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名字很美”
“明天会更好”
她在床头发现一封信,署名是徐帆:
>小星:
>你曾说自己没有名字。
>但从你拨通电话那一刻起,你就拥有了新的身份??
>你是光的起点。
>这间屋子属于你,直到你准备好重新出发。
>而我,会一直在。
她抱着信哭了很久。
当晚,她在日记本上写下人生第一篇完整日记:
**“今天,我有了家。”**
春深似海,紫藤花开。
徐帆站在“远亭”湖畔,望着远处孩子们在草坪上嬉戏。林小雨跑来告诉他,全国已有三百二十七所学校设立常态化“倾听角”,累计收集匿名心事纸条超过六十万张。
“你知道最神奇的是什么吗?”她笑着说,“好多学校说,自从有了‘倾听角’,校园霸凌事件几乎归零。因为当愤怒、委屈、恐惧都能被说出来时,它们就不需要通过拳头释放了。”
徐帆点点头,目光落在湖心一座小岛上。那里新建了一座木屋,名为“回声亭”。据说,每当有人在里面说出心底秘密,风会穿过特制共鸣结构,将声音化作低柔的嗡鸣,仿佛整个自然都在回应:**“我听见了。”**
暮色降临,心理咨询中心灯火通明。
值班表上,新一轮跨夜守灯行动已经开始。
年轻志愿者们戴上耳机,迎接又一个可能被改变的命运。
徐帆走出大楼,仰望星空。
他知道,仍有无数孩子蜷缩在黑暗角落,等待一句“我在听”;
他也知道,这场以倾听为名的革命,才刚刚启程。
但他更清楚一件事??
当初那个十七岁雨夜里颤抖着拨号的少年不会想到,
多年后的同一片天空下,会有成千上万人因他活了下来,
又因他,选择去拯救下一个濒临坠落的灵魂。
风起,紫罗兰摇曳。
他掏出手机,在团队群中发出最新通知:
>下一站:监狱系统试点。
>让那些被社会彻底放逐的人,也知道??
>即便身陷囹圄,他们的声音,依然值得被听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