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书网

奇书网>人间食粮主要讲了什么 > 第17章(第2页)

第17章(第2页)

不过,人类把希望之乡,把这片天赐的乐土糟蹋成如此模样……实在叫众神羞赧。就连摔坏自己玩具的孩子,践踏天天吃草的牧场、搅浑天天要饮的泉流的牲口,以及弄脏自己窝的鸟儿,也都没有如此愚蠢。噢!城市凄惨的郊区!多么丑陋,多么杂乱,又恶臭不堪……郊区哟,我怀着几分理解和爱心,想到你本来可以成为花园,成为环城绿化带,保护最繁茂最温馨的草木,制止个人破坏大众快乐的任何行为。

闲暇哟!我考虑你可能是什么样子!那是在快乐的祝福中充满情趣的游戏啊!而工作,甚至工作,既然得到补偿,也就逃脱了亵渎宗教的诅咒。

哪个进化论者会去设想,毛虫和蝴蝶之间有什么关系——除非他不知道这两者是同一生物。只有同一性,不可能存在进化关系。作为博物学爱好者,我自觉会竭尽我思想的全力,穷尽我思想的全部疑问,去解这个谜。

如果只有极少数人观察这种变化,如果这种变化又十分罕见,那么我们见了也许更要惊讶。然而,面对经常出现的奇迹,大家就不觉得新鲜了。

变化的何止是外形,还有习性、食欲……

“认识你自身吧”,这一格言既有害又可恶。凡是只顾观察自我者,就停止发展了。毛虫若是专心“认识自身”,就永远也变不成蝴蝶了。

我明显感到一种不变贯穿我的多变,我感到的多变,却总是我。这种不变,既然我知道也感到它存在,那么又何必去争取呢?我这一生,始终不肯努力认识自己,也就是说,不肯探究自己。我总觉得,这种探究,更确切地说,这种探究的成功,势必给自身存在带来几分局限和贫乏;或者说,只有少许相当贫乏和局限的人,才能认识并了解自己;再确切点儿说,这种自我了解,会限制自己的存在和发展,因为,人一旦发现自己的样子,就想保持,总是处心积虑地像自己,还因为人最好不断地保护那种期望,保护一种永恒的、难以捉摸的变化。比起反复无常来,我更讨厌某种坚定不移的始终如一,更讨厌要忠实于本身的某种意志,以及害怕自相矛盾的心理。此外,我还认为,这种反复无常只是表面现象,其实正好应和某种深藏的连贯性。我同样认为,这方面和其他方面一样,我们总受语言的欺骗,因为言语强加给我们的逻辑,往往比生活实存的还要多,而我们身上最宝贵的,正是尚不确定的东西。

我有时乃至经常出于恶意,说别人的坏话比自己想讲的还要多,也出于怯懦,怕得罪作者,对许多作品,书和画说的好话比自己想讲的还要多。有时我冲一些人微笑,心里却觉得他们了无趣味,而且还佯装觉得一些蠢话十分风趣。有时我感到无聊得要命,却还装作很开心,不忍走开,只因人家对我说:“再待一会儿吧……”我容许自己的理智制止心灵的冲动是常事;反之,内心沉默而嘴上高谈阔论也是常事。有时,为了赢得别人赞同,我就做出蠢事;反之,我认为应当做的事有时不敢做,心知做了也得不到别人的赞同。

追惜“活跃的年代”,是老年人最徒劳无益的日常营生。话虽这么说,我自己也难免。你鼓励我这么做,认为这种追悔能不知不觉将迷魂招回来。不过,你误解了我追悔和惋惜的性质。我心头痛悔的是“毫无作为”,是我在整个青年时代,本来能够做并应该做的事情,却被你的道德观制止了。你那道德观我再也不相信了,当初它最妨害我的时候我却认为最好遵奉,结果我为满足自尊心而拒绝了肉体的需要。须知人在风华正茂的时候,心灵和肉体就最适合恋爱,最有资格爱,也最有资格得到爱,拥抱起来最有劲儿,好奇心最强烈也最有教益,情欲也最有价值,然而,也正是在这种年龄,心灵和肉体最有力量抵制爱情的撩拨。

当时你称作的、我也随你称作的“**”,正是我所怀恋的;如果说今天我感到懊悔,那不是因为受了几次**,倒是因为抵制了许多**,而后来我再去追求,那种**已经不那么迷人,对我的思想也不那么有益了。

我懊悔自己的青春时代郁郁寡欢,懊悔当初看重虚构的而轻视现实的东西,懊悔自己背离了生活。

“噢!多少事情,我们本来可以做却没有做……”他们要辞世的时候会这样想。“多少事情,我们本来应当做却没有做!由于种种顾忌,由于延误时机,由于懒惰,总是这么想:‘嗳!反正有的是时间。’由于没有抓住一去不返的每一天,没有抓住再难寻觅的每一瞬间。由于总往后推,迟迟不作决定,不努力,不拥抱……”

光阴逝去再难追寻。

“噢!要轮到你了,”他们会想道,“你可得机灵点儿,抓住每一瞬间!”

我在时间长河的这一确定时刻,正处于我在空间所占据的这个点。我绝不同意说这个点无关紧要。我伸直双臂,说道:“这是南,这是北……我是结果,也将是原因。决定性的原因!一次机会,永世也不会再有了。我存在,不过我要弄清存在的理由。我要了解我为了什么活在世上。”

我们怕人讥笑,往往就十分怯懦。许多青年很有抱负,也自认为浑身是胆,然而他们一听人说他们的信念纯属“空想”,就立刻泄了气,惟恐自己在明智的人眼中成为幻想者。就好像人类的任何重大进步,不是一个个空想变成的现实!就好像明天的现实,不是昨天和今天的空想!除非未来仅仅是过去的简单重复,而这种看法最能剥夺我生活的一切乐趣了。是的,不抱着进步是可能的想法,我就会觉得生活毫无价值了。我在《窄门》中赋予阿莉萨的话,现在当做我的话来引用:

“没有进步的状态,不管多么幸福,我也不稀罕……没有进展的一种快乐,我嗤之以鼻。”

没有多少妖魔鬼怪值得我们那么惧怕。

妖魔鬼怪产生于恐惧——惧怕黑夜和光亮,惧怕死亡和生命,惧怕别人和自身,惧怕魔鬼和上帝,此外,你再也拿不出什么来恐吓我们了。不过,我们还生活在用来吓人的妖怪的威慑之下。是谁说过:敬畏上帝是智慧的开始。那是失慎的智慧,而真正的智慧哟,你始于恐惧的结束,你教育我们如何生活。

尽可能将信心、悠闲和快乐带往四面八方,这很快就成为我的渴望,成为我不可缺少的幸福的要求。就好像我只能拿别人的幸福铸造自己的幸福,只能出于同情,也可以说受委托品尝他人的幸福。因此,我觉得一切可能阻碍幸福的东西,都是可恨的,诸如胆怯,气馁,互不理解,诽谤中伤,美化臆想的痛苦形象,徒然渴望不现实的东西,党派、阶级、民族或种族的纷争,一切把人变成他自身和别人的仇敌的东西,不和的种子,压迫,恐吓,拒绝,等等。

松鼠不容许游蛇爬行,兔子见到乌龟和刺猬蜷缩起来便逃开。所有这种多样性,在人类也能见到。因此,你不要再指责不同于你的方面。人类社会只有具备多样活动方式,只有促进多样幸福的形式,才可能十全十美。

有些人成为我个人的仇敌,诸如:诲**诲盗者、大煞风景者、令人意志衰退者、落伍者、迟钝缓慢者、玩世不恭者。

我痛恨一切降低人的价值的东西,痛恨一切减退人的智慧、信念和锐气的东西。因为,我不能接受明智总伴随着迟缓和狐疑。也正因为如此,我认为儿童往往比老人更明智。

他们的明智?……哼!他们的明智,最好不要太看重了。

他们的明智就是尽量少生活,防范一切,务求平安无事。

他们给人的忠告,总有一种墨守成规、停滞不前的味道。

他们就像一些家庭的母亲,千叮咛万嘱咐,弄得孩子无所适从:

“别**得这么厉害,绳子要断的。”

“别待在树下,要打雷的。”

“别走在湿地儿上,你要滑倒的。”

“别坐在草地上,会弄脏衣裳的。”

“到你这年龄,也该懂事了。”

“还要向你重复多少遍:胳膊不要支在桌子上。”

“这孩子真叫人受不了!”

“嗳!太太,不见得比您还甚。”

我把快乐比作那一大盆鲜奶,既出乎意料,又是特别期待的:那是一个闷热的晚上,我们在荒漠中走了一天路,赶到中途住地见到那盆鲜奶。我们穿越的地区,正流行非洲锥体虫病,饲养不了牛羊,因此,我们有几周没喝到奶了。不过,我们却没有觉察到,几个小时以来,我们已经走在能养牲口的地区了。假如青草不是那么高,而我们骑的马再高些,沿途我们就能望见放牧的一群群牲口。那天晚上,我们没有什么奢望,就将就喝热水解渴。那地方的水不洁净,小心起见,我们就烧开了喝,可是总有一股令人作呕的味道,那几天喝了多少烧酒和葡萄酒,也压不下去,时常返上来。不料,那天晚上,在昏暗的茅屋里,我们发现为我们挤的满满一大盆鲜奶,真是喜出望外。薄薄的浮皮落了一层灰沙,失去了光泽。我们用杯子破开那层薄皮,在经受一天的酷暑之后,看到下面的奶,尤其觉得纯洁新鲜。我们喝下去的似乎不是雪白的奶,而是阴凉、休憩和安慰……

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