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书网

奇书网>乐海乐器有限公司官网 > 海顿(第2页)

海顿(第2页)

“这说明不了什么,”海顿的回答坚定而富有深意,“我的语言是音乐,整个世界都懂的!”

***

海顿的婚姻可不是特别幸福,他的妻子喜欢吵架,有着强烈的控制欲,而且喜好与海顿酷爱的音乐毫不搭界,到最后两人自愿分居。他的一个朋友有一天发现在海顿的书桌上放着一大捆没有开启的书信,在问及这些信的内容时,作曲家解释说:“这都是我妻子的书信,我从来没有读过。但这没有什么关系,因为她也从来不读我写的信。”

***

1759年,海顿被聘为维也纳莫尔岑公爵的音乐指挥,后来他很乐于讲述这样一件往事:

有一天,当我在演奏羽管键琴时,漂亮的莫尔岑公爵夫人俯下身来,以便能清楚地看清乐谱。这当儿她戴的围巾松散开来,我随即朝她**的乳沟深深地望了一眼。我的手指在键盘上一下子便完全胡乱地弹了起来,发出了少有的不协和音。

“海顿,怎么回事?您怎么啦?”

我非常庄重地回答:“尊敬的夫人,有谁看到这一景象时会不失去镇静呢?”

***

海顿在伦敦指挥他的一部交响曲的演出。听众都涌到乐池的栏杆四周,以便一睹这位作曲家的风采。这样一来大厅几乎空无一人,恰巧就在这当儿,厅顶的大型照明灯却由于固定处松动而坠落下来,正好落在此前坐满听众的地方。

海顿事后回忆这个突发事件时说道:“看来我的音乐确实有价值的,无论怎么说它挽救了不少人的生命。”

***

海顿的一个朋友向他抱怨自己变得老态龙钟,行将就木。作曲家回答他说:“我亲爱的朋友,我理解您的心情,因为我也不比您好多少。但您相信我,尽管日渐衰老,可一直还有机会活得更长一些。”

***

海顿1761年在埃斯特哈齐家族任职,1766年埃斯特哈齐宫堡建成时,他被聘为宫廷乐队长。当亲王把他的官邸从埃斯特哈齐迁往艾森斯塔特时,他依然对这座宫殿恋恋不舍,每年都有六个月的时间来此逗留,当然也要携同他的乐队全体成员。年轻的乐师只能把他们的家眷留在艾森斯塔特。

有一年,亲王把他留在埃斯特哈齐的时间延长了两个月,乐师们对此抱怨,要求海顿向亲王提出请求,给他们一个特殊假期。为了成全乐师们,天才的海顿提出要谱写一首交响曲,在他谱曲的过程中,乐师们不需要演奏,因此可以一个接一个收拾好他们的乐器,离开场地。

埃斯特哈齐公爵理解了作曲家的用意,于是允许他的乐师们回到艾森斯塔特家中。

那时演出海顿的这首交响曲直到今天仍然有一个别名:《告别交响曲》(即作品45,升F小调交响曲)。

***

海顿希望他的学生贝多芬在其作品Op。1钢琴三重奏的标题上写上海顿学生的字样。但贝多芬却对此不以为然,因为他一再说过,他从海顿那里什么也没有学到。

贝多芬陷入一种尴尬境地。他认为把第一部作品献给海顿是不可能的,他无法满足海顿这个愿望。于是他找到一个得体的办法:三重奏献给海顿,但却是他的作品第二号。

***

有一次海顿因事受到官方的传讯。那位传讯员根本不把海顿当回事,连座位都没有给他。

海顿本人从办公室拖来一把椅子,坐了下来,对这位官员说:“请您原谅了,当我站着时,那只是在辞典里。(动词Stehen有站立、载入等意)”

***

四年以后,当拿破仑的大炮响彻维也纳的上空,海顿正重病在身。海顿的家人和仆役都挤在小房间里,惊魂不定,大炮就在不远处轰鸣,战斗正在近处打响。他请求人们把他抬到钢琴前,开始弹奏他写的奥地利国歌。随后他环顾四周,面露出最后的、也是无比慈祥的微笑,说道:“我的孩子们,你们放心好了,有我海顿在,你们什么事都不会发生的!”

当拿破仑得到海顿去世的消息时,他立即下令,在海顿家的门前安排卫兵站岗,表达对作曲家的敬重。几天之后在维也纳举行了隆重的葬礼,海顿被葬入胡恩特斯托姆公墓。

[1]Toon”是声音、音调,“Küonkünstler即是音乐家;但“Ton”这个字在德语也有陶土之意,于是两位海关人员就把Tonkünstler理解为陶土工。

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