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3年(民国二十二年)三十八岁
主持史语所所务,兼在北大授课。本年度所授课程有:史学方法导论(历史系二年级必修课)。
1月,出版名作《夷夏东西说》。
4月,历史语言研究所迁至上海。
夏,兼任社会科学研究所所长及中央博物院筹备主任。
历史语言研究所调查河南及关中方言。
建议北平图书馆移居延汉简于北京大学研究所,增加人员整理。
是岁发表的文字有:
《夷夏东西说》,收入《国立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集刊外编》(第一种《庆祝蔡元培先生六十五岁论文集》。
《中国人做人的机会到了》,载1月15日《独立评论》(第三十五号。
《国联态度转变之推测》,载2月26日《独立评论》(第三十九号。
1934年(民国二十三年)三十九岁
主持史语所所务。兼在北大授课,所授课程有:中国古代文学史(国文系二、三、四年级选修课)、中国上古史单题研究(历史系选修课)。
3月,在《大公报》发表《所谓“国医”》一文,对“国医”理论,作严厉之批评。
夏,与原配丁夫人离婚,时丁夫人在济南。
5月,历史语言研究所调查浙南畲民。
6月,历史语言研究所调查安徽徽州方言。
社会科学研究所改组,民族学组并入历史语言研究所,改称(第四组,兼设人类学实验室、统计学实验室,从事西南人种调查。
8月5日,与俞大綵在北平结婚,俞毕业于上海沪江大学,长于文学、英语。
秋,侯家庄西北冈殷代王陵出土。
10月,迁历史语言研究所至南京,建立语音实验室。
是岁发表的文字有:
《周东封与殷遗民》,《国民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集刊》(第四本(第三分。
《城子崖序》,收入《国民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中国考古报告集》。
《不懂得日本的情形》,载2月4日《独立评论》(第八十八号。
《今天和一九一四》,载2月18日《大公报》星期论文。
《所谓“国医”》,载3月5日《大公报》星期论文。
《溥逆窃号与外部态度》,载3月11日《独立评论》(第九十一号。
《政府与对日外交》,载6月10日《大公报》星期论文。
《大学研究院设置之讨论》,载6月14日《独立评论》(第一○六号。
《睡觉与外交》,载8月19日《独立评论》(第一一四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