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书网

奇书网>福尔摩斯探案全集(共4册) > 回忆录(第52页)

回忆录(第52页)

“好啦,你知道,这件案子也关系着我自己的荣誉,”福尔摩斯说道,“我应该让你相信,如果我这次办案失败,和你受托失信一样,都会让人感到不愉快的。”

菲尔普斯赶快把这份珍贵文件揣进他上衣里面贴身的口袋中。

“我真的不想再打扰你吃早餐,但我确实想知道你是怎样拿到它的,在哪里找到的。”

歇洛克·福尔摩斯喝完一杯咖啡,转而把火腿蛋吃完,然后站起身来,点上烟斗,安坐到椅子上。

“我会告诉你们我先做了些什么,后来又是怎样着手去做的。”福尔摩斯说道,“我从车站和你们分手后,就缓步穿过风景优美的萨里区,来到一个名叫利普里的可爱的小村落,我在一家小客店里吃过茶点,然后预先把水壶灌满,再往口袋里装了一块夹心面包。我一直等到傍晚,才动身赶到沃金,当我来到布里尔布雷旁边的公路时,刚好是黄昏时分。

“嗯,我一直等到公路上空无一人——我想,那条公路上一向也不会有太多的行人——于是我翻过栅栏,来到屋后宅地。”

“可大门一定是开着的啊。”菲尔普斯突然喊道。

“不错,可是我偏爱这种做事方法。我选择了一个长着三棵枞树的地方,在这些枞树的掩蔽下,我走了过去,屋里的任何人都不可能看到我。我蹲伏在旁边的灌木丛中,从一棵树爬行到另一棵——我裤子的膝盖部分破成这样就是证明,一直爬到你卧室窗户对面的那丛杜鹃花旁边。我在那里蹲了下来,等候事情的进一步发展。

“你房里的窗帘还没有放下,我可以看见哈里森小姐正坐在桌旁看书。等她合上书关紧百叶窗离开房间时,已是十点一刻了。

“我听到她关门的声音,也能确切地听到她用钥匙锁门的声音。”

“钥匙?”菲尔普斯突然喊道。

“对,我事先对哈里森小姐说过,在她就寝时,一定要从卧室外面把门锁上,并且把钥匙带走。她严格地执行了我的每一项命令,可以肯定地说,如果没有她的配合,你就不会得到你上衣口袋中的那份文件了,在她离开之后,灯也熄了,我依旧蹲伏在杜鹃花丛中。

“夜色很好,但守在这里依然让人觉得很厌倦。当然,那种兴奋的心情,就像渔人躺在河边守候一条大鱼一样。不过,等得时间非常久,华生,几乎就像你我在调查‘斑点带子案’那个小问题时,在那间沉闷的屋子里等候的时间一样长。沃金教堂的钟声每过一刻钟都会响一声,我不止一次地想着,可能这件事不会发生了。但是,最后在凌晨两点钟左右,我突然听到拉开门闩和钥匙转动的轻微响声。一刹那间,供仆役出入的门打开了,约瑟夫·哈里森先生在月光下走了出来。”

“他光着头,可是肩上披着一件黑斗篷,以便在发生意外情况时,他能立刻把脸蒙上。他踮着脚尖走到墙壁阴影下,在靠近窗户后,他用一把长薄片刀插入窗框,并且拨开窗闩。随后他撬开窗户,又把刀子插进百叶窗缝中,用力把百叶窗打开了。

“约瑟夫·哈里森先生在月光下走了出来。”

西德尼·佩奇特,《海滨杂志》,1893

“我的天啊!”我们的委托人气喘吁吁地说道,“你是说,在我极其痛苦的十个星期中,这份失窃的文件一直和我一起在那间屋子里吗?”

“确实如此。”

“那么约瑟夫……约瑟夫是一个恶棍和盗贼了!”

“嗨!恐怕约瑟夫是一个比他外表看来更阴险、更危险的人物。从他今天早上的言谈看,我猜想他已经在股票交易中赔进了血本,为了让自己换换运气,他什么坏事都准备去干。作为一个极端自私的人,一旦机会出现,他根本不会顾及妹妹的幸福,也不会考虑到你的名誉。”

珀西·菲尔普斯坐回他的椅中:“我的头都晕了,”他说道,“你的话让我觉得头昏眼花。”

“我侦破这件案子后,发现案发的经过是这样的:约瑟夫·哈里森从通往查尔斯街的那个旁门进了外交部,因为他对路线很熟,所以在你离开办公室后,他便直接闯了进去,发现办公室里没有人,便顺手按响了电铃,这时,他扫了一眼桌上的文件。一瞥之间,他觉得他遇上了一个绝好的机会,可以得到一份价值连城的国家文件,他立刻把它揣到口袋里,转身就离去了。你还记得,过了几分钟刚睡醒的看门人才提醒你注意铃声,这一点时间已经足够盗贼逃跑的了。

“他乘第一班车回到沃金,检查了赃物,肯定它确实极其珍贵,便把那份协定藏到他认为是非常安全的地方,打算在一两天后取出,把它送到法国大使馆或者他认为可以卖出高价的地方。可是你突然回到家里,他事先没有任何准备,就被迫搬出了那间卧室。从那时以后,一直是至少有两个人在屋里,他无法重新拿回他的珍宝,这种情况简直让他急得发疯。不过他终于抓住了机会。他设法潜入屋里偷窃,但是因为你失眠,他没有成功。你可能还记得,那天晚上你没有服用平常吃的那种药。”

“我记得。”

“我想,他一定在那药上做了手脚,因此他认为你一定不会发觉。当然,我知道,无论何时,只要他认为可以安全地行动,那他还是要再去尝试的。你能离开卧室正是他想要得到的最好机会。我让哈里森小姐一整天都守在屋里,以便他不会趁我们不在时先下手。我一方面尽力让他误认为没有危险;一方面,就像我刚才说过的,我一直监视着他的行动。我早就知道文件很可能就藏在卧室里,但我不愿拆毁所有的地板和壁脚去搜查它。我让他自己从隐藏之处把它们拿出来,这样就省去了我许多麻烦。还有什么地方需要我进一步解释吗?”

西德尼·佩奇特,《海滨杂志》,1893

“为什么第一次他要撬窗户呢?他为什么不从门口进去?”我问道。

“从门里进他必须要路过几间卧室,另一方面,他从窗户却可以轻易地跳进草坪。还有什么问题吗?”

“你难道不觉得,”菲尔普斯问道,“他有什么行凶的意图吗?那把刀子只能被认为是凶器。”

“也许是这样吧,”福尔摩斯耸了耸双肩回答道,“我只能肯定地说,约瑟夫·哈里森先生绝不是一个仁慈的绅士。”

《海滨杂志》的读者肯定怀着沉痛的心情阅读华生记录的《最后一案》,这是华生记录的关于歇洛克·福尔摩斯的“最后一案”。它吓坏了英国大众,使得《海滨杂志》的订阅量下降了两万份,并且导致出现戴黑袖章的缅怀风潮。华生一直保持沉默,直到1901年也就是《最后一案》发表八年之后,他才发表了另一篇福尔摩斯的回忆录,即《巴斯克维尔的猎犬》。现代读者知道福尔摩斯并没有死去,正如华生在这篇记录最后所确信的。实际上,福尔摩斯在1894年回到伦敦。由于某些不清楚的原因,福尔摩斯不允许华生将这一情况告诉读者,一直到1903年破例让华生说出《最后一案》的真相,记录在《空屋》一案中,也就是《归来记》的第一篇。但是,《最后一案》本身是一出不错的情节剧,福尔摩斯和莫里亚蒂教授之间的对决既紧张又惊险(威廉·吉列在他的舞台剧《歇洛克·福尔摩斯》中成功地复原了这种感觉,此后无数电影中也一再出现这一场景)。莫里亚蒂作为福尔摩斯的主要敌人拥有着几近传说的地位,他只在《最后一案》、《空屋》和《恐怖谷》中露面,于是乎学者们对这些故事中透露出的有关他的情况进行了彻底地研究。

“歇洛克·福尔摩斯死了!”

H。T。韦伯斯特,来源未知,1921年4月25日

最后一案。

E。S。莫里斯,西雅图《邮报》,1912年3月10日

“不错,这些天我已经耗尽了自己的精力,”他看到我的脸色,没等我开口,就抢先说道,“最近我有些过度紧张。你不介意我关上你的百叶窗吧?”

我看书用的那盏灯摆在桌上,屋里只有这点灯光。福尔摩斯沿着墙边走了过去,猛地关上了百叶窗,然后插紧了插销。

“你是害怕什么东西吧?”我问道。

“是的,我害怕。”

“怕什么?”

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