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契尼
普契尼:意大利歌剧作曲家,出身音乐世家,1898年创作的《曼侬·列斯柯》使他一举成名,之后连续写出了《绣花女》、《托斯卡》、《蝴蝶夫人》,在第一次世界大战间写出三联剧《外套》、《修女安杰丽卡》和《贾尼·斯基基》,他的最后一部作品《图兰朵特》虽没有完成(后由阿尔法诺续完),也成为歌剧史上的一部杰作。
普契尼请求他同时代一位享有盛名的剧作家为他写一部歌剧剧本。这位著名的作家对当时默默无闻的普契尼说:“我是不会与您合作的,因为众所周知,一匹马和一头驴是不能同拉一辆车的。”
被冒犯的普契尼大为恼火,他尖锐地回答说:“大师,我完全理解您,您不会为这一个没有名气的新手写一个剧本;但尽管如此,我禁止您把我当成一匹马。”
普契尼是一个非常看重自己作品的音乐家,他把指挥演出自己作品的二流指挥家视为糟蹋者,甚至看作是他无法饶恕的敌人。
有一次在维也纳上演了他的《托斯卡》,这次拙劣的演出令他十分愤怒,事后这个可怜的指挥不仅没有自知之明,反而问普契尼满意与否。
“你懂意大利语吗?”大师问道。
“不,大师,很遗憾。”
“呐,”普契尼用意大利语继续说道,他热情地握住对方的手,脸上露出一种喜悦的表情,“在这种情况下,我只能告诉您,您是我遇到的一个最大的音乐傻瓜,一个流氓,一个废物,一个骗子,一个凶手—若是我们在意大利的话,我会就地把您杀死,就像卡伐拉多西[1]一样”。
说毕他躬了躬身,抽回他的手。那个指挥容光焕发。“我谢谢您,大师,”他喜出望外地说道,“我衷心地感谢您,我永远不会忘记您对我的褒奖。”
***
“我是一个狂热的猎人,”贾科莫·普契尼有一次这样说道:“猎取骨顶鸡(Wasserhühner)、一流的歌剧剧本……还是追逐女人的一个猎手!”
女人们也都认识到这一点,她们深知,这个创作曼侬、咪咪、托斯卡和乔乔桑[2]的男人,是一个值得爱的人,是一个享有盛誉的音乐家,还是一个温柔的有献身精神的情人。
不论是在罗马、巴黎,还是在纽约和伦敦,许多女人都在窥探他,可却是在维也纳,她们终于俘获了他。那些年轻妩媚的伯爵小姐,她们都可能是贝多芬从前爱恋的女人的孙辈,还有的是市郊小镇上的漂亮妞儿,这些人成群地围在大师住的布里斯托尔饭店四周,等待机会。
一天清晨,普契尼刚用完早餐,电话铃就响起来。门房报告说:“一位年轻的女人要来拜访您,大师。”
“她的名字?”
“她没有提到她的名字。”
“朋友,她漂亮吗?好,让她上来。”
一分钟后,普契尼的房门打开了,一个十七岁上下的少女走了进来。她的头发出奇地闪着浅褐色的亮光,优美鲜嫩的面庞流露出崇拜的光辉,她的天蓝色的眼睛像在说:“我在这里,接受我吧!”
她一句话不说,只是凝视着他。普契尼轻轻咳了一下,每当他感到窘迫时,他总是这样。随之他突然想到,他还穿着睡裤呢,连睡袍都没有披。他赶忙道歉,请这位年轻的女士先坐下,随即跑入卧室,着急地穿上他的深褐色上装,为他的洁白的衬衣仔细挑选了一条深红色的领带,还匆匆地梳了梳已发白的头发,在手上滴上一两滴葡萄牙香水,随后打开通向客厅的门。
面前的场景令普契尼,这位著名的作曲家,狂热的猎取女人的猎手目瞪口呆,他像生根似地动弹不得:年轻的少女竟然一丝不挂!她朝着大师面露微笑。
或许她误会了他刚才的突然消失,把这看作是一场幽会的先奏?或者她这是以一种惊人之举表明与其他女人的不同?普契尼猜不出来,他也不想去探究。他看着面前这幅迷人的景象,用微笑代替回答,并轻轻地咳嗽了一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