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刘师培:《论文杂记》,见《遗书》,711页。
[32]刘师培:《论古代人民以尚武立国》,《左盦外集》卷10,见《遗书》,1563页。
[33]刘师培:《南北学派不同论》,见《遗书》,549页。
[34]刘师培:《古政原始论》,见《遗书》,678页。
[35]刘师培:《小学发微补》,见《遗书》,430页。
[36]刘师培:《小学发微补》,见《遗书》,434页。
[37]刘师培:《小学发微补》,见《遗书》,433页。
[38]刘师培:《东原学案序》,《左盦外集》卷17,见《遗书》,1759、1761页。
[39]刘师培:《理学字义通释》,见《遗书》,469页。
[40]刘师培:《理学字义通释》,见《遗书》,472页。
[41]刘师培:《古学起原论》,见《左盦外集》卷8,《遗书》,1477页。
[42]刘师培:《两汉学术发微论》,见《遗书》,530页。
[43]刘师培:《两汉学术发微论》,见《遗书》,535页。
[44]“效实”,“储能”两词在刘师培其他著述中也时见引用,如《理学字义通释》等,显示出刘所受进化论影响之深。为免重复,本文不再一一列举。
[45]刘师培:《孔学真论》,《左盦外集》卷9,见《遗书》,1508页。
[46]刘师培:《孔学真论》,《左盦外集》卷9,见《遗书》,1510页。
[47]刘师培:《补古学出于史官论》,《左盦外集》卷8,见《遗书》,1480页。
[48]刘师培:《论孔子无改制之事》,《左盦外集》卷5,见《遗书》,1394页。
[49]刘师培:《伦理教科书》,见《遗书》,2026页。
[50]刘师培:《伦理教科书》,见《遗书》,2027页。
[51]刘师培:《经学教科书》,见《遗书》,2105页。
[52]刘师培:《中国历史教科书》,见《遗书》,2177页。
[54]刘师培:《中国历史教科书》,见《遗书》,2272页。
[55]刘师培:《中国古用石器考》,《左盦外集》卷12,见《遗书》,1617页。
[56]刘师培:《荀子名学发微》,《左盦外集》卷9,见《遗书》,1512页。
[57]刘师培:《论中土文字有益于世界》,《左盦外集》卷6,见《遗书》,1439页。
[58]刘师培:《论中土文字有益于世界》,《左盦外集》卷6,见《遗书》,1439页。
[59]刘师培:《论中国古代财政国有之弊》,载《国粹学报》,1909年第55期。
[60]表中所列刘师培征引西书或西方与日本学者、思想家之名,一如刘氏文中所引,尽管有些译名已不合今日规范。个别译名刘氏各文本身即不统一,如“苦鲁巴金”,“苦鲁巴特金”之类,为尊重原文,亦一仍其旧。特此说明。
[61]当然也不排除有这种可能,即刘师培并未全部见到他所提及的西方学者的著作,而是通过阅读一些人介绍西学的著述来获取这类新知,如梁启超《乐利主义泰斗边沁之学说》、《近世第一大哲康德之学说》、《政治学大家伯伦知理之学说》等。
[62]柯林武德:《历史的观念》,164页,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6。
[63]熊月之:《西学东渐与晚清社会》,480页。
[64]小岛祐马:《刘师培的学》,载《艺文》,第11年第5、7号,大正九年5月、7月。
[65]震、申叔:《论种族革命与无政府革命之得失》,见张枬、王忍之编:《辛亥革命前十年间时论选集》,第2卷,947页,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63。
[66]申叔:《非六子论》,载《天义》,第8、9、10卷合册,1907-10-30。
[67]关于刘师培的无政府主义思想与活动,迄今为止研究成果较丰富,可参见本书“绪论”所列的有关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