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书网

奇书网>轻松写作 > 花子与老黄(第6页)

花子与老黄(第6页)

我抱了妈妈的胳膊,默默地缠住她,求她。

“不行!”妈陡然睁开了眼,坚决地说,“你告诉他,老爷没错待他,别赖在这儿害人!”28

28语言描写

“陡然”“坚决”让读者看到母亲命令老黄离开的坚决。面对一个在家里干了多年活儿的下人,母亲连他最小的一个要求都不能满足,突出了母亲的冷酷无情。

胡妈不敢再求,只不甘心地望着我,眼神里充满了期待。

“妈,”我忍不住了,“留他一夜吧!他还跟爹爹一块儿打过仗呢!”

“瞎说!”妈瞪了一眼,“小孩子懂得什么!胡妈,赶他快走!”

胡妈将要掩上门,又退了回来。

“不给他个盘缠吗?”胡妈泪汪汪地问。

“盘缠——快咽气的人还离不开钱。真是要命鬼!”29这么说着,她就回身开箱子去了。我趁机会由袋子里掏出那天他找回的五毛多票子,又倾袋子里的碎钱一并塞到胡妈手里,象在一个深坑里撒了一把土似的。30

29语言描写

母亲的这番话不可谓不刻薄,她完全否定了老黄的价值。透过母亲的语言,作者让我们看到一个底层小人物尊严被践踏的悲哀。

30比喻

作者将“我”给老黄钱的行为比作“象在一个深坑里撒了一把土似的”,比喻悲怆,令人感到无限凄凉。

妈锁好箱子,回过身来。“他这月才作了——”她掐着指头算。“不到十天,这里是三块钱——整月的工钱。告诉他。多了我作不了主,得等老爷回来再说。”送出胡妈后,妈把门紧紧地关上了。

我蜷在墙角,心里难过得像个犯了罪的人。花子的眼睛,老黄的眼睛,都像水泡似的在我心上冒,一闪一闪的。31

31比喻

“蜷在墙角”,让我们看到一个孩子无助的模样。将“花子的眼睛,老黄的眼睛”比作“我”心上的水泡,突出了“我”对花子、对老黄强烈的不舍和难过之情。

但我懂得我力量的微薄。

我清晰地听着老黄翻腾行李,哧哧拉绳子捆行李的声音,中间夹杂着他那虚弱的咳声。

“黄爷——养养会好的。”我好像听见谁这么一声,颤巍巍地。又仿佛听见老黄咂了一声说:“这都怪我!”32

32语言描写

即使被主人无情地赶走,老黄也并无怨言,还将责任怪到自己头上。作者如此执笔,再次让读者看到老黄的善良。

他想是背起铺盖卷儿了。象一声悠长的叹息似地,大门关上了。

这无家的游魂被人躲避着,摸着黑背着那铺盖卷儿,拖着脚步,踱到不可知的地方去了。33

33压抑的结尾

“摸”“拖”“踱”三个动词连用,令读者感受到老黄离开时的无助。将老黄形容成“无家的游魂”,说他“踱到不可知的地方去了”,暗示出老黄的凄凉命运,一种浓重的悲凉感扑面而来,给读者留下无限思考的空间。

阅读赏析

这是一篇以儿童视角展开的小说,文中的“我”就像一个小小的旁观者,见证着老黄的悲剧。老黄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呢?他忠心——当过兵,打过库伦,还替“我”爹挨过一刺刀,后来又细致周到地服侍着“我”这个小主人;他孝顺——为了母亲不敢娶媳妇,有了糖果也攒着打算给母亲吃;他心灵手巧——折纸、放风筝、踢毽子都做得来,陪我度过了许多美好的日子……但就是这样的一个老黄,在被疯狗咬了之后,一向念佛的母亲将他当成一个危险人物,连夜将他赶走,即使他求情想晚走一夜都被无情拒绝,最后他只好打着铺盖卷,不知道奔向了何方。作者以老黄这个小人物悲惨的命运为中心,将他与花子这条狗并论而写,实际想表达的是人不如狗的社会现实,彰显出如老黄一样的底层人民凄凉无助的生活,具有深刻的社会意义。

在具体的写作过程中,对照是这篇文章运用的比较成功的手法。一种对照是“我”对老黄的态度,之前是不喜欢他,一个劲儿地捉弄他;后来感到老黄对“我”的好,“我”才渐渐接受了他,他也成了“我”很好的玩伴。还有一种对照是行文的情感基调,没有闹疯狗前是“我”和花子、老黄度过的快乐时光,笔调轻松;闹疯狗后则是花子和老黄的相继离开,笔调转为沉重。最后一种对照是儿童与成人的对照,作为孩子的“我”是天真无邪的,“我”即使知道老黄被疯狗咬了,也不怕他,相信“他不会一下子变得这样坏”;但作为成人的母亲却是冷漠无情的,她知道老黄被疯狗咬的第一时间就将老黄看成一个危险人物,并连夜赶他离开。在这样的层层对照中,作者不必再多说什么,老黄的命运已经被凸显得无比沉重、悲凉,令读者不禁为老黄洒一把同情泪。

阅读延伸

1。“我”一开始为什么不喜欢老黄?

2。你觉得老黄是一个怎样的人呢?

3。作者以“我”的视角展开描写,这样的写作方式有什么好处?

热门小说推荐

真武狂龙
暮雨尘埃真武狂龙
...
从纯阳功开始加点
小黑黑会挥花从纯阳功开始加点
...
恶魔公寓
黑色火种恶魔公寓
...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