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与华做了20年,已经完成了“重新发明广告业”这个事,所以现在年轻人正好可以加入进来。
第一代广告人是从美国开始的,就是奥格威、霍普金斯、韦伯扬他们,他们的丰功伟绩成就了一个辉煌的时代,而且当时广告业也处在商业社会的最前沿,他们建立了一整套的方法论。
但是这一代人逝去之后,现在应该是他们的第三代、第四代了,遗憾的是他们的武功基本上已经失传了。我觉得最大的问题就是他们只顾着挣钱,留下的知识和书太少了,在传道授业上做得不够。
华与华作为在过去20多年里发展起来的新的“祖师爷”——我自称是祖传三代的第一代——在前人的基础上,我们应该建立了比第一代更完备的体系,在未来的20年里,华与华应该会有新的发展。
5 能不能成功是命运的安排
虎嗅:其实每个刚进入社会的年轻人,都踌躇满志,但是并不是每个人都能取得成就,您觉得是什么真正拉开了人跟人之间的差距呢?
华杉:要说到踌躇满志,我想我现在比刚走出大学校门的我更加踌躇满志,因为五十而知天命,我觉得我现在更能够去设想我能走到哪一步。
所以,志向并不是年轻人专属的东西。比如说一个已经六七十岁的领导者,实际上会有更大的志向,因为他到今天才有了这个能力和那么多的积累。
哪些人能成功,哪些人不能成功,我觉得这是命运的安排。每个人都有他的命,这个命运首先是从你的家庭开始的。
从家庭再往前,可能就是来源于你的国家和时代,如果你生在阿富汗,那你就什么也不用讲了。有了国家和时代的基础,然后我们再来看你出生于一个什么样的家庭。
比如我,出生在一个教师家庭,应该说我是我父母的一个成功的产品,我的性格、意志、学习习惯和我的志向,百分之百都来自父母的赋予和培养。
比如说从5岁开始,妈妈就会每天早上带我去跑步,跑到我们那个山村的山腰上,妈妈就会给我讲一个故事,讲武松打虎、李寄杀蛇、曹冲称象之类的。
讲完这些故事再散步回家。我这一天的任务,就是要把妈妈讲的故事写下来,不会的字就用拼音来代替。有了这样的习惯,在上小学的时候,我的作文就是班上最好的了。
每次写作文的时候,妈妈也都会帮我修改,修改之后我再誊抄一遍,交给老师。有时候在交之前,我自己也会再看看什么地方还可以改一改。有一天老师就看到我已经誊抄得很整齐了,但很明显上面又有修改,他就问我说:“华杉这个是你自己改的吗?”我说:“是的。”他给我的那个赞许的眼神,我到现在都还记得。
还有第二件事情,有一天我们道真县里来了一个摄影师,他还带了一块画板,上面画了一个飞机,中间抠了一个洞,小朋友们可以戴一个飞行员的帽子去拍照,拍出来就好像在飞机上一样。
后来老师让我们以这个为题写作文,其他同学都在写仿佛自己驾着飞机在蓝天翱翔,只有我一个人写的是我梦想坐着飞机出国考察。
我小学就能有这样的行为和思维,这其实都是父母的影响。从小父母就觉得,只有拿到诺贝尔奖才算是有成就的,没有拿到诺贝尔奖就属于一般人,我离这个还是太远了。
对我自己来说,影响最大的就是家庭了。当然也有很多人没有这样的家庭氛围,他也能取得很大的成就,所以我觉得每个人都有各自的命运。
可能有人会说不是命,是你自己的努力。其实你的本事,也是因为有一些人、有一些事改变了你的轨迹,然后让你进入好的轨迹,你才学到这些本事,如果不进入这个轨迹,可能一辈子还是稀里糊涂地过去了。
6 人生不能冒进,要留有余地
虎嗅:这几年因为疫情,很多企业家或个人都遇到了一些低谷和至暗时刻,也想问一下您,不管是疫情期间或者说企业发展的过程中,您的至暗时刻是什么样的?然后是怎么去度过它的呢?
华杉:我好像也没有遇到过什么挫折,从小家庭,然后到工作,到创业,到发展,我觉得都还挺顺风顺水的。
这可能跟我的心态有关,就像我写的《华杉讲透〈孙子兵法〉》里面讲的“兵法首先不是战法,而是不战之法;不是战胜之法,而是不败之法;不是战而胜之法,而是先胜后战之法”。
我从来没有绷得太紧,而且一直很本分。比如我有做咨询和做广告的天分,那我就做了20多年的广告。在这20多年里,很多人都觉得咨询是一个很小的行业,建议我换个赛道。但我从来没有换赛道的想法,我也不感兴趣,然后我也不会冒进,我永远都保持留有余地。
有些企业家为什么会遇到至暗时刻?因为他选择了负债经营。可能为了扩张,就借了很多的钱,形势一旦不好,就崩断了。
很多人有那种征服者的性格,所谓征服者就像亚历山大、成吉思汗、拿破仑这类的。征服者他的惯性就是要不断地扩张自己的范围,直到超出自己的控制能力为止。
但不管你有多大的本事,一旦它超出了你的控制能力,那你就快到至暗时刻了。我清楚自己的控制能力范围就那么多,所以我永远只在这个范围里面活动,要失败也不太可能。
打个简单的比方,华与华不投标、不比稿,给钱就干,不给钱就不干。不管是天大的客户,多大的**,我绝对不会说他没付我钱,我为了得到这个项目就先给他做事。每个月我们能保持应收尽收,就没有收不回来的款。因为只要客户拖欠,我马上就给他熔断,直接不做了。
开始的时候我们公司同事不听,因为对于他来说,少一个客户,他的提成、他的收入就会少很多。有客户拖款,我们的人还使劲给他干活,希望稳住他继续付钱合作。我就告诉他们,宁愿这个客户不要了,也不许继续给他干活,如果你再继续给他干活,我就连你都不要了。
这个观念我扭转了好多年,现在他们都服了,没有人会再继续给不按时付钱的客户干活了。如果这样熔断后,小组没有客户了,那该休息的就休息,平时也挺累的,我又不会少你一分钱工资。
7 生病是上帝的礼物
虎嗅:那您这样的心态或者说哲学思维,是怎么确立下来的?
华杉:哲学家费希特说过一句话:“一个人选择什么哲学,取决于这个人是什么样的人。”我有这样的哲学思维和心态,因为我本身就是这样的人。
就像华与华的核心价值观,我们叫“不骗人、不贪心、不夸大”。如果客户都不给你钱了,你还要去做工作,这是不是你的贪心?你不给我钱,我就不要了,是不是很简单的一个道理?
如果你贪心,死咬着别人的钩不放,那你只能被人拽下去了,就这么简单。都是因为你自己那么一点点贪心,然后咬人家的钩,就被人家拽下去了,就这么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