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书网

奇书网>华杉读书笔记目录 > 尼采德马丁海德格尔(第1页)

尼采德马丁海德格尔(第1页)

《尼采》[德]马丁·海德格尔

尼采就是哲学狂人,他最终也确实发了狂,求狂得狂

“权力意志”“虚无主义”“相同者的永恒轮回”“超人”“公正”,是尼采形而上学的五个基本词语。权力意志是存在者的本质,没有理念和目的,就是纯粹的权力扩张、统治世界。一切价值都是虚无,也就是“最高价值的自我贬黜”,价值成为一种“重估”,成为权力意志的计算。既无价值和目标,则一切都是相同者的永恒轮回,“这种永恒的愚弄,把我们卷入其中”。至于超人,是在人类中筛选的学说,是超越人性的,不是人性。人类只是材料,超人才是统治者。用什么统治呢,用“公正”统治。“公正”是什么意思呢?反正不是字典上的任何意思,是“构造着的、离析着的、消灭着的思想方式,是从评价出发的:生命本身的最高代表”。谁来评价呢?当然是超人。于是,“公正”是“权力意志的最高方式”,是“真理之本质的真正的规定基础”。

这就是尼采的形而上学,继柏拉图的“善”、康德的“自由”之后,一个巨大的倒退。他的超人,毋宁说是“狂人”,他的哲学,就是“狂人日记”。世界历史,确实有他狂人日记的一面,尼采就是哲学狂人,他最终也确实发了狂,求狂得狂。

形而上学乃是存在者整体本身的真理

形而上学乃是存在者整体本身的真理。真理是把存在者所是的什么(本质、存在状态)、存在者存在这一实情以及存在者整体的存在方式带入“相、理念”“知觉”、表象、意识的无蔽领域之中。而真理总是要求某个人类,通过这个人类而被安排、奠基、传达,并且因此得到保存。本质上,而且历史性地,真理及其保存乃是共属一体的。

存在状态(存在者之为存在是什么)和存在者整体(存在者整体存在这一实情以及存在者整体如何存在),还有真理的本质方式和真理的历史,以及最后,为了真理之保存而被置于真理之中的人类——这些东西限定了某种五重性,形而上学的统一本质就在这种五重性中展开自身并且总是一再自缚于其中。

我认为,存在的本质就是人!人化的世界,由人设定。人的本质是语言和技术,语言是人的牢笼,技术是人的延伸。真理的本质也是人,由某人提出,以某人命名。

在尼采的哲学里,一切价值和理想都是虚无,唯有“权力意志”是实存

我确信尼采是个坏人,他的哲学是坏的哲学。在他的哲学里,一切价值和理想都是虚无,唯有“权力意志”是实存;一切人类都是蝼蚁,唯有他的“超人”是世界的主宰,而“超人”的主宰也没有愿景,主宰就是愿景。

人是万物的尺度,是存在者存在的尺度,也是不存在者不存在的尺度

笛卡儿的“我思故我在”看起来仿佛是一个三段论,但是,其大前提“如果他思想,他就实存”本身并没有证明,而是运用了“自明性”的魔杖。所以,“故”字应该去掉,改为“我思我在”定律——自我即思想的存在者,人就成为别具一格的主体,在这个“一般主体”的支配领域,“存在者”不再是“受造存在者”,而是“确定存在者”,是“无疑之物”,是“思想、表象”。这个定律乃是“表象的完全本质”,只是给出了一个对“基础”和“原理、本原”的本质的新规定。这个基础定律的本质现在是根据“主体性”的本质,并且通过“主体性”而得到规定的。“公理”现在具有另一种意义,不同于亚里士多德为解释存在者之为存在者而找到的作为“矛盾律”的公理的真理性。诚然,笛卡儿并没有明确地讨论过这个作为基础定律的定律的定律特征。

普罗塔哥拉箴言:“人是万物的尺度,是存在者存在的尺度,也是不存在者不存在的尺度。”

西方形而上学的问题自始就是:存在者是什么

西方形而上学的问题自始就是:存在者是什么?希腊政府把存在者之存在规定为在场之持存状态。对于尼采来说,存在者整体的本质是混沌,因而就是生成,而且恰恰不是固定者和持存者意义上的存在。存在受到了排挤,为的是推出生成,而生成的变异特征和运动特征被规定为权力意志。

价值乃是人能够吞食的最高的权力量——是人,而不是人类

上帝已经死了,我们要让“超人”活起来。

价值乃是人能够吞食的最高的权力量——是人,而不是人类!人类更多的还是一个工具而不是目标。关键在于这个类型:人类只是试验材料,是败类的巨大剩余:一片废墟。

尼采的思想,到了超人这一步,就异化成了魔鬼的意识形态,得到纳粹的推崇。超人本应该是“超我”,不断地超越自己,生成新的自己。尼采却制造出一个人上人的超人。与其说人类是工具,不如说上帝是人类的工具。有了上帝,上帝面前就人人平等。尼采取消了上帝,塑造出超人,超人就成了上帝,而整个人类都成了耗材。

一切存在或思想,都是言说

形而上学被规定为关于存在者之为存在者整体的真理,一种被嵌入思想词语中的真理。这种词语道出对在其机制中的存在者之为存在者的要求,即范畴。所以,范畴就是形而上学的基本词语,从而就是表示哲学基本概念的名称。康德说:我们必须根据判断表来获得范畴表。因此,作为对一切形而上学的本质的标识,我们可以造出一个标题:存在与思想。这个表述表达出:存在是通过思想从存在者出发又向着存在者而被把握为存在者的“最普遍之物”的,而“思想”在此被理解为陈述性的言说。

一切存在或思想,都是言说。这就是为什么在华与华的超级符号和品牌理论中,把一切都诉诸言说,品牌即言说。人的世界,就是语言的世界,存在者是人世的存在者,也就是语言的存在者

我们取消了真实的世界:那还剩下哪个世界呢?也许是虚假的世界吗?绝对不是的!随着真实世界的取消,我们同样也取消了虚假的世界!

尼采对真理的本质作了极端的思考,他把真理的本质称为“公正”。

尼采的“公正”一词既没有“法律上的”含义,也没有“道德上的”含义,而指的是那个承担和完成“符合”之本质的东西,即向混沌的同化,向“存在者”整体的同化,而且因而就是这个存在者整体本身。

公正超越真实世界与虚假世界的区分而向外观看,并且因此观入一个更广大的境域之中——在其中,人的本质得到更广大的规定。

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