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书网

奇书网>华杉读书笔记百度 > 附录 虎嗅采访实录(第1页)

附录 虎嗅采访实录(第1页)

附录华杉——虎嗅采访实录

1 读书的基本原则

虎嗅:今天我们要聊的内容是书。看到您的书单我很震惊,首先是您一年要读很多书,其次是您每年写的书也很多,听说快著作等身了。大量的输出就需要更大量的输入,首先想请问您现在一年要读多少书,怎么读的?

华杉:著作等身是我给自己立的一个目标,我说我要利用我的身高优势早日达到著作等身。在我公司的展厅里面,就画了一条著作等身线,地上摞着我已出版的书,现在已经到腰的位置了。

至于说一年会读多少本书,具体我也答不上来,我猜可能是30本到50本。这两年我读的哲学书比较多,读得也比较细。

读书我有一个最重要的原则,就是每读一本书,一定都要把它读完。

有些人读书是翻开就放下了,或者是前面几页还画重点做笔记,后面就跟新的一样了,不能坚持。

曾国藩说:“读书,一本未完,不动下一本。”这个规矩我算是执行了一半,我读书是同时读两三本,可能是这本读一半,又拿起其他的书,像上午上语文课,下午上数学课一样。但我每一本书都一定会读完,而且是至少会读两遍半,这是我执行的那一半规矩。

我读第一遍的时候可能是一章一章地读完,第二遍的时候就会画下重点,还有半遍就是把我觉得重要的内容记下来,一般我是直接用手机写笔记,然后发在朋友圈和微博上。

2时间管理原则

虎嗅:您不仅要读书、写书,还要管理公司,那您在读书这件事上,是怎么进行时间管理的?

华杉:世上每个人都很忙,但是很多人都是瞎忙。我能同时完成很多事,而且每件事都有成果出来,这又是我的另一个习惯,叫成果物思维。

《论语》里面曾子说:“吾日三省吾身。”我每天也都会反省自己,问自己今天的成果物是什么?我做的每一件事情,一定要有成果物,没有成果物的事情,我不会去做。

曾国藩有三字经,叫“少举事”,就是你不要给自己找那么多事。我要处理的事情很多,但我一共就那些事,其他事我一概不做,所以我实际上也没有看起来那么忙,还是比较从容的。

我的时间管理方式:

第一,时间一定要固定地使用。像我一般每天早上5点起床,5—7点是我每天的写作时间,日日不断,那一年就有70万字,20年就有1400万字。在车上的时间,我通常会用来读英语。周末双休的话,我会尽量保持整整两天都在读书。

第二,对自己的时间管理,要铁石心肠,冷酷无情,绝不稀里糊涂地给别人用。对自己的时间管理要铁石心肠,你宁愿得罪人,也不要浪费自己的时间。

第三,保障休息,在疲劳感来临之前休息。时间靠什么来保障?靠休息来保障,一定要保证休息,而且要在疲劳感来临之前休息,不要累坏了才休息。

3 该不该追热点而读书

虎嗅:包括现在很多人读书都是说利用碎片时间,还有很多人喜欢追求读新书,觉得不读新书就落后于时代了,您怎么看待这个问题?

华杉:您这个问题包含了两个,首先我认为如果一个人说用碎片时间来干事,那就已经把时间用错了。时间不应该碎片化,如果你的时间是碎片化的,就证明你这个人做事情很没有规划。

其次,如果一个人认为自己不读新书,就落后于时代了,那就说明他已经远远落后于时代了。

比如他听说了“元宇宙”,然后就想着要去读元宇宙方面的书。这就证明他已经落后了,因为他居然现在才知道元宇宙。

元宇宙的理论源头,可以从唯心主义的哲学开始。康德认为人类看到的只是表象的世界,叔本华还写了一本《作为意志和表象的世界》,这些都是元宇宙的哲学基础。

后来到了巴甫洛夫,他说人的一切行为都是刺激反射行为。心理学实际上是两条线,一个就是弗洛伊德,他讲潜意识、讲精神分析。巴甫洛夫就说精神分析都是你自己在分析,你有实验吗?有数据吗?他说一切都是假的,只有肌肉和腺体的反射是真的。

所以他认为人的一切行为都是刺激反射行为,先接收刺激信号,再做出行为反射,并且刺激信号的能量越强,反射越大。华与华的品牌设计和营销传播方法,都是基于这样的原理。

20世纪40年代,美国科学家维纳开创了控制论,他被称为“信息时代之父”。他认为刺激反射的回路在生物体里面有,在植物里面也有,那么我们能不能把刺激反射的回路从生物体里面抽出来,放到机器里去呢?

于是他提出了机器学习和机器繁殖的概念,这就是人工智能的开始。在控制论里,控制不是trol,而是Cyber,Cyber就是我们今天说的赛博空间。由于有了这样一个可以被抽离出来的刺激反射回路,那我们利用机器置换掉人的视觉、嗅觉、触觉、味觉、听觉等之后,就能进入一个新的宇宙,这就是元宇宙的概念。

元宇宙的概念并不是全新的东西,而是人类几千年的探索。理论上来说没有什么东西是新的,新的是它的应用技术,但如果你不是专业的,你也追不上,你只需要看他们有什么新技术提供给我们就好了。如果是为了追寻新东西而去读书,在我看来都是一种焦虑而已,没什么意思。

读书我觉得还是要知行合一,就是王阳明说的,你要学习什么东西,就要切己体察,事上琢磨。自己今天到底在做什么事,怎么把自己手上的事情做好,学习就是你对世界、对知识的探索,它本身是几十年一以贯之的探索。

不要一出现新东西,你就想赶紧跳到里面去,其实你也跳不进去,不如把今天的事做好。就像德鲁克说的——战略不是研究我们未来做什么,而是研究我们今天做什么才有未来。

4 年轻人适不适合投身广告行业

虎嗅:现在应该有很多年轻人想投身广告行业,现在的广告行业,您觉得跟您那个时候有什么不同的地方?对于年轻人来说,他们要怎么去判断自己适不适合去做广告行业呢?

华杉:我觉得现在投身广告业,应该是最好的时候。2002年我创办华与华的时候只有5个人,当时我就对另外4个人发表了演说,提出了我们公司的纲领——重新发明广告业。

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