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书网

奇书网>清代官场有哪些 > 第八章 群狼PK群猪(第2页)

第八章 群狼PK群猪(第2页)

大臣有心情吵,崇祯没心情听。六神无主的崇祯皇帝,一面下令调集全国兵马进京勤王,一面又让兵部尚书杨嗣昌和宦官高起潜找到可靠之人,秘密到东北活动,看看有没有与大清政府议和的可能。

各地驻军接到进京勤王的调令,纷纷向北京进军。这么多人马,各自为战、或者相互看热闹肯定不行,要由一个人统一指挥调度才行。

作为统军人物,既要精通兵略,又要骁勇善战。崇祯皇帝对这些前来勤王的总兵、总督反复掂量,权衡利弊,觉得唯有现任宣大总督卢象升可以担此重任。于是,他立即派人召卢象升火速进京。

卢象升是什么人呢?

卢象升,字建斗,常州宜兴人。1600年,他出生在一个世代书香之家,22岁考中进士,授户部主事,曾任员外郎,稍后迁任大名府知府。

1629年,皇太极亲自率领10万人马,绕道蒙古,突破长城喜峰口入关,兵围北京,让明政府很生气、没脾气。内外交困,让崇祯认识到招兵扩军的重要性。于是,他就下令把有带兵能力的文职干部,全部转成武职干部,要他们召募兵勇,补充军队实力,对内镇压为填饱肚子而造反的农民军,对外防御惦记大明江山的满蒙联军。

卢象升膂力过人,熟读兵书,胸有韬略,颇具练兵、治军的天赋。并且,他本人精通骑射,具有百步穿杨之功。

像卢象升这样文武兼备的人,在大明官场里,基本属于凤毛麟角。1630年,卢象升被崇祯提拔为右参政兼副使,并命他整饬大名、广平、顺德三府的兵备。

卢象升与志大才疏的刘之纶不同。对于治军,他不但有想法,而且有办法。到任不久,他就训练出一支具有“亮剑”精神的“天雄军”。

“天雄军”练成之后,卢象升和他的军队被调到湖广地区,镇压李自成的农民军。

作为统治阶级的代表,明政府官场上的人,卢象升对农民军自然没有同情心。他与农民军作战,指挥很冷静,打仗不要命。每次交战,他都会身先士卒,冒着箭雨冲锋在前,第一个踏着敌军尸体前进。

团队好不好,关键看领导。

卢象升严于律己,宽以待人,赏罚分明,处事公平公正,不搞小圈子,对人不分亲疏,属下对这样的领导自然敬重、敬佩,以一不怕苦、二不怕死的工作态度为他效命。因此,卢象升的队伍特别能战斗,一度让李自成的农民军谈“天雄军”色变。

卢象升正准备在湖广大干一场时,突然接到兵部调令,诏迁他为兵部左侍郎,总督宣府、大同、山西军务。

原来,满蒙联军第三次入关,搅得京师鸡犬不宁。

1637年6月,皇太极称帝后一个月,就派阿济格、阿巴泰率领10万满蒙联军,自喜峰口攻入关内,于延庆集结。然后,阿济格率部深入京畿,攻城略地,大肆杀掠。

8月27日,清兵攻下昌平,转攻西山受挫后,又南下打良乡。9月4日,攻下宝坻。9月10日,又下定兴,然而攻入房山。阿济格把北京周遍各地,当成了不收门票的公园,由着性子乱逛。

面对能杀能抢又毫无人性的满蒙联军,崇祯皇帝和大臣们毫无办法。没事时,那些夸夸其谈、口口声声喊着效忠的大臣,现在都成了哑巴,没想法,没办法。

每到这个时候,崇祯皇帝除了急令各地边兵火速勤王、保卫京师外,也没有什么新鲜的办法。

北京拉响红色警报,宣布一级战备。城门紧闭,切断与外界一切联系。没有兵部特殊允许,任何人都不能以任何理由出城、进城。

北京城里城外,人心惶惶,物价直线上升。市场、战场、官场皆混乱不堪。

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