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书网

奇书网>小镇金融学最让人感受深刻的是 > 货币可以不足值吗(第1页)

货币可以不足值吗(第1页)

货币可以不足值吗

就在轩辕启恒想联手长孙、南门两大家族悄悄收购西门一带房产的时候,小镇突然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一个看起来不起眼的小革新改变了小镇的发展轨迹。

说起这个小革新的起因,是一台机器,是一个人的杰作,这个人就是曾经的修理匠太史弘贺。

我们曾提过,太史弘贺曾是小镇上的修理匠,醉心于收拾各种日晷、沙漏这样的东西,后来他的纺织厂发明了飞梭,织布效率变得特别高。飞梭只是解放了人们的双手,就有此奇效,如果能有一部机器推动飞梭,那生产效率岂不会达到仙佛之境?

相传上古有一部《奇门遁甲》,不用人力、畜力、水力就能获得动力,甚至御风而行。如果可以驱动织布机,岂不比人力飞梭要好上千百倍,要怎样才能做到?

太史弘贺冥思苦想,已经到了痴狂的地步,小镇上的人对此嗤之以鼻——不用人力、畜力、水力,难道机器可以凭空转起来,怎么可能?就连轩辕、长孙、南门这些朋友都觉得这样的想法太异想天开了,《奇门遁甲》只是一个传说,怎么能信以为真?太史弘贺丝毫不在乎身边人说什么,很长一段时间人们没有见到他了,也不知道他每天神神秘秘地搞什么名堂,就连纺织场都停止了运转。

轩辕家族的船队返航,轩辕启恒听说太史近况后很着急,棉布是船队利润最高的商品,下次出海定在三个月后,加上这次出海的三个月,太史弘贺半年正好能生产5000匹棉布。这三个月没任何动静,就算马上开始也只能生产2500匹,缺一半布料,镇上没有任何一家纺织场能有如此生产能力。这可如何是好?

没等轩辕启恒去找太史弘贺,他却主动找上了门,语气听起来像是说一件和自己无关的事:“三个月后,你来我这里装货,你的船队这次可以装满棉布,一万匹。现在就可以把订金给我,如果到时候不能交货,双倍奉还,更重要的是,这次的定价比平时要便宜十分之一!”

太史弘贺看着目瞪口呆的轩辕启恒,神秘地笑了笑:“你不知道,我自幼曾遇异人,授我《奇门遁甲》之术,如今自动运转的织布机已经造出来了,用这个机器效率能提高好几倍。”

眼前这个人是不是在开玩笑?看起来不像啊?轩辕启恒还在惊诧,太史弘贺的手已伸到眼前,下意识地二人在众人惊诧的目光中击掌为约。要知道按照小镇的规矩,击掌之后没有履约,太史弘贺要赔轩辕启恒一倍货款的!只有三个月,太史弘贺去哪里弄一万匹棉布,他疯了吗?

三个月后的一天傍晚,故意拖到晚上才来取货的轩辕启恒在太史的场区里看到了如山棉布,肯定不少于一万匹。太史弘贺既没有任何罗嗦的话语,也没有盛气凌人的气势,只是简单说:“轩辕,点货吧。”

轩辕启恒看着眼前的棉布,又看了看太史弘贺身后的纺织场,与之前不同的是,纺织厂中树起了很多大烟囱,滚滚浓烟正从烟囱中冒出。

难道太史弘贺真懂《奇门遁甲》?太史弘贺看着一脸疑惑的轩辕启恒,充满信心地说:“以后船队每次回来都可以装满棉布,我们有了自己的机器,生产能力已经足够供应你的船队,非但你的船队,我们足以供应小镇上所有的船队!”

“这《奇门遁甲》……”

太史弘贺看着一脸疑惑的朋友,用手指了指身后的烟囱,语气就像在说一件很平常的事:“哪有什么《奇门遁甲》,那是我逗你呢,不过是改进织布机,用蒸汽作为动力,再配上适当的传动装置,效率就比以前高多了。”

机械动力让小镇彻底脱胎换骨,此前因为棉布产量有限,即使出价最高的轩辕船队也只能满足一半运量,其他船队盈利自然也就更受限。远洋贸易一旦盈利受限,造船厂销售必然受到牵连,造船厂不可能造出更多船只,木材砍伐量也就随之下滑……

现在太史弘贺的纺织厂不但能满足“蓬莱号”船队,也可以供应其他船队,更有甚者,太史弘贺把飞梭的制造方法出售给了其他纺织厂。整个小镇的创造**被彻底激发出来,有事可做,有钱可赚,谁又不想去创造呢?

经济运行确实如此,牵一发而动全身,一旦出现一项重大发明,将带动很多行业,也将改变整个社会的生产生活面貌。

发现蓬莱岛之前,华夏小镇只能满足最基本的衣食住行,后来出现了远洋船队、飞梭,如今机器不仅可以纺出棉布,还可以纺出薄如蝉翼的轻纱。无论蓬莱岛还是华夏小镇,谁又不喜欢这些好东西,谁又不想赚更多钱呢?

就在大家热火朝天的时候,问题马上出现了。

小镇上的情况是,只要投入就有钱赚,有多少钱就能赚多少钱,每个人都想投资,每个厂家都想增加生产能力。

钱在哪里?之前的方法自然是向银行借款,但包括南记银行在内,大家有多少存款才能借出多少钱,即使借光银行所有的钱也不能满足小镇上的投资需求。

没有钱,就这样眼睁睁等着积累资本吗?原本赚钱的速度可以更快的!怎么办?

能不能让银行发行银行券,比如银行只收到1000锭黄金,却可以借出10000锭黄金。小镇产出的棉纱、棉布在目光所及的世界可以卖到翻倍的价格,只要船队归来就可以归还借款,为何不让银行多发货币?

关于这个命题,在上官煦炎和南门亦菲之间爆发了一场激烈的争论,后来人们把这场争论称为“货币足值之争”。

双方的分歧很简单,上官煦炎认为:既然银行开出的汇票可以被视为现金,银行当然可以多开,有谁知道哪笔存单对应哪笔存款,双方根本就不是匹配的!即使银行发行汇票超过了重金属储备也没有问题,每天只要留足日常用度就可以,凭什么不能增发?实际上,上官煦炎的东门银行、西门婴隆的西门银行都已经这么做了。

这种做法遭到了南门亦菲的强烈反对,没有足够多的金属储备,超额发行汇票,这对储户来说就是欺骗!尽管每天来提款的储户有限,可一旦遇到集中提款的情况,该如何应对?没有这么多金银凭什么开这么多汇票?

上官煦炎对南门亦菲的质疑不屑一顾:既然银行经营货币,借贷就是最常见的业务,就算不超发汇票,钱都借出去了,如果真的遇到集中提款就能应付了吗?还不是一样拿不出钱来,最后关门大吉?

南门亦菲本不想跟随西门、东门两家,可到后来,就连轩辕启恒、太史弘贺、长孙东阳这些人都开始质疑南门亦菲。毕竟盈利机会就在眼前,如果从南门银行借不到钱,就只能去西门、东门这些机构去借,而这些机构恰恰是他们最不想打交道的,无奈之下南门亦菲只得同意。

既然银行汇票不再受贵金属储备的限制,立刻便有了足够的货币,小镇也发生了一场经济井喷:每个人都知道有钱就能赚到更多的钱,为何不去搏一把?在巨大的**面前,使出浑身解数的不是某一个人,而是所有人被打了鸡血。

不会纺织可以造船,不会造船可以航海,这些都不会,还可以去银行拉存款、跑客户,纺织厂、造船厂、冶炼厂……无数厂家拔地而起,还有无数人开始学太史弘贺改进机器;小镇成了不夜城,每时每刻都有人在挥汗如雨、冥思苦想,海边成了不夜港,每时每刻都有船队扬帆远航……

人类生为万物之灵,天生就适合创造,人人皆可为尧舜。有了创造的机会,即使上官煦炎这样的人,又怎么会想到去炒房?

专题3-4:

道德制高点与货币创造

无论美元、英镑还是人民币,当代纸币已经都没有黄金作为锚定,所有国家的货币都是虚值货币。当代人认为理所应当的事情在不足百年前看来仍旧是匪夷所思的,没有足额的金银(美元)储备怎么能增发纸币,这不是劫掠吗?

金银天生非货币,货币天生是金银。因为自身特性,金银成为人类货币,但从本质上讲,金银的货币属性同样是人为赋予的。人类可以赋予金银货币属性,同样可以赋予纸币货币属性,还可以赋予其他什么作为货币,比如比特币,只要人们信任比特币可以成为货币,那么比特币就可以在全世界范围内作为交易媒介存在。

关于这个问题,在历史上曾经发生过一场著名的争论。

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