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章没有材料的自传(38)
对于珍惜生活的人来说,所有悲伤、恐惧和失望都是幸福美好的事情,就像乘一辆破旧的公共马车去旅行,只要有个好的旅伴就够了(就可以享受旅行)。
我甚至从自己的苦难中看不出什么伟大意味。我不知道事情是否如此。但我所受的苦难如此微不足道,伤害我的事情又是那么平庸。假设——如果我有勇气伟大——我的苦难中包含什么伟大意味,这对我可能是个天才的假设简直是一种侮辱。
日落的华美绚丽使我伤感于它的美。当我凝望日落时,总是在想:快乐的人看到它,该有多么欢呼雀跃!
这本书是一首挽歌。完成之后,它将取代《孤独》a成为葡萄牙文坛最伤感的书。
与我的痛苦相比,别人的痛苦似乎显得不真实或微不足道。那些痛苦属于快乐、珍惜或抱怨生活的人。我的痛苦属于自我禁闭于生活之外的人。
在我和生活之间……
因此,我看见的一切事物带来痛苦,我感觉不到带来欢乐的事物。我发现,痛苦源自视觉而非感觉,而快乐源自感觉而非视觉。因为,人如果不看不想,他会获得某种满足,类似于神秘教派、波西米亚人和流氓的那种满足。苦难要通过思想之门和观察之窗才能进入我们的屋子。
诗集《孤独》的作者为葡萄牙最杰出的诗人之一安东尼奥·诺布雷(1867~1900年)。——译者。
为梦而生
让我们活在梦境中,为梦而生,根据每一个梦境时刻的奇思妙想,心烦意乱地把宇宙拆除、重组。让我们在有意识地意识到这么做毫无用处之际来这么做。让我们用身体的每一个毛孔来忽略生活,用我们所有的感情来偏离生活,用我们的整颗心来放弃爱。让我们把搬到井边的水罐装满没用的沙子,然后倒出,然后接着装沙子,倒出,重复这徒劳的行为。
让我们来做花环,一旦做好,就可以把它们深入细致地拆开。
让我们在调色板上把颜料混合在一起,不必把帆布铺在上面来画画。让我们买石头来雕凿,而不用凿子也不成为雕刻家。让我们让万事万物变得荒唐,把所有枯燥乏味的时间变成纯粹的无价值之物。让我们带着生存的意识来玩捉迷藏。
让我们聆听上帝向我们讲解,我们存在,唇上挂着一抹快乐和怀疑的微笑。让我们看时间图画这个世界,然后我们发现那幅画不仅虚假,而且空**。
让我们带着互相矛盾的语句思考,用那些不是声音的声音大声说话,使用不是颜色的颜色。让我们肯定——并理解什么是不可能的——我们意识到我们根本没有意识,我们根本不是现在的样子。让我们用隐藏且矛盾的意义来解释这一切,即万事万物拥有它们神圣且反面的特征,让我们不要过于相信这个解释,这样我们就不必放弃了……
让我们在无望的沉默中雕刻我们所有说话的梦想。让我们把我们所有行动的思想在麻木中凋萎。
除了这一切之外,生活的恐惧在远处盘旋不去,正如一片完整的蓝天。
梦到的景致
然而,我们梦到的景致只是我们曾经见过的景致的阴影,梦到这些风景,几乎和在这个世界里看到它们一样那么单调乏味。
想象中的人
相比真正的人,想象出来的人更有深度,也更真实。
于我而言,我想象出来的世界是唯一真实的世界。对于我自己创造出来的人物,我的热爱如此真实,如此充满活力,如此热血沸腾,如此生机盎然。如此疯狂!我想念这份热爱,因为和各种各样的爱一样,这份爱也会时隐时现……
与自己对话
有时候,在我想象出来的曼妙午后,在我想象中的客厅,趁着暮光,继续令人疲惫的对话之际,发现我自己与一位对话者,这位对话者不是别人,正是我,而在讨论间歇,在我内心的对话中,我开始想知道,为何我之科学年龄的理解意愿没有扩展到人造及无机物上。最令我懒洋洋考虑的问题之一,就是在发展出了人类和近似人类生物的普通心理学之时,为何我们没能发展出只存在于地毯和图画中的人造人与物的心理学(它们当然有心理活动)。这种对现实的看法令人悲痛,会将注意力局限在有机物领域,而不会认为雕塑和刺绣品具有灵魂。有形的东西才有灵魂。
这种私人的深思熟虑并非无聊的消遣,而是一种科学上的刻苦钻研,就和其他科学钻研一样。于是,在得到答案之前,在不知道能否得到答案之前,我思考着,如果有了答案会怎样,带着我在内心之中的分析以及高度的专注,我把这个已经实现了的目的的可能结果设想了一番。我刚一开始这样思考,科学家立刻就出现在我的脑海里,弯腰驼背地看着那些他们知道确有生命的图案;经纬线的显微镜专家从地毯中现身,物理学家从宽阔、打旋儿的图案边缘出现,化学家从图画中的形状和色彩构思中出现,地理学家从雕塑的不同分层中出现,最后,最重要的心理学家出现了,他负责一一记录和分类一座雕塑的所觉所感,和画中或彩色玻璃上的人物那朦胧的灵魂里闪现的想法,狂乱的冲动,放纵的**,在这些领域内发现的被死亡和静止标注了的、偶尔出现的仇恨与同情——可以是在浅浮雕那永恒不变的姿态中发现,抑或是在画中人物不朽的意识中发现。
在其他艺术之外,文学和音乐都是心理学家精妙之处的沃土。我们都知道,小说里的人物都和我们一样真实。某些声音具有飞速的灵魂,可它们依旧容易受到心理和社会的影响。让所有无知的人都知道:真正的社会存在于各种颜色、声音和文字中,甚至是政体和革命、王权、政治实际(并不是打比方)都存在于用乐器演奏的交响乐整体效果中,存在于有条理的整体小说中,存在于一幅一平方英尺的复杂图画中,那里有战士摆出各种各样的姿势,爱人或有象征意义的人物发现快乐和痛苦交织在了一起。
我的一个日本茶杯被打破之际,我想象着真正的原因不是女仆那只不小心的手,而是因为住在那个陶瓷制品的弯曲部分的人物非常焦虑。它们自杀的这个残酷决定并没有令我感到震惊:女仆对他们就是一个工具,就像我们用枪一样。知道这一点(我非常正确地知道这一点)就是已经超越了现代科学。
读书
我知道读书的乐趣是无与伦比的,而我很少读书。书籍是梦境的介绍,而对于可以自由且自然地与梦境对话之人,则无需介绍。我从不曾在书中迷失自己;在我阅读之际,我的智慧和想象力做出的评论往往会成为流畅叙述的阻碍。几分钟后,我便开始写作,而我所写的根本无从发现。
我最喜欢读乏味的书,这些书就放在我的床边,与我一同安睡。我把两本书时常放在身边:菲格雷多神父的《修辞学》和弗莱雷神父的《葡萄牙语的反思》。我经常快乐地重读这些书,当我确实读了很多遍这些书时,我也确实没有直接读过这些书。我欠这些书一条行为准则,而我怀疑凭我一己之力根本不能做到:带着客观性写作,带着理性写作,那是人们始终的向导。
菲格雷多神父的写作风格有些做作,直截了当,简朴,这即是一条行为准则,让我的智慧充满喜悦。弗莱雷神父总是写些不规范的赘言,让我的心愉悦,而不致疲倦,给我启迪,而不致引发任何恐惧。他们两人既博学,又无忧无虑,由此可以确认,我完完全全不渴望喜欢他们,或者喜欢其他任何人。
我阅读自身,放弃自身,并非因为阅读,而是因为我自身的缘故。我阅读,睡觉,仿佛我那双已经开始做梦的眼睛依旧在看菲格雷多神父对修辞手法的描述,而在魔法森林中,我听到弗莱雷神父在解释,人们应该说“Magdalena”,因为只有愚昧的人才会说“Madalena”。
憎恨读书
我憎恨阅读。仅仅想到那些陌生的书页就令我厌烦不已。我只能阅读我熟识的文字。摆在我床边的书是菲格雷多神父的《修辞学》,每天晚上,我都会在床边再次阅读这本书,而我已经将其读了千百遍,这本书使用的葡萄语非常准确,而且很有神职人员的风格,写到了各种修辞手法,这些修辞手法的名字我到现在都没记住。可书里的文字令我获得平静……我时睡时醒,因为我不懂用c写成的耶稣会会士文字。
然而,我必须相信菲格雷多神父书中夸张的语言纯正主义,因为我借鉴了这本书里的谨慎风格——尽我可能搜集更多,以便恰当写下可以表达自我的文字……我读到了这些文字:(菲格雷多神父书中的一句话)
浮华,空虚,冰冷,这帮助我忘记了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