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书网

奇书网>清末官场 > 4 在乎的人不明白明白的人不在乎(第2页)

4 在乎的人不明白明白的人不在乎(第2页)

可惜,明政府纲纪荒废、腐败透顶,国库基本空虚,拿不出发饷的银子。崇祯皇帝召集大臣在文华殿开会,商议如何筹措银子的问题。

很多朝臣建议,用内廷大库储银充饷,以解燃眉之急。

内廷大库储银是崇祯皇帝的私房钱,属于个人财产,他怎舍得拿出来充饷呢?崇祯皇帝听了这个建议,非常生气。但是年轻人爱面子,他又不好意思说不行,干着急没办法。

这是一边倒的意见,刚当上皇帝的朱由检,处在孤立无援的尴尬境地。

这时,在群臣中,唯独周延儒站出来说:“向来都是党指挥枪,哪有枪指挥党的?政府花钱养兵,是用来保家卫国防止外敌入侵的。现在,我们所养之兵,用枪指着我们的脑袋,逼我们掏银子,岂不是咄咄怪事?宁远驻军缺银子造反,我们给银子;锦州驻军没钱,我们怕其造反也给银子。边关驻军一旦缺银子,是不是都要以这种暴力的方式要挟政府?那么政府成了什么?”

崇祯皇帝觉得周延儒的话很给力,便问他该怎么办。

周延儒说:“宁远驻军之所以造反,不是差钱,而是差事!政府新命袁崇焕为蓟辽督师,军中个别不法分子趁机煽动不明真相的士兵闹事。只要把这些带头闹事的不法分子抓起来正法,并向士兵解释政府现阶段的困难和政策,承诺兑现军饷的时间,就会平息此事!”

崇祯皇帝命袁崇焕依周延儒所言行事,在不动内廷大库储银的前提下,和平解决了宁远驻军的哗变。

通过此事,崇祯皇帝认为,周延儒是头脑灵活、预见准确、遇事冷静、善解圣意的好下属,便想让周延儒进入内阁班子,成为他的左膀右臂,得力助手。

当时,崇祯皇帝还特别欣赏温体仁。

崇祯皇帝把明朝官场的腐败,归结于党争、内斗的结果,因此他对朝臣结党营私恨之入骨。

温体仁就是看清崇祯皇帝这个心理,投其所好。在别人还惦记像天启年间组团谋利时,他利用一切机会向崇祯皇帝证明,他从不参与党争,一直坚持做孤臣,并积极请缨,协助皇帝彻查并根除一切党派活动,以防止党争再次爆发。

温体仁的言行,骗得崇祯皇帝的信任,也准备提拔他进入内阁。

其实,温体仁是阉党重要成员,只不过隐蔽得比较好,没有受到魏忠贤失势的影响。他挖空心思讨好崇祯皇帝,目的就是想潜伏内阁,掌握重权,打击得势的东林党人。

崇祯认为,他要想防止大权旁落,就必须掌控内阁大臣的任免权。为此,他规定凡是阁臣因革职或致仕出缺,就由吏部按德、能、勤、绩的考核结果,推举阁臣候选人。

1628年底,内阁首辅刘鸿训被革职后,崇祯皇帝命吏部推选合适候选人。

已经恢复权势的东林党人很清楚,崇祯皇帝想借此机会,把他欣赏的周延儒调入内阁,这是东林党人无法接受的。他们想让钱谦益成为东林党的代言人,进入内阁。

东林党人推举钱谦益为代表的原因,有以下几点:

一、他是东林党党运的积极分子。

二、受过阉党排挤。

三、在当时文坛拥有重要地位。

四、与江南地主、士大夫阶层有密切的联系。

五、未参与以往的任何党争活动。

为了确保钱谦益在竞争中万无一失和避免结党的嫌疑,受东林党人控制的吏部,同时又推荐了成基命、郑以伟等11人。而崇祯皇帝心目中的最佳人选周延儒,却被排除在推荐名单之外,理由是他年纪太轻,声望不够,资历尚浅。

在暗处潜伏的阉党代表温体仁,不可能允许东林党人如此明目张胆地抢班夺权。于是,阉党与东林党的暗战,悄然拉开序幕。

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