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书网

奇书网>自然文学散文 > 第34章 神秘的邀请(第2页)

第34章 神秘的邀请(第2页)

动物很容易在睡觉的时候被捉住,鸟儿也是如此。我有一次特殊的经历,那种情形真是叫我毕生难忘。那是一个秋日,在荒野中的一棵低矮的树上,有一只红眼绿鹃正在休憩。它把头蜷缩在翅膀底下,显得很安逸,假如此时有一只鹰飞来,我想这只红眼绿鹃肯定难逃一劫。

我悄悄地走近它,避免将它吵醒,在离它几英尺的地方停了下来。我已经可以听到它的呼吸声,这要比人类的呼吸更加急促。鸟的肺活量大得惊人,而且它的体温和血压也很高。我伸出手,轻轻地将这个沉睡者握在了手中。

它猛然间惊醒,一边用力地挣扎,一边声嘶力竭地叫喊着,让人听后顿觉凄惨。我匆忙松开手,它一下子就飞走了,藏到了附近的灌木丛中。从那以后,我再也没有如此粗鲁地打扰它们了。

与绿鹃相比,翔食雀的数目要多一些,特征也更明显一些。它们的歌声实在是无法恭维,一些作家甚至称那是“嚎叫”。它们喜欢争强好胜,不仅自相争斗,而且还把与邻居们之间的关系搞得非常糟。极乐鸟就是这样的一种鸟,十分好斗。

普通的绿霸鹟也被称为东林霸鹟,它们的鸣叫带着一丝悲哀的色彩,让人听后深陷其中。它们的巢是用苔藓筑成的,十分精致。

翔食雀

翔食雀中的先驱是菲比霸鹟,它们往往在四月份飞来,有的时候也会提前,在三月份就飞来。它并不害怕人类,常常在房舍的周围飞翔,显得很随和。它们的巢常常建造在草棚或者桥梁的下面。

翔食雀是一种我们极为熟悉的鸟类,它们算不上优雅,无论是形态还是色彩,都只能算是一般。它们的腿和脖子很短,头和嘴巴很大。飞起来的时候,它们拍打着翅膀的姿势毫无优美可言,让人觉得怪怪的。栖息的时候,有的家伙还摇晃尾巴。不过,看翔食雀捕捉食物是一件很有意思的事情。它们在飞行的过程中,不断观察着可能出现虫子的地方,一旦发现猎物,便朝着它猛地扑过去。在捕捉昆虫的时候,你经常可以听到它们发出“啪”的声响。

美国目前已知的翔食雀一共有十九种。夏天的时候,在中部和东部,很容易就能看到五种左右的翔食雀,比如极乐鸟、菲比霸鹟、东林霸鹟、大冠翔食雀还有小绿冠翔食雀。

在鸟类中,鸫类有着极高的音乐天赋。以知更鸟为例,从外貌和形态上看起来,它和别的鸟儿没多大区别。看着它蹦蹦跳跳地玩耍,或是捕捉昆虫的样子,你就会对鸫类有一个大致的了解了。它有时候也会站在枝头,凝望着远方,有时则会唱着悦耳的歌曲。鸫类有着典雅的风度,在鸟儿中显得出类拔萃;而它的歌声,则更是超过了别的鸟类。

除了知更鸟外,我们还可以在纽约找到棕林鸫、隐士夜鸫、韦氏鸫、绿背鸫,还有一两种暂时路过这里的鸟类,它们确切的名字大家并不知晓。

在所有歌手之中,棕林鸫与隐士夜鸫并列第一。它们的实力相当,很难说谁更优秀一些,在这一点上,人们也各执己见。这是一个见仁见智的问题。

雀类

在雀类中,奥杜邦描述过的有六十多种。这里面有麻雀,也有蜡嘴雀,还有鹀类、雪鸦、红衣主教雀等等。在美国的东海岸,鸟类学家能找到大约十几种雀。当然,对于一般的人来说,可能连其中的一半都认不出。来得最早的是歌雀,在三月的时候,你也许就能听到从花园的栅栏上传来一声它那质朴的乐声。它也是孩子们最为熟悉的鸟类之一。

在我们的草原上,有许多原野春雀和黄昏雀。这种鸟的体形要比歌雀略大一些,羽毛是淡灰色的,歌声也十分出色。它喜欢在地面上筑巢,而且丝毫不加掩饰,栖息在那个地方。黄昏的时候,我常常在原野上散步,假如不仔细注意,便会打扰到它们。在白天的时候,它们如果受到了打扰,便会突然从地上飞起来,以很快的速度飞走。

它们在乡村的小路边栖息的时候,常常被路过的行人打扰,此时就能看见它们飞走了。有时,它们贴着篱笆悄悄地飞行;有时,它们在开垦的土地上跑跑跳跳。它们喜欢在黄昏的时候歌唱,因此被威尔逊·弗拉格(WilsonFlagg)命名为黄昏雀,这个名字可谓是再贴切不过了。在沼泽地中,有沼泽雀。在草地上,可以看到稀树草原雀,它的声音如同虫鸣般悦耳,很容易分辨。

秋天的时候,狐雀会离开北方,来到我们这里。在雀科中,它的体形最大,外表也最漂亮。和它一起来的,还有树雀、白冠雀和白喉雀。雀科中体形最小的是群织雀,也被称作“毛鸟”,在我看来,它是唯一一种在树上筑巢的雀。

限于条件,我只能重点介绍一些我们熟悉的鸟类。除此之外,还有很多物种较少的鸟类,也是我们熟悉的鸣禽。以刺歌雀为例,从严格意义上说,它们没有同类。嘲鸫属在南部各州极负盛名,但在东海岸,它们只有两个代表,那就是灰猫嘲鸫和长尾地鸫。

鹪鹩是鸣禽中的一种,它们的歌喉流畅欢快,十分著名。在鸟类中,它们这一科比较庞大,也比较有趣,莺鹪鹩、长嘴沼泽莺鹪鹩、冬鹪鹩等是其中比较常见的种类。冬鹪鹩在北方繁殖,也许它的名字就是由此得来的。它的歌唱很有特点,音符急促紧凑,如同富有乐感的警笛一般,甜美悦耳,带有森林的韵律。

威尔逊把戴菊鸟称作鹪鹩,可是我实在无法找到它们之间的共同之处,大概是因为红冠戴菊鸟的歌声和鹪鹩一样甜美吧。这些鸟儿的体形很小,但是给布鲁尔医生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他曾经到过新布伦瑞克森林,在那里,他被一阵美妙的歌声所吸引,于是迫切地寻找发出那声音的鸟儿。但结果令他大吃一惊,他几乎无法相信,那么洪亮的声音,竟出自小小的戴菊鸟之口。

奥杜邦

虽然我有很多关于鹪鹩的话题可以讲,不过考虑到时间,我们进入下一个主题。奥杜邦的著作价格不菲,可能很多读者会望而却步,但对比其他鸟类学的著作,他的作品是最详尽、最精确的版本。他在研究鸟类的工作中投入了巨大的热情和干劲,几乎将自己奉献给了这个伟大的事业。他的精神丝毫不亚于任何废寝忘食的科学家。他绘制的鸟类样图十分传神,他写作的关于鸟类的文字如同诗句般优美。尽管他使用的文体让人觉得有些累赘,但他的热情足以弥补这种不足。

在辨别鸟的外形方面,奥杜邦的才能可谓是无人能敌,但是在辨别鸟的声音方面,他的才能就要差了一些,而纳托尔在这方面更具天赋。

虽然奥杜邦的著作量很大,但令人惊叹的是,他其中的错误非常之少。在我印象中,他的记载和我的观察出现不同的地方,只有一次。他在书中写道:“刺歌雀秋季返回南部的时候,不在夜间飞行。”但在华盛顿居住的时候,我连续四个晚上听到了它们飞过天空时的叫声。除此之外,我再也没有找到他的错误。

奥杜邦将自己的毕生精力都投入到了鸟类学的研究之中,总共记录了四百多种鸟。如果你在林中发现了一只他没有描述过的鸟,一种成就感便会在心中油然而生。但这种机会极少,我只发现过两只。初秋的时候,我在西点军校附近的林中散步,地上的一只鸫受到惊吓,飞到了树枝上,那是一只我从未见过的鸫,于是我击落了它,将它做成标本。它的尾翼十分宽阔,羽翼上部分是绿褐色的,下部分是灰色的。后来我才知道它是一只灰颊鸫,是由贝尔德教授命名的。但实际上,人们对于它所知甚少,而要听到它的歌声,则更需费一番力气了。

后来,我又在华盛顿附近的森林中见过灰颊鸫。它的体形要比隐士夜鸫略大一些,和棕林鸫差不多。它同类的羽毛上,多少都带有一些黄色,但是它们身上一点儿也没有。

另一只则是黄眉灶莺,它和橙顶灶莺还有白眉灶莺是近亲。我在特拉华河源头的山中发现了它,并找到了它的巢。不过大多数时候,它们喜欢在更靠北的地方繁殖。它们的叫声很洪亮,只要听到声音,你就知道那肯定是某种灶莺。人们对于它们并不是很陌生,但是迄今为止,我没有在任何书中找到关于它们的描述。

奥杜邦之后,近代作家和探险家继续着他的事业,在鸟类条目上增加了三百多种,其中大多数是新大陆北部和西部的鸟类。这些地区的鸟类,奥杜邦了解得比较少,在他的书中描述得也比较少,因为他的足迹主要在大西洋沿岸和墨西哥湾沿岸的各州及附近的岛屿地区。

令人惊喜的发现

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