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铭和王賁踏入衙內,见几名新任命的羽林卫吏员已整齐列队等候。他们虽身著戎装,但腰间已配上了文吏的铜印,看起来既违和又莫名协调。
“都到齐了?“方铭扫视眾人,嘴角微扬。
王賁抱拳:“稟大人,按您吩咐,新主簿、令史、狱掾均已就位。“他指了指身后三名羽林卫,“这是张伍、李柒、赵拾,都是军中识字的。“
方铭点点头,从袖中取出几卷竹简摊开在案几上:“今日第一件事——学这个。“
竹简上绘製著整齐的表格,横向列著“年月““事项““收入““支出““结余“,竖向则用硃砂標著简化的数字符號。
“这是……“王賁瞪大眼睛。
“新式记帐法。和你昨晚看的是一个东西。“方铭指尖轻点,“收入记这里,支出记这里,结余手动核算。“他看向眾人,“比你们军中粮草簿册简单十倍。“
张伍挠头:“大人,这些符號是?“
“简化数字。“方铭执笔示范,“'壹贰叄'太繁琐,改用'一二三',计算时横竖相加即可。“
李柒突然拍腿:“妙啊!这样连我这样的粗人都能算清帐了!“
“第二件事。“方铭转身指向墙角堆积如山的旧帐册,“把这些全部按新法重新抄录。“
王賁倒吸一口凉气:“全部?!“
方铭意味深长地笑了:“尤其是田赋和矿税部分。记住,凡有涂改、缺页、字跡不符处,单独標记。“
“是!”眾人听令道。
冯劫倚在县衙廊柱下,手中捧著一盏清茶,眯眼看著堂內忙碌的景象——王贡带著几名羽林卫正满头大汗地抄录帐册,时不时低声爭论几句;方铭则伏在案前,悠閒的喝著茶水,时不时抬头扫一眼门外探头探脑的百姓。
“方县令。“冯劫慢悠悠地开口,“老夫倒是好奇,新官上任三把火,你不急著开堂审案,反倒带著一群武夫学记帐?“
方铭头也不抬,笔下不停:“冯大人,您觉得我现在开堂,能审明白什么?“
冯劫挑眉:“哦?“
方铭搁下笔,竖起两根手指:“其一,我刚到蓝田,田亩分布不知,豪强关係不明,贸然接状纸,不过是被人当枪使。“
他指向门外张望的百姓:“其二,蓝田久无县令,百姓早习惯了有冤无处申。如今突然冒出个新官,他们递上来的状纸,几分真?几分假?是否有人故意试探?“
冯劫眼中闪过一丝讶异,茶盏停在唇边。
“所以——“方铭拍了拍案上刚整理好的田亩册,“先摸清蓝田的钱粮底细,再顺著帐目查访实情。“
冯劫眯起眼睛,细细打量著眼前的少年县令。方铭正低头喝茶。
(这哪像是十四岁的少年?)
(倒像是官场沉浮数十年的老狐狸……)
冯劫心中惊疑,指节不自觉地在案几上轻叩两下:“方县令,老夫很好奇,你这些手段……是从何处学来的?“
方铭闻言,手上动作微顿,隨即抬眸一笑:“冯大人过誉了,不过是些粗浅见识。“
他语气轻鬆,心中却暗想:(我总不能说,这是21世纪信息爆炸时代的基本操作吧?)
(什么'大数据分析''流程优化',放在这个时代,可不就是降维打击……)
冯劫显然不信,捋须道:“哦?那这新式记帐法,还有查帐先於审案的策略,也是'粗浅见识'?“
方铭合上帐册,半真半假地答道:“鬼谷藏书万卷,其中不乏前朝治政典籍。学生不过是……站在了先贤的肩膀上。“
(某种意义上,这话也不算错……)
(只不过我的'先贤',是两千年后的经济学家和管理学家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