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六章夏日音乐家
阅读赏析
在第二章中,作者向我们介绍了既是建筑师也是音乐家的蟋蟀,而昆虫界总是不缺少有才华的成员,在这一篇中,我们将认识另一位“音乐家”。
阅读批注
我家门前有两棵很茂盛的法国梧桐树。这里住着我的一位老朋友,每年夏天,我都能准时听到它的声音。炎炎夏日,花草被晒蔫了,狗狗也热得直吐舌头。只有这位老朋友乐此不疲地趴在树枝上,一声一声地叫着。[1]没错,这位老朋友就是蝉宝宝。
蝉喜欢唱歌是因为在它翅膀后面的空腔里有一种特殊的乐器,胸腔里还有一对巨大的响板。为了给这两样乐器腾房间,蝉把自己身体的其他器官都缩小了。
我听说蝉虽然叫得欢,却听不见自己的声音。我被这一点吓坏了。为了求证,我又做了一个实验。
我从朋友那儿借来一把枪,对着大树开了一枪。枪声像打雷似的,把我震得够呛。[2]但蝉却纹丝不动,像什么都没发生似的。果然,它真的听不见声音。
蝉宝宝每年夏天都会如约而至出现在我家门口的大树上,不过它的洞穴却不在这里。如果你细心观察就会发现马路上有好多小圆孔,大小和我们的手指差不多,这些圆孔就是蝉宝宝们的家。
即将成熟的蝉宝宝们会从这些圆孔里爬出来,然后变成成熟的蝉。蝉宝宝喜欢干燥、阳光充足的地方,它们有一个宝贝能够穿透被阳光晒干的泥土。这些小圆孔的周围很干净,不像别的昆虫会把挖出来的土堆在孔的周围。我觉得这可能和昆虫挖洞的方式有关。大部分昆虫挖洞的时候都是从上往下挖,所以,它们挖出的泥土只能堆在洞外。但蝉宝宝不是这样,它们是从下往上挖洞的,所以洞口才这么干净。很神奇吧。
蝉的洞穴一般有半米多深,洞口窄,下面宽。蝉的洞穴底部是封闭起来的。[3]那么问题来了,那些挖出来的土,都去哪了呢?
我偷偷观察了它们几天,发现蝉的挖洞工作和矿工差不多。矿工会用许多支柱来支撑地下隧道,防止隧道倒塌。蝉宝宝也一样,它们肥胖的身体里能够分泌出一种特殊的**。当它们开始挖洞的时候,会把这种**喷在泥土上,使泥土变成泥浆。然后再用自己的身体把泥浆压到干土的缝隙里,做成墙壁。[4]这样既可以保证泥土不会随意堆积,房子也变得更加稳固。
隧道对蝉非常重要。它们会一次又一次地在隧道里爬行,寻找适合工作的好天气。有时蝉会连续工作好多天,甚至一个月,直到隧道被打磨得又结实又光滑,它们才会停下来。
蝉还会用泥土封住洞口,既保证自己的安全,又能抵抗雨水和风的袭击。如果赶上下雨或者刮风天,蝉宝宝会爬到隧道的底部休息。只有好天气的时候,它们才会用爪子打破那层保护层,从里面爬出来。
蝉宝宝第一次从隧道里爬出来的时候,会在洞穴附近徘徊,找一个合适的蜕皮地点。细长的灌木、矮小的树都是不错的选择。定好目标后,蝉宝宝会爬上去,用前足的爪子牢牢抓住目标。一切都准备好后,蝉宝宝就要开始蜕皮了。背上的皮先是裂开一点点,头从里面钻出来,接着是前腿、后腿,然后是翅膀、尖尖的尾部。最后,一只淡绿色的蝉就完整地出现在我们面前了。[5]
不过此时还不算完,蝉还要将它的身体高高腾起,努力翻转,把它尾部的尖端完整地从壳里拔出来。
刚刚蜕皮成功的蝉身体还比较虚弱,它的前爪挂在脱下的壳上面,幼小的身体在微风中晃来晃去。它要等到身体从绿色变成棕色以后才能算成为真正的蝉,才能彻底脱离外壳,自由自在地到处飞。至于被它脱下的外壳,会一直挂在树枝上,它到死都不会回来看一眼。
不过为什么成熟的蝉生活在树上,而蝉宝宝的家却在地底下呢?这是因为蝉妈妈比较喜欢在树枝上产卵,而且蝉妈妈对产卵的场所十分挑剔,它要产卵的这根树枝,要比枯草粗,但比铅笔细,还必须得是已经枯死的才行。[6]
找到合适的树枝后,蝉妈妈会用胸部的尖利工具在树枝上刺下一排小孔。这些小孔的数目大约有三四十个,它们都是斜着刺进去的,这样树枝才不会折断。
小孔打好之后,蝉妈妈会把卵产在这些小孔里面。每个小孔内大约有十个卵,一根树枝上大约会有三四百个卵。
你可能会感叹,哇,蝉妈妈一次产下的卵也太多了。其实这就是蝉妈妈的聪明之处了,如果一次产得少了,被天敌一窝端了可就惨了。所以蝉妈妈必须一次产下多多的卵,这样即使被天敌毁掉了一部分,也不会影响后代繁衍。
比如蚋就是那个不速之客,它是一种比蝉小许多的昆虫。它也有穿刺工具,专门破坏蝉卵。
蚋特别聪明,当它看到蝉妈妈在一个小孔里产完卵要转移到下一个小孔的时候,它马上飞过来,落在装满蝉卵的小孔上,在蝉卵上刺一个孔,把自己的卵放进去。[7]蚋这样做可以保证幼虫长得特别快,蝉卵会成为它们的美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