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章抛尸地
出发前往太末县的时候,夜幕早已降临,要不是汽车大灯照亮路面,简直就是伸手不见五指。
太末县在浦华县西南方向,为了尽早赶到,罗强抄小路前进。那是一条颠簸的砂石路,车子颠簸得厉害不说,半路上左后轮还爆了胎。等换好备胎重新出发,抵达太末县公安局时,已是晚上十点多钟。
跟他们接头的是太末县公安局刑警大队秘书科的小杨。小杨说,郭大带着一批人已经前往螃蟹养殖场的双体镇上调查,估计晚上就住在镇上,不会回县城了。
苏天易跟罗强商量了一下,决定连夜赶去双体镇跟郭大他们汇合,否则心里有事情搁着,晚上连觉都睡不着。
双体镇距离太末县城大约十来公里,小杨答应给他们带路,并给大家介绍了螃蟹养殖场的情况:“咱们这个螃蟹养殖场是中外合资的,因为经营不善,养殖场前年冬天就倒闭了。外方投资人詹姆斯撤资后回国去了,中方投资人马老板是太末县本地人,现在已经找到。据马老板反映,养殖场的红腿螃蟹是从国外引进的品种,因为螃蟹的肉质太粗,市场销路不好,所以就倒闭了。养殖场去年倒闭前大约有三十来个员工,男的十来个,女的二十来个,主要都是当地农民。据初步反映的情况看,没听说有失踪的人员。”
苏天易心里想,既然养殖场是前年冬天倒闭的,那么跟员工的关系就不大了,因为死者死于去年春天。最有可能的是,有人借养殖场抛尸,将尸体抛弃在一个废弃的养殖场,被人发现的概率会小很多。
车子到了双体镇,苏天易忽然改了主意,他说:“先不急着跟郭大汇合,我们还是先去养殖场看看吧。”
小杨说:“那也可以,反正养殖场那边我白天去过,我这儿还有钥匙呢,派出所配了一把放我这儿。不过你们可要做好思想准备了,那儿的情形不是太好,黑咕隆咚的,有点危险。”
苗小雨说:“我们是警察呀,警察怕什么危险呀?”
小杨说:“小雨姑娘,这你就错了,警察也是人,我们不做无谓的牺牲。案子要破,可是也要懂得保全自己。”
苗小雨“哼”了一声,说道:“怎么被你这么一说,好像我们正在去穿越生死烽火线似的,就一个螃蟹养殖场,哪来这么多危险呀。”
苏天易任他俩吵着嘴,不一会儿,养殖场到了,他发现四周果真漆黑一片。在汽车大灯下,好不容易看到前方有个大铁门,围墙是一排铁丝网,铁丝网上爬满了各种野藤,露出的地方锈迹斑斑,一派萧瑟景象。
小杨下了车,说道:“这个养殖场整个面积大约有百来亩,原先是农田,因为有外商来投资开办养殖场,镇里给了方便,跟他们签了协议,将农田改造成了人工湖泊,专业养殖螃蟹。现在外商走了,合同也没到期,所以就这样废弃在这儿。”
罗强问道:“就没人打理吗?”
小杨晃了晃手中一串钥匙说:“具体我也不是很清楚,只是说因为是合同期内,无关人员不能入内。不过,你们郭大来了之后,我们局里上下都非常重视。我们钱局长说要当做自己的案子来办,所以就特事特办了。”
小杨说完,走到大铁门前开了门,几人跟在他身后,先后进入养殖场。
苏天易用手电四处照了照,发现养殖场内的设施非常简单,除了左手边可以看见两幢两层的平顶小楼外,其它就没什么人工建筑了。眼前是一大片湖面,被长满野草的堤坝分割成大小不等的几十个小湖泊,像极了湿地公园。他将手电筒的光束照射在最近的一个水塘水面上,水面上静悄悄的,什么都没有。
罗强说:“我猜,这养殖场被废弃之后,那些剩下的红腿螃蟹就在水塘里自由自在地生活了。”
苗小雨不由得感慨道:“没有了生命威胁,不再成为人类的盘中餐,当然也就无忧无虑了。”
小杨带着他们沿着一条堤坝往前走去,夜幕下的养殖场异常安静,不夜虫在“唧唧唧唧”地叫着,甚至连脚踩在草地上“窸窸窣窣”的声音都听得非常清晰。
忽然,远处水面上传来一声“哗啦”的响声,不夜虫安静了下来,他们也不约而同地停下了脚步。
苏天易的手电筒亮度最高,他朝声音传来的方向照去,发现那儿的水面上正有个涟漪朝四处散去。
苗小雨说:“这水塘里有大鱼!要是王亚雷在,他准定又要流口水了。”
罗强凝眉说道:“不像,如果是大鱼捕食,不会闹出这么大的动静。”
苗小雨朝罗强看看说:“水塘里除了大鱼,还能有啥?”
苏天易发现涟漪不仅不断在往四周扩散开去,而且还朝着一个方向在延伸,中心部位依稀可见有个东西潜在水里,往前快速地游去。
苗小雨这时也看见了,她激动地叫道:“我看见了,是大鱼!”
罗强说:“我们把它捞起来吧,明天给王亚雷加餐。”
苗小雨说:“我想起来了,谁知道这鱼是吃什么长大的?”
苏天易见那东西突然浮出水面,头部尖尖的,身体足有两三米长,他的脑海里忽然蹦出一个词,忍不住叫出声来:“鳄鱼!”
“啊!鳄鱼?这儿怎么会有鳄鱼?”苗小雨跟着叫了一声。
小杨“嘘”了一声,轻声说道:“鳄鱼会主动攻击,我们还是撤吧,明天白天的时候再来,可能会安全一些。”
苏天易忽然想起女子头颅上凌乱的线状划痕,说道:“小雨,罗强,你们注意到没有?如果说,那女子的头颅落入鳄鱼嘴巴,被鳄鱼咬过,是不是就可以解释颅骨表面那些不明划痕了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