了光滑的纸盒。她一把抓住就走。

她没有碰到她的丈夫,总算放下心来,但是一波刚平,一波又起,这个盒子在她心中引起的恐惧,使她更加痛苦。

“这么说来,于连有情人了,我手里拿着的就是他情人的画像!”

德·雷纳夫人坐在套房外间的椅子上,妒火中烧。不了解人也有好处,莽撞反而会减轻痛苦。于连来了,他抓起盒子,没有道谢,没有说话,就跑回房去,点起火来,马上把盒子烧掉了事。他的脸色惨白,好像垮了似的,其实,刚才的危险并没有他想象的那么大。

“拿破仑的画像,”他摇着头,自言自语,“居然藏在我这个自称痛恨他的人房里!发现的人又是德·雷纳先生这样的极端保王党,这样恨我的人!更倒霉的是,画像背面的白纸板上,有我亲手写的几行字!一看就知道我是多么崇拜这个篡夺王位的英雄!而且每次顶礼膜拜,我都记了日期!就是前天还有一次呢。”

“我的名誉几乎要完蛋了,顷刻之间几乎名誉扫地!”于连自言自语,瞧着盒子烧掉,“而名誉是我的一切,没有名誉,叫我怎么生活!……况且,这是什么生活,伟大的上帝!”

一个小时之后,他感到疲倦,又可怜自己,心肠才不那么狠了。他碰到了德·雷纳夫人,就拉住她的手,从来没有这么真心实意地吻了一下。她高兴得涨红了脸,但几乎就在同时,她又妒忌得恨恨地把他推开。于连的自尊心刚刚受过伤,这时他又愣住了。他认为德·雷纳夫人不过是有钱而已,就满不在乎地放开了她的手,到花园里去了,他一边走,一边想:他的嘴边露出了一丝苦笑。

“我在这里散步,悠闲得好像时间都是我自己的!我连孩子们也不管了!这不又要惹得德·雷纳先生骂人了吗?那也不能怪他呵。”说着,他就跑到孩子们房里去了。

他喜欢那个顶小的孩子,孩子一亲他,也减少了他一点痛苦。

“这个孩子还没有瞧我不起。”于连心里想。但他立刻就怪自己,认为这样减轻痛苦又是软弱的表现。“这些孩子亲我,不是就像亲昨天刚买的小猎狗一样吗?”

第二部第四十一章审判

本地人会长期记得这个出名的案子。对被告的关心甚至引起了**:因为他犯的罪令人惊奇,但是却不残暴。即使残暴,这个年轻人也太漂亮了!他的前程远大,马上就要结束,更增加了人们的同情。“他会判死刑吗?”女人问她们认识的男人,从她们苍白的脸上可以看出,她们急着等待回答。

——圣佩韦

这一天到底来了,德·雷纳夫人和玛蒂德都提心吊胆。

全城反常的气氛更增加了她们的恐惧,就连富凯这条硬汉子也心情激动,沉不住气了。全省人都跑到贝藏松来看审判这个浪漫的案子。

几天以来,客店里就住满了人。刑事法庭庭长先生时常受到包围,大家向他讨旁听证;全城的仕女都想听听审案;街上还有人叫卖于连的画像,等等,等等。

玛蒂德手里有一封德主教大人的亲笔信,就是为了在这紧要关头派用场的。这位主教大人领导着法国的教会,掌握了任免主教的大权,居然屈尊请求宣布于连无罪。在审判的头一天,玛蒂德把这封信送给实权在握的代理主教。

会见之后,她泪流满面地走出来,德·弗里莱先生到底也把外交辞令撇在一边,几乎有动于衷地对她说:“我可以保证要陪审团怎么说。十二个陪审官负责审查你保护的人罪名能否成立,特别是有无预谋,其中有六个人忠于我的事业,我已经告诉他们,我能不能晋升主教,就要看他们的了。瓦尔诺男爵是靠了我才当上玻璃市市长的,他完全可以支配他的两个部下,德·穆瓦罗先生和德·肖兰先生。说老实话,这次抽签也抽上了两个非常靠不住的陪审官;不过,虽然他们是极端自由党人,在重大问题上,还是会听我的话,我已经请求他们投瓦尔诺先生一样的票。听说第六个陪审官是个非常有钱的企业家,又是一个非常喜欢说话的自由党人,他希望和国防部暗中交易,供应物资,当然他也不想得罪我。我已经转告他,德·瓦尔诺先生知道我的最后决定。”

“这个瓦尔诺先生是个怎么样的人呢?”玛蒂德放心不下地问道。

“只要你认识他,你就不会怀疑他为什么会马到成功了。他是一个胆大脸厚,说话粗鲁的人,生来就是傻瓜的头头。一八一四年他才走的运,我打算提拔他当省长。要是别的陪审官不照他的意思投票,他还可能大打出手呢!”

玛蒂德这才稍微放了一点心。

不料一波未平,一波又起,晚上还有一场争论在等着她。原本于连认为结局已定,不必多费口舌,他决定在法庭上不发言,以免这个不愉快的场面拖得太长。

“有我的律师讲话那就够了。”他对玛蒂德说,“我不愿意示众的时间太久。这些外省人恨我靠了你飞黄腾达,请你相信,他们没有一个不希望我判死刑的,虽然看到我上刑场,也许会假惺惺地流几滴眼泪。”

“他们希望你出丑,那倒是真的。”玛蒂德答道,“不过,我不相信他们心狠。我一到贝藏松,女人看到我的痛苦,都对我很关心;何况你的长相这样漂亮,什么人能不关心呢?只要你在法官面前一讲话,大家听了都会同情你的,等等,等等。”

第二天九点钟,于连从牢房里下来,到法院的大厅里去,法警好不容易才把挤在院子里的人群分开,让出一条路来。于连好好睡了一觉,这时非常冷静,他没有别的感觉,只是像个哲学家一样冷眼旁观这些眼红的观众,他们虽然心肠不狠,但会对判处死刑喝彩叫好。但是使他大为意外的是,他在人群走了一刻多钟,他不得不承认,群众看见他时,流露出来的却是温存体贴的同情。他没有听到一句恶言。“这些外省人并不像我臆想的那样坏。”他心里想。

一进审判大厅,建筑的高雅使他目眩。这是货真价实的哥特式建筑,精工细雕的小石柱琳琅满目,美不胜收。他简直以为到了英国。

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