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下的群众文化
公共文化服务是群众文化的基本功能,群众文化事业是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公共文化服务的建设原则,即公益性、基本性、均等性、便利性都是群众文化服务应遵循的基本原则。
一、公共文化服务是群众文化的基本功能
(一)群众文化和公共文化
群众文化和公共文化是两个不同的概念。
群众文化是与专业文化、市场文化等相对应的概念,是建立在不同文化活动的主体和目的基础之上的独特概念,即人民群众以自身为活动主体,以满足自身文化需求为目的,自我参与、自我娱乐、自我开发的社会性文化。专业文化的主体是专业文化工作者,其目的是为满足受体的文化需求;市场文化的主体是文化产业,其目的是满足文化市场的需求。
公共文化,其“文化”的界定与群众文化中的“文化”不完全相同,群众文化中的“文化”以文学艺术为主要内容;公共文化中的“文化”所包含的范围较广,包括艺术、娱乐、新闻出版、广播电视、文物博物、公共图书馆等。“公共”具有“共有的、公用的、共同的”含义,也常用来代表国家。现代意义上的“公共”(或“公共性”)的概念,是指建立在社会公私二元对立基础之上的独体概念。在清晰的产权制度下,从“私人领域”之中区分出“公共领域”,从而诞生了公共领域和真正意义上的“公共性”[1]。
群众文化属于公共文化范畴。群众文化具有突出的群众性和社会性,同时也就具有鲜明的公共性和服务性。群众文化是人民群众拥有和享受的精神文化,群众文化供给、服务对象是全体人民群众;群众是群众文化的主体,人民群众不仅是群众文化的享有者,更是群众文化的创造者。我国《宪法》规定:国家承担着发展文化馆事业和开展群众性文化活动的责任。从这一角度来说,群众文化属于公共文化。
群众文化属于公共文化范畴,但不等于公共文化,就如博物馆、公共图书馆属于公共文化范畴但并不等于公共文化一样。群众文化这一普遍存在的文化现象几乎贯穿了整个人类文化的发展史,渗透于各个时代、各个民族的生活、生产活动之中,有其强大的生命力和特殊的发展规律。在公共文化与群众文化的关系上,不能片面地认为“以前都是群众文化,现在就完全改成公共文化,不用提群众文化了”[2]。
(二)群众文化事业与公共文化服务体系
公共文化服务是指:由公共部门或准公共部门共同生产和提供的,以满足社会成员基本文化需求为目的,着眼于全体公众的文化素质和文化生活水平,既给公众提供基本的精神文化享受,也维持社会生存与发展所必需的文化环境与条件的公共产品和服务行为的总称。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是为满足人民的基本文化需求和文化权益,提供公共文化产品和服务的系统的总称[3]。
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是一个大的体系,包括了公共文化产品生产供给、设施网络、资金人才技术保障、组织支撑和运行评估等分体系;同时包括了群众文化事业、公共图书馆事业、博物馆事业、美术馆事业等子系统。群众文化事业是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一个组成部分。
国家发展群众文化事业,设立群众艺术馆、文化馆(站)等群众文化服务机构,从根本上说,是为了更好地组织各种群众文化活动,满足人民群众对文化艺术生活的基本需求,提高全民族的思想、道德、文化素质和修养,提供公共文化服务是其基本职能。
群众文化服务是以政府为主导,以群众文化服务机构为骨干,社会广泛参与的公共文化服务。发展群众文化事业,设立文化馆、文化站等群众文化事业机构,开展群众文化活动是政府的职能。群众文化事业机构应该努力提高自己的能力水平,夯实群众文化事业基础,起到群众文化服务的骨干作用。
群众文化事业与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关系:群众文化事业既是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一个组成部分,又是一个相对独立的体系;群众文化事业的发展要遵循公共文化服务的基本原则和规律,又要遵循群众文化的特殊规律;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为群众文化事业的发展指明了道路和方向,推动群众文化的创新,群众文化事业的发展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奠定了基础,扩展了领域;群众文化服务属于基本文化服务范畴,同时,群众文化还存在着大量的群众自发组织的群众文化活动和部分的非基本文化服务内容。所以不能简单地把群众文化与公共文化服务画等号。
二、群众文化事业是有中国特色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对于群众文化事业是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应当从五个方面去理解。
第一,群众文化事业是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这是群众文化事业与公共图书馆事业、博物馆事业等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组成部分的普遍属性或共同属性。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是一个大的系统,涵盖了政府文化工作的众多方面,既包括目前文化体制中的文化、广电、新闻出版等系统,也包括宣传、教育、体育、科技以及妇联、残联、共青团、工会等系统;政府办的公共文化服务机构包括了文化馆(站)、图书馆、博物馆、美术馆、科技馆等,还有青少年宫、工人文化宫、老年活动中心、残疾人活动中心、妇女活动中心等[4]。
第二,群众文化事业是具有中国特色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这是群众文化普遍属性中的特殊性。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一些重要组成部分,如公共图书馆、博物馆等,在国际上具有普遍性,各国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都包括公共图书馆事业和博物馆事业。只有中国特色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包括了群众文化事业。中国群众文化事业的发展有其特殊的历史条件和历史进程,这是和其他国家不同的。国外也有一些和我国文化馆(站)类似的公共文化服务机构,如日本的公民馆、英国的社区中心、新加坡的社区中心等,但它们都不是真正意义上的群众文化事业,它们没有形成相对独立的社会文化形态,以及组织、机构、制度和理论体系。
第三,群众文化是以文化艺术为主要内容,以组织群众文化活动、开展社会文化教育培训和基层文化艺术辅导为主要职能,提供公共文化服务的,这是由群众文化事业在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内的特殊规定性决定的。公共图书馆以文献信息资源为依托,向社会提供文化、信息和知识服务,开展社会教育活动;博物馆以自然和历史见证物的展示为基本工作内容,开展社会教育活动。这是由公共图书馆和博物馆在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内的特殊规定性决定的。群众文化事业、公共图书馆事业、博物馆事业的存在和发展都有其不可替代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