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许有朋友会问,孙坚这群民兵难道不是乌合之众?比黄巾也强不到哪儿去嘛!不对,绝对是精兵。就算一开始不太精,历练不了多久,也必然“精”了。
有句话叫“强将手下无弱旅”,可不是白说的。
首先,论孙坚手下的忠诚度,没得说,真跟张角的黄巾军差不多了,跟他混了多年的小兄弟再加亲戚乡党,绝对是嫡系。
其次,论战斗力,比黄巾强太多太多了。孙坚不是张角!张角只能坐在神坛上给手下精神力,让你热情满满地去填万人坑,但孙坚会亲自带你往上冲,还会告诉你怎么冲,怎么干掉敌人,不让自己死。相比来说,张角那叫拿万人血去换他的野心,孙坚是正儿巴经地带自家的队伍。而且每一战,大佬都冲在最前!有这样的统帅,就算带的都是绵羊,不用多久,也都能变成豺狼。
没错,孙坚到中原就是来血拼的。他知道,凭自己一穷二白的家底,除了血拼,完全没路。在颍川跟朱儁会合后,孙坚就跟着领导一路**。从下面这个故事,我们就能看出他有多拼了。
孙坚兵到西华,碰上了黄巾军,很干净利索,打赢了。于是,孙坚下令乘胜追击。他还是一马当先,冲在最前。结果黄巾军使了圈套,回身再战,竟把孙坚刺伤了。孙坚受伤坠马,伏在草窠里,根本动不了。手下们找不着他,急得不知咋办。幸亏孙坚这匹坐骑很神,奔回营地不停地嘶叫咆哮,最后领着大家在草窠里找到了老板。
差点儿送命有没有?可在人家孙坚眼里,这根本就是人生常态,命嘛,就是用来拼的!这点儿危险太正常!于是,回营休养了十天,他就又披挂上阵了。手下们一看,好钦佩,好激励啊!我们一定跟老板学,一定要以老板为榜样,拼出最大的狠劲儿来!
特值得一提的是,孙坚的神勇和胆色,还征服了两位新认识的牛人。
这两位都来自北方,一位是右北平人(现在的唐山),一位是辽西人(现在的迁安),都是河北的!他俩很可能是先跟着朱儁,到了前线,遇上了孙坚。然后,俩人都被孙坚折服了,铁了心要跟着孙坚干。
这俩河北人就是程普和韩当。
程普相貌好,能打仗,还善于计谋,能说会道;韩当特会射箭,擅长骑马还力气贼大,绝对是猛人一枚。这俩自从跟了孙坚,是一辈子忠心耿耿,功劳赫赫,后来成了吴国的顶级大将、三代功臣。
现在,孙坚也算有了良将劲旅,虽然良将就两个,劲旅就一千,但也有模有样了!然后,他就干了最爆彩的一仗,一把砸趴了宛城!
大家正围着宛城这大铁桶一筹莫展呢,强攻不破,用计不成,城里那十万黄巾军早就视死如归,已经把自己当僵尸了。我是僵尸我怕谁!
朱儁只能下令,强攻!不行?再强攻!这时,孙坚请命来当先锋。朱儁一看,好啊!早就看中这小伙了!不过,朱儁也捏了把汗,毕竟孙坚没名气,又是初入中原,谁知他能不能真拿下?先让他试试吧!于是,朱儁再次下令,全军强攻宛城,由孙坚先登!
这一开战,墙外的云梯刚搭上,弓箭和乱石就雨点般往下砸,黄巾们为了死保宛城,装备器械早准备得足足的!每次强攻都是同样的情形,大家一瞧,还是没戏啊,只能撤!但谁都没想到,这个不出名的小伙子——孙坚,他就没撤!17岁时一人追杀一窝强盗他没撤,单人独骑受伤差点儿没命他也没撤,现在攻个城,面对一群已成僵尸的黄巾,他会撤?孙坚打小就不知道“怕”字怎么写,也打小就把自己跟“死”字融为一体了。
孙坚再次身先士卒,冒着箭雨和落石,领着他的先锋军强行登城,没退半步!城内城外,敌军我军,全蒙住!人人暗叹,这也太牛了吧!
程普、韩当立刻紧随其后,士气一下就暴涨起来了,一瞬间,将士们也都把“怕”字怎么写给忘了,纷纷跟着孙坚,全力猛攻!
要说气氛这事,其实挺微妙。有个规律,不知大家发现没有:当你保持一个不变的速度和路线前进时,你会发现,迎面碰上的人都会躲你。他们会说你不讲理,没素质,但是,他们会躲。当一个人表现得足够强硬、足够笃定,别人就会下意识地接受这种气势的碾压。
孙坚这一玩狠,碾压的结果马上就出现了:黄巾怕了!虽然已成僵尸,但也在一瞬间吓住了。什么叫战场,一个愣神,一个慢拍,就是胜败生死。守城的黄巾分分钟胆怯了,就给了孙坚最有利的机会,就这个分分钟,孙坚已带领精锐,先登成功!黄巾一下子全慌了,在城头跟孙坚手下一交战,又发现这些兵好厉害,完全不是对手!
宛城这只铁桶,被撕开了一个大口子!朱儁真是惊喜,果然没错看这小伙子!立刻下令,全军急攻!
黄巾迅速崩溃!孙坚先登之后,黄巾军一下就都没了魂,纷纷弃守出逃。朱儁大军很快拿下全城。
这座被围五个月、忽悠得灵帝和大臣们白高兴了两回的宛城,终于收复了!孙夏从宛城败走,朱儁再追击,斩杀一万多级。其余的黄巾军四散奔逃,被各郡的长官分头消灭。
这次是真结束了。消灭黄巾军的收官决战,终于以完胜告终。
朱儁把孙坚的功劳一条条上报,灵帝立刻提拔孙坚为别部司马。这个词有点儿眼熟,实际上是立了战功的低级武将,不知道赏什么官合适的时候,就赏个别部司马。虽不算大官,但也有一千石的俸禄。
孙坚以无比抢眼的方式杀入中原,名扬天下。靠着给朝廷卖命,为领导血拼,终于从瓜农的儿子混成了一票人物。当然,他也碰上了一位好领导,朱儁的人品那真是没挑,不争功不欺下,一心帮着孙坚出头。其实细想,就算在今天,又能碰上几位这样的上司?所以说,184年的孙坚除了自己真的牛,运气也不错。
扫黄战争终于收场。但是,大家发现没有,我们还有一位超重量级的大佬没出场呢!
曹操送吉利,董卓掉链子,孙坚真血拼,那这位干了啥?
我们这就去欢迎他。
先讲讲他小时候的事,聚焦一下他的兄弟们,然后再回头观摩,关于黄巾牌酱油,他又是怎么打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