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而,崇拜甘地的不仅仅是印度人,还包括整个西方世界。
一方面,甘地在道德品质上无可挑剔,他对印度传统禁欲主义的实践是如此深刻,我再怎么不喜欢他,也无法否认他的无私和高尚。
另一方面,甘地站在印度传统文化的角度对西方文明进行了深刻的反思,他认为只要假以时日,西方文明将会自我毁灭(10)。
尽管甘地在他那个时代,以他的宗教文化背景,对西方文明的认知有很大的局限性。
爱因斯坦曾经这样高度评价甘地:
圣雄甘地一生的成就在政治历史上是独一无二的,他为受压迫的国家发明了一种全新的、人道的解放和斗争之道,并且用自己毕生的精力来实践和验证。他关于人类文明的清醒思考带来的深远的道德影响,可能会远超我们这个时代的野蛮暴力……后世子孙可能难以想象,地球上竟然行走过这样一具血肉之躯(11)。
爱因斯坦是站在那个时代科技最前沿的人之一,核能的应用便是基于他提出的相对论。正因为走得太超前,爱因斯坦、奥本海默这些人无从得知他们释放出来的究竟是天使还是魔鬼,自己的发明和发现究竟是造福还是祸害。奥本海默目睹核爆时所想到的诗句正是来自印度教的《薄伽梵歌》:“若论大我光辉,唯有千日同升,齐照耀于太空,方可与之类同。”
1965年,奥本海默回忆道:
我们知道世界自此就不再一样了。有的人笑,有的人哭,但大部分人沉默无言。我想起了印度教经典《薄伽梵歌》当中毗湿奴在劝说阿周那王子要做自己的本分,为了打动他,毗湿奴变为千手化身,说道:“我现在成了死神,世界的毁灭者。”(12)我想,我们大家都多多少少是这样想的。
甘地关于西方文明的观点虽然比较极端,但在20世纪上半叶是非常超前的。这些来自古老文明的哲学与智慧,对爱因斯坦等人宛如当头棒喝,让他们得以警惕技术的应用。工业革命之后,人类突然之间掌握了前所未有的巨大力量,当时人们显然还不是很懂得如何驾驭这些力量,产生了一些前所未有的道德危机、伦理危机,因此甘地的思想对于他们有着非常积极的意义。
正因为世界上有黑暗,人们才会向往光明。理想主义者有时就像黑暗中的光芒,人们崇拜他们,将他们捧上圣坛,可这丝光芒未必能把人引导至正确的方向。
西方世界之所以崇拜甘地,因为他超前地看到了文明发展的问题,甚至还提出了解决方案……只不过作为一个对印度教经典深信不疑的理想主义者,他的方案并不能解决问题。理想主义者往往容易极端化,他们大多天真单纯,没有经历过社会的毒打,理想化地看待许多社会问题及世界的意义……殊不知世间的许多问题绝非提出一个理想就能解决的,理想一旦极端化就难以执行。相反,大多数解决问题的方案都是妥协的产物,而极端化的人常常对任何妥协都看不顺眼。
然而,甘地的理想主义毕竟美好,如同那“罗摩盛世”般令人向往。甘地的光环照耀着许多印度人的成长,也鼓舞了无数印度人,以至于即便经历了失败的尝试,时至今日很多印度人依然未曾放弃“S>
甘地提出了“Swaraj”这个乌托邦概念,却从没提过解决方案,甚至还鼓励大家:“我知道有人批评这是乌托邦,但我们如果不努力尝试和趋近,凭什么说不可能呢?”后人把这个无法实现的乌托邦理想,变成了镜花水月的信仰,这个信仰70多年来一直受人追捧,追梦人前仆后继。
理解了甘地的这段话,你就能理解印度人的很多行为及其他一些战略思维背后的心理因素,归根结底是出自对“S
我一直认为从历史发展的趋势角度来看,一方面,甘地本身是一个矫枉过正、反对世俗化与现代化的人,他认为印度的一切苦难都是现代化造成的,他追求的独立自主是回归男耕女织式的原始经济形态,这些思想成为后来的“甘地主义”,跟其他宗教一起,成为阻碍印度经济和思想全面现代化的因素。另一方面,事实上不管有没有甘地,印度早晚都会独立,二战后的英国无力维持殖民地,发生全面兵变,才是印度独立的根本原因。其他那些没有甘地领导的英国殖民地,不也都相继独立了吗?由于甘地生平经历的特殊性,他的历史作用被夸大了。
对于自己的殖民历史,印度很矛盾,一方面为殖民者带来的文明感到很骄傲,另一方面又对当年被殖民、被支配的历史有心理阴影,这种“童年创伤”使得印度在独立后非常强调独立,不愿被别国支配。
如今的印度已经放弃了甘地乡村浪漫主义的小农经济,选择了现代化和城市化的道路;也放弃了“非暴力”的做法,力图成为一个军事强国。但甘地的大部分政治思想还是被继承下来,这些继承体现在印度长期以来的贸易保护主义,以及如今民粹主义的崛起。
由于长期有“Swaraj”这一根深蒂固的乌托邦信仰,印度只想改革,不想开放。印度在2020年5月提出的一项新政策——“自力更生的印度”(13),这是一个高度梵语化的印地语单词。
然而,这显然就是“印度制造”政策的2。0版,是对“Swaraj”信仰的进一步深化实践。印度还宣称这个政策是印度“唯一的康庄大道”(EshahPanthah),这个词出自《奥义书》,故弄玄虚地通过宗教经典来给政策的合法性背书。“自力更生的印度”设计了五大支柱——经济、基础设施、科技驱动型系统、充满活力的人口、需求。
这一政策颁布的契机是2020年全球疫情期间,印度将之宣传为“多难兴邦”,所举的例子是印度自己生产的防护用品。还说疫情爆发前,印度连一套自产的防护用品都没有,才几个月工夫,印度就能每天生产几十万套。于是印度搬出了一个逻辑——口罩可以自己造,凭什么高科技产品就不能自己造?凭什么不能靠自己实现“四化”?
印度自己生产的所谓“防护用品”实在是一言难尽,充分体现了我在前文里讲到过的“Jugaad”精神。印度街头卖的口罩都是可以反复使用且花花绿绿的棉口罩,你要说这些口罩能够达到防护标准,我不太相信。
印度强调“自力更生的印度”并非贸易保护主义,而是为了独立自主。比如国防部要在五年内对101种军事产品实行进口禁令,全面实现国产化,打破“万国造”的魔咒,不但自给自足,还要实现国防出口创汇……“自力更生的印度”野心不止于“印度制造”,最新的口号是“为世界制造”(MakefortheWorld)。
(1)原话为:HeRam!
(2)Arjuna,印度的阿琼主战坦克即以他命名。
(3)Krishna,即奎师那。
(4)原文为:Heortheyotbeworseoffthannow。Andsufferingvthemahandjoy。IftheJewishmindcouldbepreparedforvoluntarysufferihemassacreIhaveimagioadayofthanksgivingandjoy。
(5)Harijan,经常被音译为“哈里真”。
(6)swa意为自我,desh意为民族,Swadeshi即印度的民族独立。
(7)原文为:toavoodsanduseonlyIs。
(8)“Swa=Self,Raj=Rule,Self-rule”,Swaraj即自我统治。
(9)Ayodhya,现在的阿约提亚,印度教圣地。
(10)原文为:Westerncivilizationissuehasoaroyed。
(11)原文为:Geoewillscarcebelievethatsueasthiseverinfleshandbloodoh。
(12)原文为:IambeeDeath,thedestroyerofworlds。
(13)AtmanirbharBharat,也有“印度自造”的译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