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书网

奇书网>乐海乐器 > 马勒(第1页)

马勒(第1页)

马勒

马勒:奥地利作曲家,指挥家,就读于维也纳音乐学院。从1880年起开始指挥生涯,先后在各地任职,1897年成为维也纳宫廷歌剧院院长,在此后十年他的指挥艺术达到顶峰。他的创作多在任职指挥期间完成的,先后写了十部交响曲(第十交响曲未完成)、歌曲,最为著名的有以中国唐代诗人诗歌为基础写出的《大地之歌》。

马勒毕生都在抢时间作曲。无论是在指挥的位置上,还是在剧院的领导岗位上,他都在繁忙之中利用每时每刻进行创作。有一次他说道:“当我感受时,我只能作曲;当我作曲时,我才能感受!”

他在夏季假期里完全沉浸于创作,整个演出季节发生的所有不愉快、争吵、明争暗斗和种种困难他都置之脑后。

***

布鲁诺·瓦尔特(1876—1962)一次在夏天去萨尔茨堡马勒的夏天别墅进行拜访。那是一个晴朗的夏日,他两坐在庭院的凳子上。

“这一切多美啊,”瓦尔特愉快地说,“清风吹拂,草地上百花盛开,庭前是湛蓝的湖水,庭后是蜿蜒的群山……”

“亲爱的瓦尔特,你不必陷入这种狂喜之中了!”马勒笑起来,“我把这生机盎然的一切都已谱进音乐里了!”

***

马勒与一个朋友在一次穿越维也纳森林的散步中,看到了一幅罕见的令人心动的景象:在一片孤寂而壮观的森林中间孤零零站着一个摇手风琴的老人,他正沉醉于手风琴发出的单调的声音。马勒停下了脚步,停立片刻,悉心倾听,随后对他的朋友说:“这儿是我们世界中艺术家的真正写照。他不断地摇,而只有树林在听!”

***

古斯塔夫·马勒从大自然中撷取他的大部分主题,如他自己所表露出的。在他的第三交响曲中,他赋予他花园中的鲜花、群山、阳光、空中的飞鸟、森林中的野兽以各种声音,把整个风光融入音符之中。一位同样从事作曲的朋友来拜访他,要欣赏马勒所处的优美环境。当他置身马勒的花园并四下观望时,他失望了。这时马勒对他说道:“您在这儿看到的完全不一样,这周围所有的都已经被谱进我的音乐里了。”

***

阿诺尔德·勋伯格有一次对他的学生说:“谁观察到古斯塔夫·马勒是怎么系领带,谁就能学到更多的对位,比在音乐学院学三年还多。”

***

在马勒任职维也纳宫廷歌剧院院长时,一位哈布斯堡家族的大公爵通过宫廷副主管蒙顿努沃公爵向马勒荐举一位女歌唱家。马勒在听了这位女士试唱之后,以艺术上的理由拒绝了聘用。

蒙顿努沃公爵并不死心,这次他以上司的口吻提醒马勒,并称国王本人对这个事件已经介入,同意接受这位女歌唱家。马勒对此回答说:“我是国王陛下的臣仆,如果陛下命令我,那我必须服从。”

宫廷副主管向国王报告了此事,弗朗茨·约瑟夫国王面泛微笑,他透过镜片流露出和善的目光,说道:“蒙顿努沃,我可是从来没有下过命令。”这位年轻的女士没有踏入歌剧院的大门。

***

马勒到了慕尼黑,亲自指挥排练他的《第八交响曲》。第一部分的排练结束了,时近中午休息的时候。他离开了大厅,到附近的餐馆里吃点东西。

半个小时后,他要回到音乐大厅,可是附近街道纷杂,店铺林立,他迷路了。突然间他发现自己置身在一个房间,里面不少人忙忙碌碌在铺地板,在贴装饰墙纸。

马勒怔了片刻,求助地望向四周,露出想穿过房间到对面的那扇门的表情。可在这时候,一个工人叫住了他,叱责说:“这儿您不能过去!难道您没看到吗?”

马勒告罪地说:“请原谅,我是马勒(Mahler)[1],要去排练。”可那个人根本就不管这些:“反正都一样,不管是画家还是油漆匠都不行。这儿不许通过!”

马勒畏缩地退了回来,拐到另一条路返回排练场,乐队已在那儿等待多时了。

***

在马勒任职维也纳宫廷歌剧院经理时,有一个女演员悄悄地走进他的办公室,请求允许她参加排练。这同时她从小手提包中拿出一张一个大公爵的名片,递给这位音乐界的强势人物。

可马勒既没看她充满信心的微笑,也没有对这张名片瞟上一眼,而是当着女歌唱家的面把这张名片撕成碎片并说道:“这样吧,小姐,现在我请您试唱!”

***

那是在马勒任维也纳宫廷歌剧院院长的时候,有一次他要邀请歌剧作曲家卡尔·戈德马克去看一场瓦格纳的歌剧演出。可戈德马克拒绝了,称他从不去看瓦格纳的歌剧演出,因为他不愿意受到瓦格纳的影响。马勒并不认同这个理由,他说道:“戈德马克先生,您也是吃牛肉的,可并不会因此而变成牛!”

一位平庸无奇的作曲家有一种令人讨厌的习惯,总是要把他的作品送到马勒那里去求取评价。一次他把一份总谱递给马勒并说:“大师,这是我最后的作品!”—“您最后的?”马勒兴高采烈地叫了起来:“呐,那我可要对它表示祝贺。”

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