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岁发表的文字有:
《战国文籍中之篇式书体——一个短记》,载5月《国立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集刊》(第一本(第二分。
《论所谓五等爵》,载5月《国立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集刊》(第二本(第一分。
《姜原》,载5月《国立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集刊》(第二本(第一分。
《大东小东说——兼论鲁、燕、齐初封在成周东南后乃东迁》,载5月《国立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集刊》(第二本(第一分。
《致〈史学杂志〉编辑先生函》,载9月《史学杂志》二卷三、四期。
《〈明清史料〉发刊例言》,收入9月《明清史料》甲编(第一册。
《考古学的新方法》,载12月《史学》(第一期。
《本所发掘安阳殷墟之经过》,载12月《国立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安阳发掘报告》(第二期。
《〈新获卜辞写本后记〉跋》,载12月《国立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安阳发掘报告》(第二期。
1931年(民国二十年)三十六岁
主持史语所所务,兼在北大授课。
春,自北平赴安阳小屯,检查殷墟发掘情形。
1932年(民国二十一年)三十七岁
主持史语所所务,兼在北大授课。
5月,与丁文江、胡适、蒋廷黻等创办《独立评论》周刊。
秋,自北平赴安阳及濬县检查考古发掘。
10月,出版《东北史纲》初稿(第一卷,经李济节译成英文,送交国际李顿调查团(Lyttonission)。
是岁发表的文字有:
《邮政罢工感言》,载6月5日《独立评论》(第三号。
《监察院与汪精卫》,载6月12日《独立评论》(第四号。
《中国现在要有政府》,载6月19日《独立评论》(第五号。
《法德问题一勺》,载7月10日《独立评论》(第八号。
《教育崩溃之原因》,载7月17日《独立评论》(第九号。
《教育改革中几个具体事件》,载7月31日《独立评论》(第十一号。
《教育崩溃的一个责任问题——答邱椿先生》,载7月31日《独立评论》(第十一号。
《日冠与热河平津》,载8月14日《独立评论》(第十三号。
《改革高等教育中几个问题》,载8月28日《独立评论》(第十四号。
《“九一八”一年了》,载9月18日《独立评论》(第十八号。
《再谈几件教育问题》,载10月2日《独立评论》(第二十号。
《国联调查团报告书一瞥》,载10月16日《独立评论》(第二十二号。
《陈独秀案》,载10月30日《独立评论》(第二十四号。
《多言的政府》,载12月11日《独立评论》(第三十号。
《这次的国联大会》,载12月18日《独立评论》(第三十一号。
《明成祖生年记疑》,《国立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集刊》(第二本(第四分。
《东北史纲》((第一卷),10月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